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梅
摘要: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課堂實用性的保障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之上的,我們必須要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主動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來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語文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找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問題,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文本的分析能力,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借助有效預習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預習;初中語文;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夠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要比教師講授,使學生被動學習具有很大的優(yōu)點,因此在開展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預習階段,需要得到我們每一個教師的全面認識。教師以預習清單的形式給學生安排任務,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chǔ)之上,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一、當前初中語文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習方法單一,效果不夠理想
當前在開展語文預習的過程中,有許多教師給學生安排完任務以后,就讓學生單純的對課文進行閱讀,然后解決生字部分的障礙,這種預期效果無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本質(zhì)上來說,只是改變了學生課堂閱讀文章的方式,在這種運行模式下,學生取得的效果不夠理想。
(二)預習目標模糊,指導不夠明確
在初中語文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制定一個預習目標,通過初讀課文能夠整體感知到作者的情感基調(diào),這是在預習過程中對學生能力的考察,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預習的心得寫在書上,那樣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他們才能夠找出自己預習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師教學之間的差異性。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預習清單,這樣從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化的引導,可以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預期清單的內(nèi)容應該相對簡單,但是卻又需要學生經(jīng)過全面的思考才能得出結(jié)論,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二、初中語文預習策略實施
(一)激發(fā)興趣——掀起你的蓋頭來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我們要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走進文本,來感知作者在背后的情感。當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解決問題時,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將會得到提升,這樣也有助于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保障。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春》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給學生呈現(xiàn)一個預習清單,借助清單的引導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在其中設(shè)置一些思考性的問題。
1.在春草圖中,作者為什么要將人的活動寫在上面?
2.在寫春花圖時,作者見到了春花想到了滿樹的果實,這可以用我們平時的哪句諺語來概括?
這些問題的設(shè)置能夠引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前的正確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這些問題進行著重分析,結(jié)合教師的講解與自身的實際經(jīng)驗來感知問題的內(nèi)在,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明確要求——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預習的過程應該包含了哪些環(huán)節(jié)都寫思考是預習的三個階段,首先學生應該讀出文章的大致意思,這樣才能夠在分析文章時沿著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完成對關(guān)鍵詞語的分析,寫是要將作者的情感與自己的情感相互融合,寫一個簡短的心得體會,能夠?qū)⒆髡叩膶懽饕鈭D充分概括,這樣是對課文認知上的深化。最后是要借助教師所制定的預習清單,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找出文章的寫作亮點,是如何體現(xiàn)作者藝術(shù)特色的。
這里我們依舊以朱自清筆下的《春》為例開展論述,這篇文章要求背誦,所以我們在讀的階段給學生提出了一個最高要求,希望能夠背誦全文,這篇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且文筆優(yōu)美,這位學生的寫作積累了素材,也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接下來就是要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來認真地去仿寫一篇自己筆下的春天,看你的春和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差別,那么你缺少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這就是進入到思考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著重講解作者寫作的藝術(shù)手法是如何來體現(xiàn)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在找差距的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將會得到提高,與此相對應的是能力在提升。
(三)分層作業(yè)——濃妝淡抹總相宜
預習清單上的每一個題并不能夠適應班級內(nèi)所有的學生問題的存在,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想提高教育的民主性,就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設(shè)計有針對性的預習作業(yè)。
在預習《三峽》這一課內(nèi)容的時候,我們要讓學生能夠教生字,會寫會注音,這實際上是對學困生所提出的要求,在這篇文章中有幾個字是非常難寫難認的,例如“曦”“山獻”這些字其實都是初次學習,這就要求在預習的過程中掌握字形的正確寫法;接下來就是要進入到第2層次,也就是中等生的預習要求是將課下注釋背誦下來,并能夠進行簡單的翻譯;面對學術(shù)上可以讓他們來分析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藝術(shù)手法。
三、結(jié)語
在開展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習的權(quán)利歸還給學生,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從而提升文本分析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夠凸顯出語文的實用性。課堂教學時,學生的預習應該在一定目標的引導之下,結(jié)合自己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來提升預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漢章.有效預習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J].當代家庭教育,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