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英
摘要:新時期創新型人才開發是從“保障型”到“引領型”轉變。課堂上以學生為主,老師為導的教學模式,其實也是要求我們的老師要成為一位引領型的老師。那么如何做一位引領型的老師?首先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約束;其次要學會感恩;把學生們培養成有理想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自我管理;感恩;有理想
一、自定規矩,自我約束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班級也應有班規。
初中學生處于一個轉型期,多變是難免的。因而在制定班規時一定要有民主性,即每一條都應該適應班上的大多數同學,無論是紀律方面的或是學習方面的都應該細化,細化到每次遲到、作業沒有完成方面,都應逐一在班上通過,因為是自己制定的就能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久而久之就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民主選舉,輪流爭當主人
班委干部不要僅僅把自己看作是老師的助手,而首先應該是學生的代表,在和老師進行溝通,是代表學生來監督老師的工作,讓我們的學生工作中要有主動性和獨立性,不要老是依賴班主任的所謂的指導,班主任當然應該指導,但是最后的工作還得你班干部自己去做,這就是主人意識。在班干部任職時限半學年,每人不得重復,這樣每個學生在三年里均有機會擔任班干部,當了班干部,他們就能體會到管人的不易,也就能更好的實施班規班紀,這也是實現自我管理的一個方法。
其次,引領學生學會感恩。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說:“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明確責任;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體味真情;只有學會感恩,我們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然而,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家長的寵愛、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感恩意識。
我們是農村學校,學生來自周圍的十幾個村莊,留守兒童較多。提到感恩,有些學生就覺得這是個特抽象的詞,離他們的生活似乎有些遙遠。于是,我就在課堂上,班會上引導他們,老師每節課的付出,你得到了什么,那么你應該怎么樣回饋老師——做好作業。母親今天給你做了一頓香噴噴的飯菜,你感覺怎樣,那么你怎樣回饋母親——幫她做點家務。這一點點,一滴滴讓學生覺得學校,有老師付出伴隨他們長知識,家里有父母的付出溫暖他們的身心。他們處處感到快樂,幸福。那么他們覺得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回家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甚者給一句溫暖的話。讓感恩成為習慣。
小明是我班典型的留守兒童代表。他性格極其內向,學習成績在班上也是最后。每周親情聊天室的聊天期間,好多留守學生積極和父母電腦視頻聊天或電話里聊聊天,而他從不去,就是父親來電話,也是不接電話。為此,我常常找他談心,知道了他在三年級時父母離異后,父親外出打工,母親重組家庭,他和爺爺奶奶一直到現在。于是我又去家訪,進一步了解了情況。其實,他的父母雖然離異但都還是關心他的,他就是比較抗拒,父親的電話他掛機,母親過來看他,他要么回避,要么見面無話可說。了解到諸多的情況后,我讓其他同學有意識幫他:組內討論叫上他,打乒乓、出黑板報叫上他……學們一次次的關懷讓他覺得班上的溫暖,讓他學會去回饋,懂得感恩。一年過去了,他能主動給父母電話了,現在性格也慢慢活潑起來,學習也有了起色,在班上當上了生活委員,每天早早到校給同學們服務。
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他們就會勤奮學習,珍愛自己。
最后,引領學生思考人生,做個有理想的人。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詩:“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上初中了,我讓他們做一個有理想的人,這樣學習就有了目標,有了動力。每屆初一新生的班會上我都要舉行一次“談談理想”的主題班會。在談理想的過程中,我發現,小學時他們的理想就是以后當科學家、軍人、飛行員……這些理想比較純粹。上初中了,他們的思考能力及自我意識都在不斷地提高,他們的理想是以后當明星,老板的居多,科學家,飛行員卻少了起來。具體地說,其實這些理想對象多和他們心中的偶像有關,有崇拜他們的長相的,有崇拜他們成就的……于是我就讓他們去收集心中偶像的資料,然后班上做交流。通過這項活動,他們發覺他們偶像小時候和他們沒有差別,都是普通人。這時及時引導聽他們關注偶像的奮斗經歷,讓他們通過偶像的奮斗史思考自己的人生,去關注自己內心的新天地。建立自我價值觀,這時他們就有了動力。
因而新時代的老師應該是引領型的。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己學習,自己思考,做一個會思考的人。有了思考,那些盲目的,遙遠的就變得實際了,他們就會有了為之奮斗的決心。
參考文獻:
[1] 馬海霞 .做一名與時俱進型教師[J]課外閱讀,2021,18(72).
[2] 王玉蘭.我想做一名這樣的教師[J]內蒙古教育,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