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波
摘要: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一般都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其重要。這種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一旦被學生所掌握,學生再遇到傳統的閱讀理解問題時,就能夠很好地自我解決問題。因此,我認為教師應該注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獲得優異的成績,體會到文學的魅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439
引言
就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只是帶領學生進行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教學研究。在初中這個基礎階段,如果學生養成了愛閱讀的好習慣,那么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語文成績,更有助于學生積累知識,以便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面對改革與發展,教師應該對課程加以創新,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為同學們提供更加廣闊的視野,讓同學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獲與成長。
一、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選擇是否合理,不僅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難易程度,還可能影響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開始時,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和閱讀的書籍時并無多少認知,這時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的文章后,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優秀閱讀材料,讓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強自身的語感及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現階段,初中語文教材選取的文章多數具有代表性,有些是從名著中節選的一些片段,學生在學習這些片段之后,極易對相關名著或對優秀文章產生興趣,這時教師就可指引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如,在學習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人教統編版七年級上冊)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領略老舍先生的文字之美,之后,教師可以將自己提前收集的關于老舍先生的一些閱讀材料、老舍先生的優秀作品等匯總出來,如《駱駝祥子》《茶館》中的優秀片段,讓學生在課外自行閱讀。通過閱讀,學生對于老舍先生及其寫作風格、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等,形成更深一層的理解。通過這種縱向閱讀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逐漸增強閱讀的興趣,同時還可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避免學生形成“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習慣,而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深度學習,從而擴大其知識面。
二、融合信息化技術,豐富閱讀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來營造閱讀教學氛圍,以此增強課堂教學的表現力和課堂豐富性,促使學生更高效、更積極地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書本知識以圖文和音像的形式展示出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局限于一個知識點,而應該以這些知識點為基礎,不斷延展和豐富課堂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教師可借助互聯網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在閱讀教學中以某一文本內容為基礎,導入與之相關的其他素材,如圖文故事、影視片段、音樂藝術等,以此豐富閱讀教學內容,同時為學生創建一個更加優良的閱讀環境。
以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那樹》為例。教學之前從百度上搜集圖片、動態視頻、音樂等,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用幻燈片呈現,教學之前導入“地球”“森林”“海洋”“草原”等優美的自然景色,以及各類動物圖片和短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大自然魅力,感受生命的珍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從而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描寫生命,謳歌生命的主題思想。
三、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提高學生的閱歷
語文教學的沉淀需要大量的積累和閱讀,只有閱讀的積累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我們的文本解讀才有質的提高,因此,教師作為行為的主體在教授知識的時候,應該提倡多元化的閱讀,這些閱讀可能是碎片化的,也可能是整本閱讀,只有教師多督促、多強化、多檢查、多指導,才能事半功倍。同時,課外閱讀需要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教師的檢查就能很好地克服這個局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閱讀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培養創造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帶到教室。教師則可以設置一個圖書角,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放到圖書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書籍種類很多。這些書籍不僅有利于學生個人的發展,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收集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則需要嚴格把控書籍的流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教師還可以每周開展一個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分享自己一周都讀了些什么書,并且說說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收集到了哪些寫作素材,能夠在什么時候應用它們。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而且還能讓學生學會收集寫作素材,最終落實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初中階段閱讀習慣的養成,對語文學習和寫好作文非常重要。這個時期的文化知識積累,會影響后期的學習,乃至終身的工作學習。作為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并且堅持閱讀,同時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并且協助學生探索出自己的科學閱讀方法,最終促成學生終身閱讀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劉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20(15):124.
[2]閆兵.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9(33):131-132.
[3]李準.試論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8(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