夏賢寶
摘要:體育課程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塑造學生建立健全完整人格。同時還可以在緊張的課業壓力中進行良好的放松。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提出與發展,對于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因此需要教師積極的轉變教學理念將更多的活力注入到初中體育教學課堂當中,不斷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由于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難度很大,在學校學習過程當中,學生過多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卻忽略了體育活動,體育教學實踐過短,所以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需要教師探索并創新教學模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構建高效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本文旨在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安全;風險
引言
教學改革改變了以往的教學觀念,我們不再將成績作為評判一個優秀學生的標準,而是更加地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此,體育也成為了現代教學的重點。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階段。但由于現代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頗深,受到了諸多方面的阻礙。因此,體育教學質量還有待進一步地提升,教學中問題的出現有待進一步地解決。
1初中體育教學中常見安全風險
體育教學往往附帶有體能訓練或者其他劇烈活動,再加上場地設施不規范、器械處于不安全狀態、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欠缺等問題,經常會發生一些突發意外傷害。而這些突發事件不僅僅會對孩子們造成身體上的傷害,甚至會對孩子們的心理造成影響,從此害怕體育活動,更有甚者影響文化課的學習,這樣不僅不能起到鍛煉身體,培養性格的目的,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調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見過或者是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不安全事件或者說是事故,而初中生又是一個人生理生長和心理成熟的重要時期,所以說初中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中之重。盡管口號提得很響亮、問題也反復強調,但很難得到一部分老師的重視,而解決方式很是簡單粗暴,如不進行覺得危險的體育活動,把體育課調成文化課等等。以至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很多安全問題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或遏制。
2初中體育教學風險規避策略
2.1加強體育教師自身專業能力
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的強弱對體育課堂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在體育課堂發生事故時體育教師往往是第一責任人,在第一時間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生理結構構造特點對簡單傷情能夠有效控制和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這必然要求體育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如運動解剖學、生理學、體育保健學等;同時做好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降低初中生體育課堂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生。(2)堅持“學生為本”的體育課堂理念,以學生的健康和成才為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各年齡段學生身體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保證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得到提高。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針對部分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改變過去“放羊式”的體育課堂,使學生高高興興來到體育課堂,健健康康回到班級。
2.2體育課堂中采用因材施教
初中生的身體素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喜歡的體育項目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依據學生的發展,進行因材施教,針對每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或者將能力和愛好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來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以此來實現因材施教。為了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注重對學生心理上的疏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例如,對于喜歡籃球的學生教師應該要對學生進行籃球技巧的訓練,并且訓練的難度、目標要更高。對于不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對籃球的熱情,然后讓學生進行訓練,訓練的內容難度要低,以此來有效地進行體育教學。
2.3開設體育活動,豐富教學形式
為了解決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需要教師開展更加豐富的教學形式。對于體育教學的成果檢驗不僅要在課堂中進行,更要通過豐富的體育活動進行有效的教學檢測,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于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而由于體育活動設施器材的欠缺所以導致體育活動會更加枯燥乏味。所以,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活動,積極地開展體育競賽等活動。另外,還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游戲過程當中進行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可以鍛煉學生團結合作意識。[3]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長跑練習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接力游戲,在激烈的游戲競賽當中,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勝負欲,從而很好地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以及運動技能的充分領悟,使體育課程充滿趣味性。
2.4推進學校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就是人人重安全、人人懂安全的一種文化環境,屬于學校的軟件設施。如果一個校園的安全文化比較濃厚,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間受到影響,就會對危險活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遇到潛在危險的活動就會主動避讓。如在投擲標槍時,教師要求學生看見扇形區域里出現任何活物,就立即停止投擲。學生不要產生任何僥幸心理,感覺離得遠不會投擲到,但不安全意外事件往往就在此時發生。建設安全文化就要在時時處處都要注意安全,不能老師給學生講的時候注意安全,到自己活動時就不注意了,這要求體育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安全運動的榜樣。只有老師主動遵守各種安全行為,以自身做榜樣,學生才會主動遵守各種規章,遠離不安全事件,校園安全文化、體育教學安全文化才會逐漸形成,進而提升學校體育教學安全管理水平。
結語
學校體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祖國千千萬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開展學校體育事關黨和國家的千年大計,能夠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體育課程項目的特殊性體育課堂安全事故時常發生,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弱化學校體育的作用與功能,只要我們系統充分地考慮到各種安全隱患,并具有針對性加以解決,學校體育定會大放光彩、煥發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劉芳枝.農村初中體育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
[2]童婷婷.《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視野下中學田徑教學現狀審視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