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理論武裝? 制度建設? 黨內法規? 中國共產黨
【中圖分類號】D26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6.005
始終重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的一條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把理論武裝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思想建黨、理論強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思想武器。黨的理論武裝既有賴于理論體系本身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有賴于全體黨員對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的認同,也有賴于一系列制度加以保障。歷經百年,始終重視理論武裝的制度建設,把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不斷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是中國共產黨理論武裝的一項深層次規律,也是中國共產黨理論武裝取得偉大成果的“制度密碼”。
黨的理論發展史是一部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歷史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以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新型政黨,也是以制度保障黨的思想和理論得到貫徹落實的新型政黨。馬克思主義政黨以先進的思想立黨,并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先進的思想、科學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一個時期的綱領的根本依據、指導思想和根本方法。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武裝的目的,就是讓全體黨員認同和信任在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指引下形成的綱領并掌握為之奮斗的科學方法。因此,自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將正義者同盟改造成共產主義者同盟開始,馬克思主義政黨就非常重視以制度和紀律保證黨的綱領的有效實施。恩格斯在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章程時,把“生活方式和活動必須符合同盟的目的”“承認共產主義”等作為盟員的條件,同時規定盟員如果不能遵守這些條件即行開除。列寧在建立并領導第一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過程中,也充分注意到正確的思想必須通過黨的組織和制度保證實施的重大問題。在名著《進一步、退兩步》中,列寧指出:“為了真正成為自覺的表現者,黨應當善于造成一種能保證有相當的覺悟水平并不斷提高這個水平的組織關系。”[1]針對當時社會民主工黨內關于黨綱比黨章更加重要的觀點,列寧反駁道:“黨的聯系一定要以正式的,……制定的章程為基礎,也只有嚴格遵守這個章程,才能保證我們擺脫小組的剛愎自用,擺脫小組的任意胡鬧,擺脫美其名為思想斗爭的自由‘過程的小組爭吵。”[2]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延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傳統,將承認和接受黨的綱領作為接收黨員的基本條件,從而初步地為理論武裝提供了制度保障。黨的一大制定的具有黨章性質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以黨內根本綱領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基礎,并在第4條規定:“凡承認本黨綱領和政策,并愿成為忠實黨員的人,經黨員一人介紹,……均可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黨的二大制定的第一個黨章以黨內根本大法的形式賦予黨內各項理論以制度剛性。二大黨章在第1條規定“凡承認本黨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實為本黨服務者,均得為本黨黨員”,在第25條明確規定“言論行動有違背本黨宣言、章程及大會各執行委員會之決議案”的黨員,“必須開除之”。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開始把制度和理論武裝結合起來,運用制度維護理論及其指導下形成的綱領的權威性和執行力。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深入,以制度推進理論武裝逐漸從通過黨章規定黨員服從綱領的單一領域向更加廣闊的領域拓展。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理論和學習的重要性。毛澤東同志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使之向著勝利,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實際運動的了解,就不能有勝利。”[3]毛澤東同志在六屆六中全會上發出了“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的號召,黨內學習管理制度逐漸形成,開創了以學習制度推進理論武裝的先河。黨的七大創造性地形成了黨的綱領融入黨章的“綱章合一”體例。[4]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在正式條文之前增寫了“總綱”部分。根據劉少奇同志的說明,“總綱”既是我們黨的基本綱領,也是黨章的組成部分,是黨章的前提和總則。這個黨綱“說明了我們黨的性質與理論”,“說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任務和特點,以及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基本方針和我們黨所必需具備的條件”。[5]七大黨章的最大貢獻,就是在總綱中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確認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在黨內的指導地位。同時,七大黨章還第一次將理論學習作為黨員的一項義務,第一次將加強黨員教育學習作為黨支部的一項任務。七大形成的“綱章合一”體例以及關于理論學習的規定,將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和制度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在思想上、路線上實現了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而且為這種結合提供了根本規范依據。七大黨章所形成的這些好做法都為后續黨章所延續,成為中國共產黨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典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理論武裝的制度建設不斷發展,各項制度逐步建立起來。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奠定了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基本架構。以黨章為基礎,通過修改黨章體現黨的理論創新的制度、全黨范圍的學習教育制度、調查研究制度、干部學習制度、黨員教育制度等逐漸形成,推進理論武裝的制度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理論武裝的必要性、緊迫性更加顯著,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力度也隨之不斷加強,各項關于理論武裝的黨內法規制定施行,為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提供了黨內規范的堅強支撐和有力保障。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載入黨章,為新時代加強理論武裝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全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黨的各級組織必須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自覺抓好學習、增強黨性修養”,為全黨加強理論武裝提供了基本行為規范。黨的十八大以來,多部中央黨內法規對理論武裝問題作出規定:《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將理論工作置于宣傳工作各項內容的首位,突出理論武裝在黨的宣傳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規定“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作為黨員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務”,并詳細規定了黨員教育管理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各項具體制度;《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進一步推進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化、規范化,有力推動理論武裝工作深入開展。此外,《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對各級各類黨組織加強理論武裝都作出了具體、詳細的規定。
除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外,基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范圍的教育活動所形成的優良做法也逐漸定型化、制度化,為鞏固理論武裝的成果提供了制度保證。2017年3月,中央印發《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首次將全黨范圍的教育活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為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奠定了制度框架。黨的十九大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載入黨章,使之成為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也通過黨內根本大法賦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制度化內涵,有力增強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理論武裝作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并將之放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首位,以制度“確保全黨遵守黨章,恪守黨的性質和宗旨,堅持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全黨、團結人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思想基礎”。[6]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再次將全黨范圍的教育活動通過制度形式固定下來,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鮮明態度和建設方向。
中國共產黨百年理論發展史,既是不斷結合中國國情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也是不斷用制度確認和維護理論創新成果、推進理論武裝不斷鞏固發展的歷史。歷經百年,中國共產黨經過艱難探索,已經基本形成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制度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鞏固發展這個制度體系,以此為理論武裝保駕護航。
理論武裝和制度建設緊密結合的內在邏輯
理論武裝是中國共產黨不斷以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凝聚全黨共識、引領前進方向、提升工作本領的法寶,也是在理論上實現黨的自我革命的推進器。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新型政黨有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大特色,就是對理論的信仰和認同擺脫了內心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是基于嚴格的紀律、嚴密的組織形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制度建設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形成理論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過程中,推動黨員對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的信仰和認同始終具有確定的規范依據,實現黨的建設始終支撐和服務黨的政治路線,做到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始終以制度治黨作為重要保障,這也是理論武裝和制度建設緊密結合的內在邏輯。
第一,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武裝不僅立基于組織成員內心的感情,而且還需要以黨章、黨綱為依據,因而是規范性的理論武裝。理論不僅是頭腦中智慧的凝結,也必然以特定方式表現于外。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以體系化的綱領和章程規約其成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親自起草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共產黨宣言》《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等重要章程或綱領,一方面以確定性、規范性文本的形式對外發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主張,一方面也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成員遵循、學習、貫徹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提供了依據。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成員進行理論表達時,不同于其他任何類型政黨的成員僅憑個人內心情感的表達,而是必須依據黨已經公布的章程和綱領。列寧指出:“當我成了一個黨員時,我就沒有權利只憑感情來表示不信任了……我有責任用正式的理由,即根據我們的綱領、我們的策略、我們黨章中某一項正式規定的原則來說明我為什么‘信任或‘不信任……我們已經從盲目‘信任的小組觀點,提高到黨的觀點。黨的觀點要求我們按照受監督的和正式規定的手續,來表示和檢查信任。”[7]中國共產黨按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傳統,在黨章中體現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以黨章作為記載黨的理論創新的規范載體和全體黨員理論武裝的依據。劉少奇同志在論述毛澤東思想載入七大黨章時指出:“黨章的總綱上確定以毛澤東思想作為我黨一切工作的指針,在黨章的條文上又規定,努力地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義務。這是我們這次修改的黨章一個最大的歷史特點。”[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總是認真總結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經驗,及時把黨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體現到黨章中,從而使黨章在推進黨的事業、加強黨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9]黨章、黨綱和其他黨內法規將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作為重要內容載入規范文本,并將之明確為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確定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規范地位,明確了黨員學習、遵循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責任和義務,從而為理論武裝提供了規范依據。有了黨章、黨綱的規范支撐,理論武裝的內容、對象、方式都有了明確的依據,對理論的信仰、服從和貫徹不僅是基于黨員的內心活動,而且有了制度性的源頭和保障。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武裝不是學究式的抽象探討,而是必須服務黨在一定時期的基本路線、基本任務,是黨在一定時期的政治路線在思想建設領域的反映,因而是政治性的理論武裝。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以解決一定歷史時期的中國現實問題作為邏輯起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10]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既不是抽象的語詞游戲,也不是純粹的學術探討,而無不是以解決中國問題為己任,以在中國推動社會革命為目標,服從和服務黨在一定時期的基本路線和基本任務。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了“黨的建設密切聯系黨的政治路線”的科學論斷,指出:“黨的建設過程,黨的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是這樣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系著”,“黨更加布爾什維克化,黨就能、黨也才能更正確地處理黨的政治路線”。[11]習近平總書記發展了“黨的建設密切聯系黨的政治路線”這一科學論斷,指出:“黨的建設關系重大、牽動全局。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12]因此,中國共產黨在思想、理論方面的建設同黨在其他方面的建設一樣,必須密切聯系黨的政治路線。黨的理論武裝工作是一定時期政治路線在思想建設領域的體現。理論武裝的一大目的,就是通過理論宣教、理論學習以及理論指導實踐等方面的工作,推動全體黨員對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指導下形成的正確政治路線的認同和服從,自覺按照黨的正確政治路線開展工作,政治性因而是理論武裝的重要屬性。理論武裝的政治性要求通過制度推進理論武裝。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13]理論武裝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以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把制度建設作為理論武裝的支撐和保障,使兩者在支撐和服務黨的正確政治路線的進程中有效結合起來,以制度力量保證黨的正確政治路線入腦、入心,以制度力量增強黨員對黨的正確政治路線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武裝不是簡單的理論灌輸,而是以制度保證實施的理論傳導和理論實踐的過程,是以嚴格紀律和嚴密組織作為保障的理論武裝,因而是制度性的理論武裝。中國共產黨是以特定意識形態作為立黨、興黨基礎的政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的思想基礎和強黨的理論指引。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根本不同于西方選舉社會政黨在較短時間段內的政治綱領或者政策方案,而是呈現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學習和實踐這樣龐大、復雜的科學體系,不可能通過簡單的理論學習和宣傳動員的方式實現,更不可能通過類似于西方選舉社會政黨作選舉宣傳的方式實現,而是必須加以制度化的保障。同時,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當前有著9500多萬黨員和數以百萬計的基層黨組織。在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政黨推進理論武裝,實現全黨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真誠信仰和真心信任,靠簡單的理論學習和宣傳動員是不夠的,必須依靠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以強大的組織力和剛性的紀律約束保證各項理論武裝任務的貫徹落實。因此,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武裝是制度性的理論武裝,中國共產黨關于理論武裝的制度建設,為適應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特色應運而生,保障了理論武裝的可及性、有效性和持續性。制度性的理論武裝,是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的必然邏輯結果。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條基本經驗。在推進理論武裝方面,思想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相得益彰、相互促進。一方面,思想建黨的成果需要制度治黨予以保障,克服思想建設的“無力感”,解決理論武裝的可及性、有效性和持續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根本任務,把制度建設貫穿到黨的各項建設之中。”[14]堅定理想信念,既是思想建黨長期堅持和持續發力的結果,也是制度治黨給予確認和保障的結果。另一方面,制度治黨的成果也需要思想建黨予以強化,克服“立規萬能論”,解決理論武裝的實效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輕視思想政治工作,以為定了制度、有了規章就萬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經不會或不大習慣于做認真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正是這樣的簡單化和片面性,使一些本來可以落實的制度得不到落實、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不斷發生。”[15]制度性的理論武裝,有助于克服上述兩個方面的不利傾向,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融入理論武裝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以制度建設推動理論武裝貫徹落實。
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發展進路
以制度建設推進黨的理論武裝,根本目的是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并不斷以理論創新帶動制度創新、實踐創新。面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進一步強化理論武裝,必須不斷推進理論武裝的制度建設,在制度建設中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從而以制度優勢提升理論武裝向實踐轉化的效能。
第一,深刻理解理論武裝的制度內涵,在思想上進一步強化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表明,一部理論武裝史就是一部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歷史。理論武裝不僅蘊含著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等觀念內涵,也包含著制度治黨的制度內涵。理論武裝不能脫離制度建設,制度建設為理論武裝提供了規范依據、體制機制和實現路徑,是理論武裝從抽象的觀念范疇向具體的實踐范疇轉化的可依賴路徑,也是增強理論武裝可及性、有效性和持續性的可靠辦法。作為一個有著9500多萬黨員的大黨,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武裝需要向更加依靠制度建設的方向發展;作為一個歷經百年的成熟政黨,中國共產黨理論武裝也需要將百年理論武裝歷程的好做法、好經驗用制度形式予以確定,增強理論武裝的生命力和執行力。面對日益復雜的意識形態狀況和輿論環境,理論武裝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環境新挑戰,更加自覺地從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的高度去思考和布局,以制度剛性作為理論武裝的底氣,以制度執行力作為理論武裝的動力。面對新的奮斗目標和形勢任務,理論武裝應當更加緊密地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以制度貫通理論武裝的全過程,以制度保障理論武裝的成果,為黨的理論武裝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
第二,加強理論武裝的制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理論武裝領域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理論武裝的制度體系包括通過修改黨章體現黨的理論創新的制度、全黨范圍的學習教育制度、調查研究制度、干部學習制度、黨員教育制度以及其他相關配套制度。目前,理論武裝的制度體系已經奠定了基本框架,而且有了較好的實踐。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需要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理論武裝的各項制度,以良善的制度為理論武裝供給“制度動力”:一是堅持黨章修改制度,實現黨章與黨的創新理論同頻共振,將黨章作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和黨的理論創新的重要規范場域;二是完善全黨范圍的學習教育制度,實現“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以制度鞏固全黨范圍的學習教育的成果;三是加強調查研究制度、干部學習制度、黨員教育制度,在現行制度基礎上不斷吸收新內涵、開拓新方法、建立新機制、構造新平臺,豐富制度細節,補足制度短板,不斷增強制度的科學性和執行力。理論武裝制度的最佳實現形式,是理論武裝領域的黨內法規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16]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制度治黨在規范層面的主要路徑。理論武裝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涉及黨章和黨的組織法規、領導法規、自身建設法規、監督保障法規等各個部門黨規類型,因而是一項重要的領域性立規。面對理論武裝制度建設的新要求新標準,理論武裝領域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應當加快步伐,形成上下有序、系統集成、有效銜接的理論武裝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為理論武裝及其實踐轉化提供堅實的制度依據和有效的制度路徑。
第三,健全理論武裝的實施評估和效果檢驗機制,增強理論武裝向實踐轉化的效能。理論武裝務求實效,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的理論只有在推動實踐工作中才能彰顯其生命力。理論武裝的實施評估和效果檢驗機制,是推動理論武裝服務于實踐的重要機制,也是檢驗理論武裝實效性的重要機制。理論武裝是一項全過程的活動,既包括理論創新、理論宣傳、理論學習等理論武裝的各項具體內容,也包括對理論武裝效果的評估以及理論武裝影響實踐的效果檢測。當前理論武裝向實踐轉化方面更多依靠的是思想教育和政策宣傳,還未上升到制度層面。理論武裝的制度建設也更加重視前者,對后者則較少關注,只是在《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等少量黨內法規中零星涉及,尚未建立有效、成熟的制度。健全理論武裝的實施評估和效果檢驗機制,就是要使用科學化的方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對黨員干部學習理論、踐行理論、運用理論以及理論武裝指導實踐發展的效果進行評測,以評測檢驗成效、發現短板、推動工作。健全理論武裝的實施評估和效果檢驗機制是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重要工作內容,有助于推動理論武裝更好地發揮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優勢,向實踐效能轉化。
第四,提高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能力建設。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能力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放在一起提出,突出了能力建設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對于理論武裝的制度建設而言,科學、完備的理論武裝制度體系固然重要,運用這一制度體系解決理論武裝各項問題的能力也同等重要。在制度體系不夠健全、不夠完備的時期,高超的能力可以彌補制度體系的缺陷和不足。相反,如果能力不足,制度即便是再健全、再完備,也可能面臨無法實現制度設計的原初目的、發揮制度功能的問題。因而,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既要重視制度體系建設,特別是推進理論武裝領域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又要重視制度能力建設,不斷提高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的能力,用好理論武裝的各項制度,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及時體現在制度層面,保證理論武裝各制度獲得有效運行和堅決執行,實現好制度建設的目的,發揮好制度優勢,以制度建設推進理論武裝生根見效。
黨的理論武裝與黨的成長、發展、壯大始終相伴隨,是彰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解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突出“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關鍵環節。正是因為有效的理論武裝,“行”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中國催生“能”的中國共產黨、建設“好”的社會主義。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理論武裝既要堅持好傳統好經驗,又要善于把好傳統好經驗轉化為好制度,以制度優勢提振理論武裝的效果,把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和黨的建設的巨大效能。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創新性路徑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9VHJ009)
注釋
[1]《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88頁。
[2]《列寧選集》第1卷,2012年,第504頁。
[3]《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頁。
[4]祝捷:《“綱章合一”: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章百年關系史論綱》,《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
[5]《中國共產黨歷次黨章匯編》,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9年,第138~139頁。
[6]《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頁。
[7]《列寧選集》第1卷,2012年,第504~505頁。
[8]《中國共產黨歷次黨章匯編》,2019年,第149~150頁。
[9]習近平:《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人民日報》,2012年11月20日,第1版。
[1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第2版。
[11]《毛澤東選集》第2卷,1991年,第605頁。
[1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頁。
[1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2頁。
[14]《深入學習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頁。
[15]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17頁。
[16]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第2版。
責 編/王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