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加德納教授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智能的組合體現個體的差異。為探究初中生多元智能分布及各項智能與其英語成績的關系,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框架,以泉州某中學100名初三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祝智庭、鐘志賢的多元智能自我評價量表對學生進行多元智能調查研究,對所收集數據運用SPSS進行描述性統計以及Pearson相關分析并且依據數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 多元智能? 英語成績?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074-03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涵蓋8項智能,即言語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韻律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溝通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對于多元智能的研究,涉及幼兒、小學、初中、高中、高職、大學等多個層面。許敬(2012)對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的學生調查發現該院學生各智能發展程度不均,受試學生的各項智能均與英語四級成績無顯著相關關系。李博和王世慶(2012)研究 110 名英語專業學生,發現語言智能與英語專業四級成績呈顯著正態相關。高銳(2015)研究發現初中學生由強到弱依次是人際智能、內省智能、音樂智能、語言智能、身體動覺智能和視覺空間智能、自然智能和邏輯智能。被測學生的語言智能和英語成績正相關,運動智能和英語成績負相關,其他智能和英語成績不相關。宋漫(2019)研究發現初中生的人際關系智能、音樂-節奏智能最具優勢,而邏輯-數理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除自然觀察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以外,其他六種智能均和英語成績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綜上,以往關于多元智能與英語學習成績的研究對象多集中于高中生或大學生,對于初中生多元智能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的分析數量相對較少(宋漫,2019),這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依據及方向。
二、理論基礎
加德納于1983年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涵蓋7項智能,言語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身體動覺智能、音樂韻律智能、視覺空間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在1996年又引入自然觀察智能,即人共有8種智能。
言語語言智能,具體體現為有效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言智能型的學生擅長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學習。數理邏輯智能是一種科學思維智能,具體表現為學生進行有效推理、概括、計算的能力。身體動覺智能是指能夠熟練操作工作對象。身體動覺智能型的學生擅長通過肢體、觸覺的活動進行學習。音樂韻律智能表現為感受、辨別及改編、表達各種音樂形式的能力。音樂韻律智能型學習者,擅長借助節奏、韻律感幫助學習。視覺空間智能是指準確感知視覺世界的能力。人際交往智能表現為感知并區分他人情緒、情感、動機等的能力,此類型的學習者喜歡通過與他人合作進行學習。自我認知智能是對自我的認知,能夠辨別自身情緒情感的變化,并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采取相應行為的能力。自然觀察智能是指認識和劃分個體環境中的大量物種的能力(張淑燕,2013)。
三、研究過程
借助問卷星小程序對泉州某中學100名初三年級學生發放問卷,在線數據收集為筆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學生測試提供方便,學生不再局限于紙張問卷,而是打開鏈接就可以在線測量,有效的在線問卷收回100份。本次研究運用祝智庭、鐘志賢的多元智能自我評價量表對學生進行多元智能分布研究。為檢查量表內在一致性,筆者在問卷大面積發放前,進行小范圍的試測,發現本問卷的Cronbach Alpha 系數為0.987,說明量表可靠性很高(秦曉晴,2003)。
在進行各項統計數據檢驗之前,需對數據進行考查和假設檢驗。進行數據考查可以找出是否錄入數據有誤,是否存在奇異值。進行假設檢驗,可以驗證數據分布是否符合參數檢驗要求。通過 Kolmogorov-Smirnov方法來檢驗數據的正態分布假設,當顯著水平低于0.05時,表明數據的分布與正態分布有顯著差別(秦曉晴,2003)。本研究中,顯著水平為 0.052(見表1),高于 0.05,因此,不能認為“初三年級上學期期末統考英語成績”變量分布與正態分布有顯著差異,因此“初三年級上學期期末統考的英語成績”變量可用于參數檢驗。
四、研究結果與建議
筆者首先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取多元智能得分的均值形成柱狀圖,圖表較為直觀反映數據結果。結果如圖1所示,初中生多元智能占優勢的依次是身體動覺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言語語言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其次是音樂韻律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和視覺空間智能,處于劣勢地位的是人際溝通智能。通過這一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學生身體動覺智能占據最大優勢,這一點十分符合初中生特點,處于青春期的他們青春洋溢、熱情好動。初中生相比小學生,邏輯思維進一步發展,能夠洞察到身邊事物的細微之處,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點在此次問卷也得以體現。同時,我們也得知初中生的人際溝通智能相對處于劣勢地位,因為初中生隨著自我意識的高漲,開始比較關注自我外在形象,內心的小秘密隨之變多,不像兒童一樣,對父母,對老師無話不談,更多的選擇保留自己的想法,這就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相較兒童的時候來得少。
顯而易見的是,初中生多元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那么多元智能與英語學習成績是否具有相關性呢?若有,那么相關性又如何呢?為了解開這一困惑,筆者將學生初三年級上學期期末統考的英語成績與學生多元智能調查所得數據,利用SPSS17.0軟件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
統計學上用相關系數大小來表示不同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其取值范圍為+1~-1之間,相關系數前面的正負號僅表示相關方向而已,其絕對值才表現相關程度。一般來說,±0.20~? ? ±0.40為低相關;±0.4~±0.70為較顯著相關;±0.70~±0.90為高相關,也即顯著相關;±0.9以上為最高相關;±1為完全相關。相關分析中的顯著性檢驗時,僅有P值小于0.05時,相關系數才具有統計意義(秦曉晴,2003)。
筆者將初三年級上學期期末統考的英語成績與學生多元智能調查所得總分,利用SPSS17.0軟件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多元智能總分與英語成績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231,顯著水平為0.02,低于0.05,達到統計學意義,即多元智能總分與英語成績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
既然多元智能總分與英語成績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那么多元智能中,單項智能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又如何呢?為了進一步研究,筆者分別將8種智能與英語成績進行相關分析。
據表3,言語語言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827,數理邏輯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277,視覺空間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255,音樂韻律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226,身體動覺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467,其余3項智能均與英語成績無顯著相關。說明學生的言語語言智能與英語成績具有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身體動覺智能與英語成績具有較顯著的負相關,而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音樂韻律智能與英語成績具有較低的負相關關系。
言語語言智能即學生有效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表現為能夠利用語言準確表達思想、傳達觀點,在生活中與他人進行交流。言語語言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827,言語語言智能與英語成績高度相關,說明學生的言語語言智能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學生英語成績。然而在各項智能得分均值中,言語語言智能僅為第三,這就說明教師在日后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言語語言智能,促使英語教學更有成效。言語語言智能型的學生擅長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學習。比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更多英語聽說讀寫各項活動。聽力活動可以圍繞聽對話、聽獨白、聽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英文曲目等。說的這一環節也是學生學習后產出的環節,比如可以讓學生朗讀對話后模仿對話,為視頻或電影配音也不失為一種產出的好方法。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進行retell,可以復述課文內容或者復述課外小故事等。讀的活動設置可以是大聲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或者默讀也可以。寫相對來說是要求比較高的產出活動,可以讓學生完成書本設置的讀寫小任務,也可以圍繞主題,開展小作文比賽,讓學生在前面聽說讀的基礎上,用寫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能力也進一步提升書面表達能力。身體動覺智能與英語成績相關系數為-0.467,具有較顯著的負相關,即學生的身體動覺智能越高,學生英語成績可能越低。身體動覺智能的學生擅長通過肢體、觸覺的活動進行學習。其實在英文課堂中,并不過多需要學生的動覺,相反,課堂需要學生靜下心來好好聽課,做好筆記。學生動覺智能越發達,可能導致學生課堂坐不住,容易躁動不安,影響學習效果。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音樂韻律智能與英語成績具有較低的負相關關系。學生邏輯、空間、韻律感越強,學生英語成績可能會有較低的負面影響。其他智能對英語成績影響不顯著,但不顯著并不代表完全沒有影響。加德納在書中曾說,人的各項智能是相關的,一項任務的完成需多項智能的配合。所以,對于其他智能的培養依舊不可忽略。
五、結語
初中生各項智能水平分布不均,其中最為優勢的智能是身體動覺智能。言語語言智能與英語成績高度正相關,數理邏輯智能與英語成績有較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音樂韻律智能與英語成績具有較低的負相關關系。學生其他智能對英語成績影響不顯著。雖然除言語語言智能以外,其他智能未能起到正向促進作用,但筆者建議在日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多元智能,以優勢智能帶動弱勢智能的發展,依據學科性質,調動學生的多元智能。就英語教學而言,充分調動言語語言智能,能夠對英語學習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敬.多元智能、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2.
[2]李博,王世慶.多元智能、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的相關研究[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
[3]高銳.初中生多元智能,學習策略及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青海:青海師范大學,2015.
[4]宋漫.初中生多元智能、學習風格及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河北大學,2019.
[5]張淑燕.多元智能理論與英語教學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6]祝智庭,鐘志賢.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多元能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7]秦曉晴.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定量數據分析[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林梨葒(1991年12月-),女,福建泉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