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華
摘要:雖然我們常說“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是在教學時“囿于教師,囿于課本,囿于課堂”的現狀仍然存在,沒有能真正深入地引導學生去克服偏重接受性學習的弊端。新課程改革之后,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逐漸重視起來,這也是將語文向生活延伸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路徑
引言
綜合性學習是突出學科能力,淡化某些固定知識點的學習模式,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基礎水平等因素,對學生能力進行梳理,建立具有班級特色、小組特色的教學模式,確保學生能夠切實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當前綜合性學習教學的形式化嚴重,教師用傳統的理念套用綜合性教學,只求其表,不求其里,對綜合性教學理念的踐行停留在了表面,使得理想目標與實際效果差別過大。因此,教師要避免用“形而上學”的觀點認識綜合性學習,要采用科學的觀點,辯證看待,究其根本,采取合適的策略教學。
一、樹立“四位一體”的立體教學目標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視語文學科單一知識的教學,卻忽略了實際的教學目標任務,導致綜合性學習流于形式,難以得到真正的落實與實施。因此,在轉變教學觀點的同時,還要樹立立體化的教學目標,才能讓教師的教學行為不產生偏差,準確、高效地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學。為此,教師需要圍繞新課改提倡的三維目標,實現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四個層面教學目標的立體化、綜合化。首先,是語言目標的設置。語言目標是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首要教學目標,其他三方面教學目標的實現都依賴于語言訓練中。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明確的語言訓練目標。例如,初一年級是打下語言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設置簡單的語言訓練任務,如整合信息、闡述觀點等方面的訓練,讓學生擁有基礎的語文學習能力;初二學生正處于邏輯性、想象力發展的關鍵期,教師要善于利用一些能夠激發起想象力的語言訓練對學生進行培養,如結合自己的想象對文本內容進行續寫、空白內容的補白等等,這些都能夠起到語言訓練的作用,并對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有顯著提升效果。其次是思維、審美等等教學目標,都可以基于語言訓練的基礎上設置和開展。如,思考詞匯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品析語句培養學生的審美力??梢?,語言目標是其他教學目標設置的基礎。
二、分析學生實際現狀,改善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方式是學生接受知識過程中的主要路徑,關系著學生是否能夠高效地接受知識,是否能夠沉浸入課堂學習氛圍。多元化的綜合性教學路徑能夠改善傳統課堂的沉悶氣氛,排解青春期中學生的學習煩悶心理,有效優化學習效果。教師在創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外部形式、內容核心、引導過程等多個角度進行。首先,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化教學,將知識點融入游戲中,不斷刺激學生,使學生對綜合性知識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其長久的學習動力。其次,教師要采取分組化的教學模式,讓學困生有好的學習體驗。在進行綜合性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采取設問式教學,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以便產生綜合性學習的普適性。最后,教師可采用鼓勵式教學,充分及時地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鼓勵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既擁有了信心,又有了繼續深度分析的方向。
三、除了重視課上教學,還要有效利用課外資源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都要有意識地收集和開發課外資源,因為課本上所選取的文章和內容有一定限制,對于學生知識的拓展與能力的提高有局限性。教師可以多尋找一些相關資源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也要鼓勵學生自行查詢尋找相關資料。就目前來說,只要是對學生有用的知識都是應該拿來使用的,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多媒體技術以及跨領域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從新穎的角度對知識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可以引發他們對于新領域知識的興趣,讓知識面得到拓展的同時,在不知不覺間讓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并初步獲得語文實踐的能力。其實要想豐富語文知識不只是學語言、文學就可以,地理、歷史、社會、自然等多種綜合性的知識對其都有促進作用,語文教師要有主動搜集和拓寬的意識,以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四、注重生活中一些知識的教育作用
知識源于生活。這說明生活中蘊藏了很多值得學習和掌握的課程資源。尤其是語文,作為母語學科,更是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密切關聯。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八年級下冊“倡導低碳生活”綜合性學習時,結合教材的指導與要求,結合本地“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創建”的活動,我指導學生去生活中尋找活動的素材——小區周圍的綠化變化、汽車尾氣排放的瞬間、垃圾處理分類的標識、本地垃圾處理廠的相關知識、全市宣傳的各類標語等。在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選擇一兩個圖片或知識后,自己再結合網絡資料的查詢、自己對畫面的描繪以及宣傳語的創作,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在班級里開展宣傳演講活動,沒有口頭宣講的,可以通過粘貼墻壁的方式或整理裝訂成冊的方式呈現。只有讓學生能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去感知、去體驗,相信這樣的學習才是更有效、更“接地氣”的。
結束語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或許艱辛而漫長。但是,只要我們堅持把這項教學工作做好、做實,去積極為學生營造好學習的氛圍、創造活動的條件,相信學生的語文素養一定會有很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建華.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策略探索[J].學周刊,2021(16):155-156.
[2]楊曉梅.試論綜合性學習設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1):54-56.
[3]高水英.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科幻畫報,2020(1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