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摘要】課程實施的過程是學校、社會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的過程。學校是課程實施的主體,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參與者。通過課程實施,真正意義上為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課程的實施中也存在“功利性評價”等不利因素。
【關鍵詞】小學;課程實施;手球
前言
手球,是一種起源于歐洲的球類運動,是綜合籃球和足球特點發展而來的,同時手球的一些規則也是從籃球與足球的規則發展而來。
目前,手球是當前世界范圍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深受小學生的喜愛,手球特色課程實施的研究即是對手球特色課程的理論豐富。
一、課程實施方式
手球特色項目的文化建設,就是讓學生把手球學習、手球訓練和競賽變成生活中的習慣。學生不僅要掌握手球項目基本的運動技能,還要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道德品質、自我管理和健康素養等。
學習手球的過程本身就是課程,課程的資源和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文化是多元的,因此我們爭取把校園手球文化開發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開展以手球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手球操、校園展示墻、班級黑板報等,還有每天一小時的手球活動,如手球課大課間手球活動等。
通過手球特色課程實施,我校的手球運動得到蓬勃發展。師生和家長都愛上了手球,手球比賽成績也非常突出,在全市區內起到了良好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在2019年8月我校已成為教育局批準的“全國小學生校園手球特色學校”。
(一)手球課
我校學生每周有四節體育課、三節體育活動課。其中每周不少于一節手球課。我校體育教研組在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從學生身體素質身體機能方面制定適合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手球教學內容。從身體素質、身體技能、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戰術等方面進行科學系統編排,編制了“昆山開實小手求校本課程”。由于有了教材的支撐和指導,我們的手球教學開展得更加系統科學高效。我校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在體育課程中進行全面的手球基礎學習,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盡早地了解和掌握手球技術,也使手球在我校具有廣泛的基礎優勢。
(二)大課間
手球運動是我校大課間活動的主要內容,我校每周三次(星期一三五)手球大課間活動每次活動時全校各班級都要開展不少于25分鐘的手球練習,主要是手球操和手球基本技術技能的練習。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每個年級都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手球技術動作。整套技術動作堅持發展學生手球技術和增強身體素質的原則,既有手球技能的學習又包含手球戰術的展示。我校自編的手球操,在昆山市校園特色展示中榮獲一等獎,學校的大課間活動在昆山市小學校園大課間活動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三)社團
我校的手球社團分兩類,一類是普通興趣社團,是由喜愛手球的學生主動參與為主。通過每周五下午的手球興趣活動小組學習,與日常的課堂學習相互補充和聯系。這樣既能彌補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又能加強課堂教學增進學生對手球學習的興趣。第二類手球社團是學校的手球代表隊。手球教練在三至六年級的學生中,選拔有天賦、有潛質的學生組建學校手球代表隊,每天進行早晚兩次課余訓練。近年來,通過全校師生和家長們的支持和努力,我校完成了校手球隊的梯隊建設并組建了一支手球技術過硬、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優秀手球隊,保證了手球社團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穩定的比賽成績。
(四)家校合作
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必須有家庭教育相配合。因此,我校已開展家校合作的形式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每月的學校開放日,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訓練情況,通過每周的“學生家庭訓練登記表”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運動情況以促進學生在家進行體育鍛煉。
通過每學期學校的親子運動會,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運動,共同研究比賽規則,共同練習比賽的項目。通過以上的各種活動,也激發了家長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家長們的支持是學生們進行體育運動的保證。由于有共同的愛好,家庭的親子關系也更加和諧了,這樣也有利于我們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
(五)體育節
我校在每年11月的體育節和校園春季運動會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手球展示和手球比賽。通過以年級為單位的手球比賽,不但充分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而且這也是每個學生的舞臺,包含運球比賽、傳球比賽、打門比賽等等。其中既有個人技能的比賽,又有班集體的比賽項目。其中,最受同學們歡迎的就是班級手球聯賽。三年級至六年級的手球聯賽采用單循環方法,以年級為單位,每班有球隊,各班有對抗。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校園手球運動都會掀起一波高潮。通過一系列的比賽不僅提升了學生們的運動技能水平,更是激發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學生們在比賽中互相幫助,互相激勵,研究戰術,充分感受到了運動的激情和勇敢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課程實施的目的
由于每所學校的教育背景、教學理念和基礎設施的不同,對于學校校本課程的設計和實施的目的也有獨特性。小手球是我校的特色和傳統項目。因此,以小手球為主體的特色校本課程也是符合我校的教育背景的。手球特色課程的實施,對于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手球特色課程就是對學校的課程文化的建設,自主管理本校課程,有特色地進行辦學。
2.手球特色課程的實施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手球課程的實施也彌補了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促進了學校課程的多元化發展。接近學校體育傳統文化的特色課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消化,因此會讓更多的學生更加喜歡手球運動。
3.手球特色課程的實施,有效地推動了教師變成了本校教學的研究者,改變了傳統的“教書育人”的角色,促進了教師多元化全面的發展。
4.手球特色課程實施的過程牽扯面廣,讓學校、社會、家長共同參與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來,一起集思廣益,使得課程內容更貼近生活,更加豐富也更加具有特色。
三、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能力欠缺
通過了解,現在我校部分教師存在著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的現狀。對于手球課程的實施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著明顯的欠缺,自主開發課程的意識不足。有的教師的還把“上完課就完了”當作自己的工作準則。因此,我校應該在提高教師自主開發課程和研究課程上下功夫。一方面,通過考核和評優提高教師對于課程實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與學生共同學習,提高教師對于手球技術的專業能力。
(二)功利性教育
目前,我校的教育目的有功利化的趨勢,這是阻礙手球課程實施的重要因素。因為部分重點中學有著文化課考核選拔的制度,因此“考試能得多少分”“考什么學什么”則成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心聲。在課程實施開展前,部分家長就提出過疑問,比如:“手球訓練對于升入重點中學可以加分嗎?”“參加訓練有什么好處?”“如果訓練太累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怎么辦?”這些片面的分數觀會大大影響我們手球課程的實施,而且這些功利性的教育觀點也會左右我們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的選擇。
(三)時間安排有沖突
手球課程的實施需要占用一定的課時,如果沒有足夠課時支撐的話,課程實施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而在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心中,文化課教學的重要性遠遠大于體育課。因此,時常會出現學生體育課被文化課占用,部分學生上體育課時被文化課老師留下訂正作業的情況。而且,對于部分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家長和文化課老師的阻力因素會更大。
【參考文獻】
[1]楊凡.小學籃球校本課程的實施研究 —以長沙市育英小學為例[D].湖南科技大學
[2]鄧光華,姜圣清.創建體育特色學校的校本課程研究—成都師范附屬小學籃球校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 小學生(中旬刊),2018(06)
[3]高明有.中小學籃球校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教學與管理,2011(24)
[4]張曉玲.體育特色學校發展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