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蘭
摘要:關于字詞教學,小學生開始學習語文,需要從拼音或者是生字詞的學習開始。字詞積累的多少直接決定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技能,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掌握了充足的字詞量,才能聽懂話語和看懂他人的文章,才能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也才能在交際中得心應手。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中,生字詞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要根據生字詞的特點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征及心理個性,采用多種方法交替使用,讓學生能夠在生字詞學習中找到樂趣。
關鍵詞:低年級;字詞教學;字詞教學原則;字詞教學方法
字詞教學必須有學生,這是新課程所強調的師生平等對話的理念實現的前提。在低年級字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在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思維的訓練和情感的熏陶上這幾個方面,真正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字詞教學中,要建立符合低年級心理的一套話語體系,用直觀的方法去增強字詞教學的趣味性,化抽象為具象識字,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處在一個較低級的狀態,對于字詞他們容易產生不耐的情緒,影響學習狀態。所以,我們要下功夫去引導學生,讓他們從無意識記變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為形象的識記,達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
一、當下低年級字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字詞教學的理解停留在表象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應付考試是教學的指揮棒,受它的影響,師生常常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投注到字詞上,其中進行了大量的背誦以及默寫等來強化記憶,這種訓練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強化認知的效果,但是卻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和漏洞。這種單純的記憶方式往往導致了字詞脫離了相應的語境,因此導致了許多學生對字詞教學缺乏興趣,甚至只是覺得枯燥而且乏味。這樣一來是不利于字詞的高效學習的。停留在表象的字詞教學,會學生們漸漸失去興趣,從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忽略了對字詞的運用
字詞教學是夯實基礎的需要。可是,一旦在作文和語言表達訓練的過程中,對字詞錯誤的糾正不夠重視。只是將重點放在對文章的謀篇布局和表現手法的思考上,而對文章中的字詞應用這一基礎環節忽視。會導致學生在相關字詞的應用上漏洞百出,不注意相應的語境,生搬硬套一些字詞,進而出現了語法和字義的錯誤。所以,字詞的教學不是單一的,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對于字詞的教學必須要具體的綜合應用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在以往的一些習作中,老師容易疏忽這一點,也就從這個現象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對于字詞學習的認識上,師生都極為重視語文字詞的教與學,可是在綜合運用方面,卻容易忽視。
二、實現低年級字詞教學優質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抓住學生心理,因勢利導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識字就是要抓住漢字音、形、義這三個基本要素,而且還需要讓這三個因素相互溝通,產生神經聯系過程。所以根據這個,我們在面對識字不清的孩子時就應根據漢字的特點和規律,對音、形、義有效分析,加強學生對漢字本身及其文化內涵的理解,從而認識新的生字。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學會當前的生字,還要掌握規律,并發展出自主識字的能力,學校教學和家庭輔導缺一不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要先分析孩子屬于哪種情況,再針對性指導。總是粗暴“錯一罰十”,讓孩子進行簡單的重復性機械記憶,可能會在一定的期限內起作用,但是遺忘快,見效慢。
(二)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激起他們的興趣
在課堂上,可以針對幾個典型字詞開始引入,減小學生們的學習壓力。讓學生通過這幾個字詞引出十幾個甚至更多的詞匯。這種方法在減輕漢字學習負擔的,也大大提高了詞匯學習的效率。這種方法是用一個漢字串起一系列詞匯,可以使目標漢字變得更加醒目,也能讓學生自己慢慢發現這系列字詞的構詞理據性及規律性,讓學生容易理解,也就便于他們學習和記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由于目標漢字復現率很高,同素詞之間又互有關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易學習,在復習的過程中也易鞏固。而且在學生還不熟練的時候,可以用拼音與漢字混寫的形式進行表達,這樣聽說讀寫諸能力的提高都不會受到漢字的拖累。學生還可以通過此法舉一反三自學更多的詞匯。有利于理解和記憶。
(三)設置教學情景,善用方式引導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聯系、比較的方法加深學生對于詞義的理解。將學生代入到那個情景中,聯系的方法能打破就字識字、就詞論詞的局限,克服孤立片面識字學詞的缺陷,對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詞語,對發展學生思維等都會有積極的影響。比較能明確字形,準確地掌握詞義、詞性、感情色彩等,辨別弄清詞義相近詞語的細微區別和不同用法,學生更準確恰當地使用詞語,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漢語中有大量的形聲字,而且有大量的形近字,運用聯系比較的方法能有效地理解詞義,分清字形。體會意境,感受詞語,靈活運用是重要前提理解是關鍵,多讀多背是手段。進入到字詞的那個語境,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學習字詞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三、結語
總之,知識教學要“精要、好懂、有用”。能力訓練要“務實、得法、有效”。課堂教學效率是否提高,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識的教學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學習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訓練是否“務實、得法、有效”。其次要有的放矢,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活動,真正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笑蓮.淺議農村小學字詞教學的方法[J].好家長,2018(54):23.
[2]齊停儂. 多樣方法識字,提高識字教學質量[J].新課程(小學),201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