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更具有人性化的教學思維,教師應當深入學生心理,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把握教學任務,有效地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著重研究教學過程和方法,為學生搭建情感豐富的素質課堂。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情感思維,希望能夠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興趣;初中數學;情感思維
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的升級和轉折,很多學生難以快速掌握初中數學的學習技巧,面對復雜的計算思維,學生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也給了教師很大的挑戰。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情感思維來引起學生共鳴,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熱情地接受數學知識。
一、數學教學中對情感思維的忽視
在目前很多學校對于數學的理解都是以客觀理性的觀念為主,對數學的授課方式稍有刻板,不利于數學的創造性教學。從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觀中可以得知,初中階段是學生認知發展中的重要階段,初中數學知識也從基本的具體運算深化到形式運算,具有一定的復雜度。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學習的關鍵期,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刻板觀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也是可以讓豐富而有趣的,通過一系列的情感思維教學法,對數學產生一個初步的興趣。我們應注重數學感性思維的培養,不能一味地陳述數學客觀事實,情感上的認知能夠從內心產生原動力,促進學生對數學思維學習的積極性。
二、情感思維在初中數學中的意義
情感思維在教學的意義在于,讓學生能夠產生情感上對學習的熱愛,并且能夠在情緒的引導下進行思維活動。很多學生難以適應初中數學的轉型和升級,是因為他們在小學階段沒有牢固知識點,打好基礎知識,從而導致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對其來說更加難以掌握,教師應該更好地去了解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程度,注重的情感態度,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對學生進行激趣學習,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不僅提供思維策略,更應該注重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結構的完善,注重學生的基礎,運用情感思維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三、情感思維在初中數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引導學生課前閱讀,分享數學趣味故事
初中階段的教學思維和方式方法會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影響,好的教學方式對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強化學生的思維鍛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知識轉變成一種能力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前閱讀的方式來與學生分享一些趣味數學故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激趣的方式導入,刺激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興趣作為前提,就能夠對數學課堂更加的專注,對于解決問題的時候更加的投入,數學課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的情感思維,對數學中問題思考也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二)創設趣味數學問題,激發學生主動答疑
在教學中,學生對于數學相對比較抽象的問題會難以理解,這樣不利于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趣的提高,教師應該主動的激勵學生,從人本理念入手,以情感思維為重要途徑,根據人本理念,關注教學效果,引導學生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數學中學習的困難,并且通過創設一些趣味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比較感興趣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主動答疑,這樣有助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充當導游的身份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思維與情感的角度出發,運用情感思維去學習數學,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的主導下,能夠更好地去排除內心的壓力,對數學增進親切感和熟悉感,能夠延伸學生的學習的情感,對學習數學保持著積極進取的心態,并且在學習遇到一點困難的時候,不會輕易放棄,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改變學生數學觀念,促進數學實際運用
教師應該去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價值觀,鼓勵學生對學數學多進行探究,通過探究和討論去了解數學在生活的運用,并且引導學生把數學的學習帶到生活實際中。通過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的實際掌握,并且家長也可以讓學生去接觸一些課外的,對于數學學習有關的觀察,例如建筑行業之類的,可以帶領學生去考察,并且告訴學生學習數學對于生活的意義。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對于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個比較好的觀念,這對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對學生更多方面的了解,培養其數學情感思維,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更具有興趣,對數學的感性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覃盛.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思維[J].讀與寫,2021,18(2):181.
[2]朱月敏.四部曲奏響數學教學新樂章——對初中數學情感教學的一點嘗試[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667-668.
[3]韓同義.初中數學情感教學的嘗試[J].教育教學論壇,2011(1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