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語文是小學生需學習的基礎學科,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必要多多關注寫作教學,依據寫作教學,進行策略的不斷優化,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育形勢下好好進行寫作,以此有效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有專家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課程。當前,在信息技術大環境當中,現代科技已和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進行了有效整合,這成為如今小學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運用,能夠對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幫助,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之中。而且信息技術能夠給寫作教學提供全新的平臺,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學生寫作方面的空白進行有效填補。所以,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大環境下寫作教學進行探究非常必要。
一、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寫作能力
信息技術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現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中。信息技術具備的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廣受學生的喜愛。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學時,有必要對信息技術具備的特點進行深入研究,有效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指引下獲取寫作的激情,更好地進行文章的寫作,讓學生獲得有效的寫作訓練,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獲得有效的發展和提升。
如,在講授“習作:我來編童話”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為了使得學生能夠對“童話”這一題材感興趣,讓學生能夠好好進行文章的寫作,便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中。在備課階段,筆者會多多關注互聯網上具備的與童話相關的動畫資源,將這些比較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童話資源下載下來,進行一定的匯總放在課件中。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時,筆者會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自己事先搜集好的動畫資源。動畫資源借助比較生動的形式,形象性地展現出了多種多樣的童話,營造出了比較生動的情境,學生則能夠在良好的情境中,認真觀看動畫資源,并能夠對童話產生興趣。在動畫資源展現完畢后,學生展現出了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借此機會筆者會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嗎?你們能夠編童話嗎?”學生在筆者問題的指引下,紛紛表示喜歡,并表示會編童話。于是,筆者便會指引學生以“童話”為主題,進行文章的寫作。這樣,學生便能夠在筆者的指引下,進行認真地思考,并會以此進行積極地文章寫作。在學生寫完文章后,筆者還會讓學生展現出他們所寫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了解他們所編的童話,讓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夠獲得一定的發展。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多多關注信息技術,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以使得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展現的資源的影響下,將自己融入到比較生動性的情境中,促使學生好好進行文章的寫作,以此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積累素材
對語文寫作而言,豐富的語文素材是進行寫作的基礎條件,只有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在寫作的過程中才有可能進行這些知識的運用和表達,而結合語文本身的科目特點就是所涉及的知識范圍較廣,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是幫助學生建立素材知識儲備庫的最快捷徑。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更加符合小學生本身的心理特點,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
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推薦一個好地方》,在帶領學生開展寫作練習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可能去的地方比較少,或者他們本身詞匯量不足,所以在推薦一個具體地方時,常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問題。此時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環境的優勢,例如,給學生展示具體的圖片,如優美的古鎮,或者有趣的游樂場。在看到這些具體的畫面之后,他們腦袋中會出現更多的詞匯,因為他們的情感被有效地激發了。例如,在展示古鎮的畫面時,還可以展示一些好吃的、好玩兒的,或者有特色的地方,給學生一種提示。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出現無話可說或者無從下筆的問題,這是由于他們寫作素材積累不夠。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則可以很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有更多內容想要表達出來。用多媒體展示具體的畫面,再加上教師的口頭講解,就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而他們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積累,就會在寫作中有越來越好的表現。
三、用微課增進課堂互動,強化作文教學的效果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但是小學生的身心還不成熟,他們在學習中,還離不開教師的幫助和引導,還需要教師發揮引導作用,開展一系列的課堂學習活動,借助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掘學生的潛能和熱情。微課不僅可以形象地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它還是聯系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在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互動中,教師可以微課為載體,讓學生去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構建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作文課堂。
如在以“動物”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明確寫作思路: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完成問題:它在外形、生活習性、愛好方面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和同桌交流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談談你喜歡它的理由,做好記錄,列提綱,寫作文。在學生寫好作文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出作文批改標準,讓學生先給自己的作文打分,再與同桌互換作文,參考作文批改標準,幫忙批改彼此的作文,指出對方存在的問題,如沒有寫出小動物的精神品質,沒有融入真情實感,錯別字和句子錯誤等,并給對方的作文打分,看彼此給出的分數有無太大的出入,再討論和解決相關問題。這樣借助微課資源來教學,可以使作文課堂發射出耀眼的光彩,強化教學效果。
結束語
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互聯網+教育”的應用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是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是學生的習作模式都在此刻受到了深層的影響。教師應意識到信息技術的價值,掌握信息技術習作教學的有效途徑。只有妥善運用信息技術,才能夠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公雪寧.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索[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2):32-34.
[2]衛丹.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J].作文成功之路(小學),2019(12):46.
[3]黃惠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