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祥
摘要: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涉及的知識內容相對較多,且領域范圍相對較廣,如工業、農學、運輸業等都含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身影,在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良性的影響力的同時,也這為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奠定了一定的難度基礎。因此,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和當下的現狀問題應當得被寄予高度的重視,以下將對此進行針對性的研究。
關鍵詞: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現狀;智能系統;模式識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079
前言
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出現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良性影響力,不僅替代了危險性角度大的工作,在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上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力量。還為創造性地工作的優化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推動了世界創造力的提升。不過就實際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有待改進的問題,想要智能化的發展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還需在這些問題上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由此可見,對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現狀與展望進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1我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現狀
1.1控制理論與工程
自二十世紀后期計算機、通訊網絡等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機會后,控制理論與控制也同樣得到了一定的優化,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在這樣的趨勢下,新學科增長點應運而生,在時間的推移下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中我國除了在視覺等領域的控制理論和工程成就之外,緊急救災、醫療機器人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建樹,這極大的提升了國民的生活質量,使我國在面對重大事故問題時能夠以控制理論與工程方面作為支持力量,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對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的保護,獲得大眾的認可,實現控制科學與工程科學的發展價值。
1.2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
從人工智能出現后,以人工智能代替人腦的部分工作的研究一直在持續的進行中,并且逐步地衍生處理生物信息學科,其在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結合下能夠呈現出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功能特點,這推動了腦—機接口的研究項目的發展,使其在醫學領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且呈現出持續性的價值提升的趨勢。不過由于醫學領域的復雜性相對較高,所以分子探針、分子影像驗證等方面還處于研究和應用嘗試的階段。
1.3導航、制導與控制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還帶動了我國的國防領域的優化,能夠利用基于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知識內容的導航、制導與控制系統的構建實現對國防實力的增強。并且這些技術在航空領域也同樣適用,并且呈現出了持續性的進步的趨勢,能夠有效地提升航空飛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使得人們的出行能夠得到切實的保障。
2我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趨勢與展望
2.1人才的培養和支持
在新時期自動化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企業對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人才的需求也越發的迫切,這使得我國人才市場中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人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各大院校都增設并加強了在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方面的教育建設,為新時代的人才的培養創造出了更為優質的空間。不過除了增加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數量之外,各大院校還需在人才培養的方式和路徑上進行著重的研究,并且制定出長久的培養計劃,首先,各大院校需要認識到國內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教育與世界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教育上的差異性,放平心態,更為客觀的看待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加強與國際院校的交流,不斷的吸取先進的教育經驗,為我國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教育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力量。其次,院校還需將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教育放在實處,加強對新時代儲備人才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拉進院校教育和社會相關專業崗位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提前適應崗位環境,使其能夠在步入社會發展以及進入工作崗位后盡快的適應其運行模式,積極的發揮自己作為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人才的機制,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為我國自動化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加大基礎理論投入
基礎理論不足是目前我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受到的最大的阻礙。對此,我國相關領域的政府領導階層應當起到高度的重視,加強自動化科學相關政策的制定,為我國的各大院校在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混合理論基礎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持力量,使其能夠得到順利的孵化,推動我國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發展。其次,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中的基礎理論建設還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作為支持,相關院校或企業應當加強在這一方面的資金儲備和引入,使得自動化科學研究的過程能夠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以良好的狀態進行下去,得到突破性的進展。
結束語
簡而言之,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發展的核心所在,對多個行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和部門應當對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現狀進行著重的分析和研究,做到立足于當下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情況,著眼于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不斷地落實新的策略,創造出更多的良性影響力,為我國的綜合國力的提升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張祖棟.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實踐應用探析[J].卷宗,2016,(10):335.
[2] 吳美平.一流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31(4):40-42.
[3] 劉勝,劉心,田凱.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