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彩霞
摘 要 供電企業的發展在一直以來都是以降低線損為目標的,降低輸電線路的線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并且輸電線路的線損也能夠評價一個電力企業的技術生產能力,對于一些特殊線路的線損,企業應該致力于降低線損,維護供電穩定性。降低線損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在降低線損的同時很難保證供電的安全性,兩者不可兼得,所以電力企業一直在致力于既能減低線損又能保證供電安全性的技術研發。
關鍵詞 供電企業 電網 降低線損 線路檢修
中圖分類號:TM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7-0033-02
1 供電企業線損技術影響因素
1.1 電力線路的環境問題影響
由于配電線路的架設多為露天施工,因此受到環境的影響較為嚴重,環境也成為對配電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威脅。
大風環境容易使配電線路損毀,由于配電線路多架設在比較空曠的地帶,這些地區對于風力的阻擋小,風力也可以輕松的通過這些區域,因此容易形成大風。大風是對配電線路安全性影響的主要原因,搭設在桿塔之間的配電線距離較遠,容易在大風比較嚴重的天氣中出現線路斷裂,折斷等現象,從而導致大面積停電。
覆冰環境會增加配電線路的載荷,當配電線路處于空氣中比較潮濕而且溫度較低的環境中時,就很容易受到覆冰影響。當線路上的覆冰達到一定程度時,增加線路的重量,當這種情況達到極限時,就會導致線路斷裂,這就會發生短路現象,引發大面積的停電、雷擊,甚至火災等故障。
雷擊環境多發生在雨季,在每年的雨季這段實踐配電線路受雷擊發生故障的頻率較高。雷擊是空氣中水分子正電荷和負電荷聚集而產生的瞬間大量發電現象。具有高壓、高熱、電流量大等特點,這就會對配電線路和電力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壞。而且在修復這些損壞上所用的時間和人力也遠遠大于其它環境所造成的災害。
1.2 電力線路設計問題影響
在配電線路的設計中如果設計的參數不夠準確,設計失誤從而導致線路出現故障,那么就會使線路運行時的穩定性得不到保證。
由于配電線路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在設計時應把環境因素考慮在內,配電線的外表皮應采用絕緣材料,這樣在受到雷擊的時候可以有效的避免線路的整體損毀。而為了應對大風等天氣,配電線路的韌性和強度也應較高。
另一方面,設備的選擇有時候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如果對于線路設備的選擇沒有根據現場情況及供電需求進行整體考慮,就會造成很多設備運行當中的維護問題,從而使配電效率大大降低。
有的設備性能不達標,使用年限較長或者設備本身在剛出廠時就有一定的缺陷,就會對線路配電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設備的更新迭代維護也是日常配電線路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
1.3 人為因素造成的電力線路傷害
對電力線路造成傷害人為傷害的原因主要為:在一些正在工作的班組中沒有得到上級的指令就開始轉變施工方向,并且在進行工作班組之間的協調工作時沒有按照技術人員的調度進行施工,在施工中沒有按照合同中規定的標準進行施工。
在工作人員施工的過程中沒有置辦工作票,并且在沒有得到相關批準的情況下擅自施工,這些都是造成電力線路損壞的人為原因,其根本就是施工的技術,施工的環節上出現問題,施工人員的意識沒有到位,從而導致了線路施工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1]。
1.4 針對線路檢修安全問題的控制措施
對電力系統線路檢修的安全問題的主要控制措施主要涵蓋兩個方面,其一是對檢修的工作人員來說,在進行檢修之前一定要對檢修的技術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并在培訓過后對其進行技術考核,在達到考核標準后才能夠上崗進行線路檢修工作。
其二是要對線路檢修的安全管理進行統籌和完善,在對線路進行系統檢修之前需要對現場的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分析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檢修的過程中發生出乎意料的事故,另外對于安全故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進行預判,并且分析出這種不利影響可能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從而做到危害影響的工作范圍達到最低,使得檢修工作人員做到心中有數。
1.5 電力線路檢修的具體流程
從配電線路運行的角度上分析,需要從檢修管理上做到幾個方面:
(1)巡線人員在巡線的過程中要嚴格的安裝相關規定的要求對線路進行巡檢,然后定期對配電線路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配電線路存在事故隱患或者已經發生故障,就要進行及時的檢修,對于配電線路中存在的缺陷要及時的上報有關部門,然后通過部門對缺陷的研究科學研究給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從而降低線路故障的發生概率。
(2)在對配電線路中絕緣子和配電器等線路在運行時的維護,需要加大維護的力度,如果發現故障要進行及時檢修,防止這些線路因長時間運行而造成的巨大電力事故發生,對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日常生活用電加以保障。
(3)使得線路巡檢工作合理化,制定科學的巡檢計劃并線路的負荷進行定期的檢測。開展故障檢修和排查的培訓和演習活動,從而提升電力工作人員對于電力線路故障的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使得配電線路的故障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2 導致供電企業電網線損的原因
2.1 管理問題
目前的電力輸配電系統存在一定的管理問題,這些問題也是電力企業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在雷雨天氣產生時會對露天的輸配電線路造成一定的干擾,嚴重時還會導致線路破壞,這就使得節能降耗措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了針對雷電供給的相關電力保護措施,但是由于電力企業在實際的管理中存在混亂,因此國家政策難以得到落實。并且在一些城市中供電線路的搭設較為雜亂無章,這就會嚴重的影響輸配電線路的使用壽命,使得線路的工作效能降低,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這些都是電力系統管理不善導致的,是輸配電線路節能降耗路上的嚴重阻礙。
2.2 電網規劃
電力工程中的輸配電線路的核心環節就是電網的總體規劃,但是由于一些現實情況的原因,大部分的電力企業對于電網規劃都沒有給予重視,這就直接導致了電力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阻礙,為了達到工程進度目標而對電網規劃加以忽視,這樣就不能夠使得電網的功率得到保證,一些現實情況是,當前我國的某些城市的電網規劃和計劃中的電網規劃設計有較大出入,這樣總體混亂的情況使得輸配電線路的節能降耗措施難以實施。
3 降低供電企業線損的技術措施
3.1 合理選擇電源設置地
良好的電源設置應該把電源設置在市中心,從而使得供電半徑得到縮減,避免了輸電線路架設過程中的長途跋涉。并且由于輸電線路的客戶分布較為松散,因此想要使得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就需要根據電源的容量來設置供電的配置點。根據相關人員的調查研究顯示,供電線路一般的供電半徑應該保持在15公里以內為最佳,這樣能夠有效的提升供電的效率,同時降低供電線損。
3.2 選擇橫截面積合理的導線
在選擇橫截面積較為合理的導線過程中需要對橫截面積進行技術測量,合理的橫截面積能夠使得線纜的導電電阻達到最低,從而降低供電線損。并且采用的材料最好為節能降耗材料,節能降耗材料的集中優點為在輸電過程中電阻較小同時輸電效率較高,這就能夠使得輸電線損達到最低。
根據相關的數據調查現實,在一般的輸電線路中,如果導線的橫截面積大于70mm2,那么輸電的效果就能夠達到良好的狀態,另外對于支干線的橫截面積也不宜過低,一般情況下需要大于50mm2,分支線的橫截面積要大于35mm2,并且隨著供電企業的技術不斷完善,輸電線路應該盡量向著小容量發展,同時點的布局需要增加,從而保證輸電距離能夠維持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內,最好是短距離的輸電[2]。
3.3 選擇節能設備,提高變壓器的負荷
在配電變壓器的使用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對其進行優化升級,因為線路損耗的大小和變壓器的質量有著極為直接的關系,所以優化升級的方向也應該向著減低線路損耗來進行研發。
一般情況下要對整個網絡系統進行優化,將變壓器的負載率升高,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減低電力在線路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并且在技術的改造升級過程中,只有提高變壓器的負荷率才能夠達到這種降低線損的效果。
3.4 加強電網規劃
要在電網規劃上減低電能損耗就需要電力企業安裝智能化自動化的電力系統,在負荷監控系統的監測下降低不必要的電能損耗。
例如在應用計算機技術電力系統進行計算和分析的過程中,如果發生輸電情況發生較大變化,那么就可以采用自動化的計算機計算出科學的供電配比,從而降低無畏的電能損耗。還可以應用調度的自動化系統繪制出主變運行圖,讓輸電調度一直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從而維持主變的經濟運行。
對于輸配電線路的導線截面進行科學選擇,選擇能夠滿足配電輸電要求的導線,并且使得導線的截面達到最小,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提升供電線路的經濟性,但是這種方式并不是一種一勞永逸的做法,而且選擇最小截面線路也不是最為經濟的方式。如果把最小截面線路增加,同時使得收回的投資成本增加,這樣就能夠確保線路截面所帶來的線路損耗大大降低,使得線路所做的無用功減少。一般的輸配電線路的使用壽命為10年,選用這種截面的輸電線路進行輸電配電會在10年間減少大量的電能損耗。
4 結語
綜上所述,降低供電企業的線損是節能降耗的一種表現,目前可以通過分析得知,降低線損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在實際施工中涉及的內容也較多較為繁雜,因此只有進行合理的線路規劃才能夠真正的做到降低供電企業的線損,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要使得兩者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強.實際配電系統線損分析與降損措施研究[J].四川大學,2012(06):123.
[2] 韓旭君.分析線損的主要成因及淺談降損措施[J].科技資訊,2010,08(3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