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峰 段晶晶


【摘 要】目的:探討與分析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環在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研究對象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醫務處、護理部等部門收集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2021年1月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針對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事項開始實施PDCA循環管理。結果:PDCA循環管理后本院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為百張床位>20例,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的15例(P<0.05)。PDCA循環管理后本院醫護人員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掌握率為100.0%,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的86.7%(P<0.05)。結論:PDCA循環在醫院的應用能提高醫護人員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掌握率,也能綜合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
【關鍵詞】PDCA循環;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醫護人員;知識掌握率;醫院管理
醫院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醫院運行、管理及臨床診斷、治療與護理活動中,任何可能影響患者的預后結果,引發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甚或影響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也包括影響醫院管理質量的事件。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是醫院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決定醫院發展的重心,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點[1]。我國衛生管理部門已經要求對重大醫療事故、醫療糾紛、人身安全、傳染病漏洞事故進行上報,當前各醫療機構對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的上報與管理更加重視。特別是部分醫療機構尤其是三級醫院已經將不良事件上報信息化,與醫生護士工作、醫院管理系統進行實時無縫聯通,有利于醫護人員上報不良事件[2]。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部分地區的醫療機構依然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也有待提高。PDCA循環組成包括如下四項內容:第一,P-Plan計劃;第二,D-Do實施;第三,C-Check檢查;第四,A-Action處理。PDCA循環早期是企業管理學的概念,其應用原則是大環套小環,有利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也有利于互相促進,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3]。其中FOCUS-PDCA是通過FOCUS(F:通過調查發現問題;O:成立專職管理小組;C:明確現行流程和規范;U:通過分析發現管理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與核心成因;S:選擇可持續發展的流程改進措施)來立項,利用PDCA的工作模式來實現護理質量不斷創新,其可對根本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幫助聚焦問題并制定可測量的、實際的管理措施,并且采用邏輯的方式來節省時間[4]。本文探討與分析了PDCA循環在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中的應用效果,促進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從而提高醫院的管理質量?,F總結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研究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研究對象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醫務處、護理部等部門收集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分為藥事事件、護理事件、醫療事件、醫療器械事件、輸血事件、網絡信息事件等。2020年1月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針對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事項開始實施PDCA循環管理。
1.2 PDCA循環管理措施
1.2.1 原因分析 針對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較低的問題,本研究對醫院相關行政職能部門與醫護人員進行多方面的訪談,并運用多種方法(頭腦風暴法與集中思維法)進行了原因分析。調查后確定的原因如下: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統不支持、信息系統上報流程復雜、醫護人員培訓不到位、信息上傳耗費時間長、制度不完善、信息系統結果利用不好等。
1.2.2 明確目標通過統計 針對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較低等問題,本研究利用PDCA循環進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對應性與可持續性的改進措施,以期在醫院評審標準的要求。
1.2.3 制定整改措施 (1)由醫務處、護理部、后勤管理處、醫安辦、藥劑科、器械科、院感科、預防保健科、輸血科、信息中心、質管辦及各臨床科室指定成員組成專項工作小組。(2)完善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相關制度、工作機制,重點明確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級、分類管理。(3)加強培訓工作,持續提高醫護人員識別與防范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和鼓勵醫護人員主動發現和上報已有的或者潛在的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構建非懲罰性文化氛圍。(4)重點提升醫療質量安全隱患問題,或未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負性事件識別與報告能力。
1.2.4 整改措施的實施 (1)完善考核監督體系:強化對行政職能科室工作人員與醫護人員的培訓,建立醫院風險預警網絡體系,報告流程中添加匿名報告選項,實行醫療風險預警制度,完善醫療不良事件考核體系,增加漏報處罰力度和問責機制。(2)優化不良事件報告流程:提供不良事件分析、整改措施模板,提高醫護人員上報主動性,強調并確定了上報不良事件的自愿性、保密性。(3)優化不良事件報告軟件系統,尋求信息技術支持,開通及時提醒系統與綠色通道系統,月底能自動進行分析、統計相關數據。
1.3 觀察指標
(1)百張床位上報例數是指醫療機構每一百張編制床位上報總例數(2)在PDCA循環管理前后隨機抽取60名醫護人員進行《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培訓試題》調查,該試卷由本院進行設計,滿分100分,≧90分表示已掌握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例數對比
PDCA循環管理后本院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百張床位>20例,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的<15例(P<0.05),見表1。
2.2 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掌握率對比
PDCA循環管理后本院醫護人員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掌握率為100.0%,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的86.7%(P<0.05),見表2。
在現代醫療環境中,任何可能影響醫院診斷、醫療、護理結果與日常工作正常運行,可能引發醫療事故/醫療糾紛或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都可稱為醫院安全不良事件[5]。我國相關主管部門已經明確規定各級醫療機構有主動報告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的必要性,也已經完善了相關工作制度與工作流程。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醫院依然存在上報不及時、漏報誤報多、制度不完善等情況,無法對上報的不良事件進行匯總分析,也就很難找到管理漏洞,導致管理質量有待提高。PDCA循環管理是遵循全面質量管理與管理學通用模型的科學程序,其強調持續、全程的追蹤和評價實施效果,能改變只注重結果的粗放管理模式,促使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與制度化[6]。
在PDCA循環管理中,需要根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管理,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選定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工作年限≧10年)和管理經驗(管理年限≧5年)的護士為組長,明確與創新流程和規范,選擇可持續的管理方案,制定改進方案的具體步驟和目標,并積極進行執行與管理,若執行效果不佳,重新分析原因,進入下一個循環[7,8]。本研究顯示PDCA循環管理后本院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為百張床位>20例,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的<15 例(P<0.05),表明PDCA循環能有效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從機制上分析,PDCA循環修訂了醫療風險預警制度,能為醫院管理者在制定管理決策上提供了依據,建立獎懲機制,優化了上報流程,也營造了無責、安全、積極的上報環境,從而能完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9]。并且PDCA循環通過團隊合作,通過各種措施激發團隊思維,通過各種活動找出根本原因并進行分析,可以改善工作效率與質量,提出有效改進方案,從而可持續性的提高醫院的安全管理質量[10]。
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著醫院的正常有效運行,也保障著患者的基本診療安全。醫院安全不良事件機制的建立與執行可以縮短患者康復周期,提高患者的醫療質量,也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本研究顯示PDCA循環管理后本院醫護人員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掌握率為100.0%,高于PDCA循環管理前的86.7%(P<0.05)從機制上分析,PDCA循環管理可使得醫護人員真正理解報告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的意義,防范醫院安全不良事件的再次發生,促進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11,12]。并且PDCA循環管理可及早發現醫療安全隱患,找出那些因素能夠引起醫院安全不良事件,進而制定針對性改進方案,從而實現持續改進工作質量的目的[13,14]。不過影響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也與樣本量、研究區域等因素有關,本研究部分結論有一定的偏倚性,將在下一步研究中擴大樣本量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更加有意義的結論。
總之,PDCA循環在醫院的應用能提高醫護人員的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知識掌握率,也能綜合提高醫院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率。
參考文獻
[1] 孫偉蔚,李曉玲.PDCA循環管理在護理人員上報醫療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10):346-347.
[2] 阮寧,陳艷梅.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在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1,53(2):223-224.
[3] 李欣慧,李明,王晶.醫方視角下醫療糾紛的潛在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某三甲醫院213例預警案例的回顧[J].醫學與社會,2021,34(4):72-77.
[4] 文國美,吳時靈,馮新麗.移動信息管理系統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21,18(2):263-267.
[5] 陳夢云,謝漫,楊素敏,等.SBAR模式在護理優良事件分享學習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20,27(3):18-21.
[6]李瑤,喻姣花,匡玉蘇,等.基于病人安全國際分類法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9):1517-1520.
[7] 黃麗莎,段虹.不同層級護士對不良事件上報的認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5):26-28.
[8] 林麗琴,陳春鶯,林丹丹,等.完善制度及流程聯合預警在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福建醫藥雜志,2020,42(5):166-168.
[9] 秦麗麗,嚴婷,徐宇紅,等.基于醫院信息系統的結構化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統的研發及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7(8):83-86.
[10] 周建國,李瑩,王守艷.TeamSTEPPS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人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8):91-93.
[11] 陳貴儒,孫慧敏,黃蓉蓉,等.護士第二受害者支持現狀及與醫院患者安全文化的關系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0,35(2):4-8.
[12] 黃瑞,鄭大成.PDCA循環在護理人員上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0,27(6):153-155.
[13] 王新紅,李艷,陳紅.規避產科護理不良事件中PDCA循環管理的應用效果及臨床護理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1):124.
[14] 邢健紅,丁雨紅.FOCUS-PDCA在醫院醫療不良事件上報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4):112.
[15] 梁復波.PDCA循環管理結合細節管理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