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本應
一、當前學校班主任工作需要一個“火車頭”
當前,國內的班主任工作室不在少數,但是大多出現在國內大中城市學校,有關貧困地區的班主任工作室難得一見。學校班主任工作需要一個“火車頭”,這個“火車頭”就是班主任工作室,尤其是貧困山區學校,根本就沒有班主任工作室,這充分暴露了主管部門重管理重結果,輕研究輕過程的急功近利的弊端。
班主任難當。當前小學班主任工作責任無限大,小學班主任很苦、很累,責任性強、工作壓力大,每天起早貪黑,忙忙碌碌,既要上課,又要教育和管理學生,還要在家長和學生之間溝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班主任的要求越來越高,責任越來越重,使班主任身心疲憊,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了班主任的生存狀態和班級工作的有效開展。部分班主任不得已而為之,工作應付了事,不求有所建樹,但愿平安無事。所以就出現“三不班主任”------不愿做、不會做、不宜做班主任。目前關于學校班主任的任命,大多是由學校領導憑主觀決定的。如果一所學校師資緊張,那就完全由領導意志決定。至于你愿不愿當,能不能當,均不在考慮之內。如果有一個班主任工作室這樣的“火車頭”,班主任教師隊伍的成長就會進入佳境。
二、班主任工作室就是學校班主任工作的“火車頭”
班主任工作室不是一個學校管理部門,而是一個為班主任工作導向,為班級管理提供理論依據技術策略支持的智囊團隊和學習平臺。建設班主任工作室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強班主任工作的整體設計布局,加強班主任工作的系統研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其核心就是實效性。只要班主任工作有了實效性,就能讓學生由被動管理變為自動管理。如果一所學校能夠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就可以變“個體經營”為“集體聯營”,形成學校與班主任,班主任與班主任,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相互配合、通力協作管理班級、教育學生的局面。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將極大地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從而改變過去僅僅依靠班主任孤軍奮戰的局面,改變對德育的片面認識和單一的德育模式,形成全員育人的新局面。打個比方,班主任工作室就是學校班主任工作的火車頭。其功能就是火車頭所起到的導向引領功能。
三、充分發揮班主任工作室的“火車頭”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主任工作室實有利于發揮優秀班主任的骨干帶頭作用,發揮班主任名師的領航與示范作用。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廣,時時刻刻都要與生態各異的學生群體打交道,負責學生思想教育、品德培養和教學引導,而且還要與學校、社會、家庭各個層面相聯系。班主任既要注重積累經驗,創新工作,更要借鑒他人經驗,完善自身,從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效益。
有利于班主任工作設計和布局。抓好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有利于剛剛擔任班主任工作或者工作經驗欠缺的年輕班主任進行整體設計和布局,更好地發揮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作用。
充分發揮班主任工作室智囊團隊作用,促進班主任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實現班主任工作的優勢互補,從而促進班主任核心隊伍的培養和成長。建設班主任工作室能集中全體班主任的心智,系統開展班主任工作研究,實現班主任工作的優化與創新。
創建班主任工作室的終極目標就是在班主任的統一指揮,合作互助的“集體聯營”下,實現“班級為人人,人人為班級”,“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理想狀況。要達到這種理想狀況,就需要進行科學研究、發揮集體智慧、制定行之有效的班主任管理細則,這個管理細則成為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實際依據,針對學生的言行舉止、學習、勞動、集體活動、社會交往等方面制定導向目標,讓學生由被動受管轉變為自主管理。這樣既可以少耗費老師的時間和精力,又能調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知識和增長技能的正確方向上。
四、實現“火車頭”作用的必要保障
班主任工作室就是要讓不會當班主任的年輕老師迅速成長為合格的班主任,就是要讓被動受管的學生逐漸轉化成自主管理的學生,就是要節省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
要想班主任從單打獨干的工作方式轉化為“通力協作,集體聯營”的工作方式,要想實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班級管理狀態,要想學生從不知道自主管理的被動受管轉變為自覺主動的自主管理,實在是不容易。人力、物力、財力、精力、能力、執行力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保障。
所以,“火車頭”作用的有效體現,必須得到保障,“火車頭”的能量發揮,既要班主任團隊齊心協力,盡職盡責,更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這個支持,不是一句口號,應該是人力、物力、財力、精力、能力、執行力等方面投入。
五、班主任工作室要側重班級建設工作
如果說班主任工作室是“火車頭”,那么每個班級就是一節又一節的車廂,“火車頭”要把每節車廂帶入正常軌道,就要重視班級建設工作。
“不搞一言堂,事事先商量”,這是我對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的簡單總結。作為班主任,不是站在學生對面指揮、命令的長官,而是學生在校學習及其它活動的服務員。簡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關鍵就是服務意識要高于命令意識。
班級是大家的,各項工作也要靠大家齊心協力來達成。這也就是各就其職、各盡其能。完成班級各項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學生的長處和興趣,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潛能,決不能勉為其難。如果班主任主觀臆斷,憑主觀意識來安排班級各項工作,勢必影響學生的情緒,所以,有事和學生先商量,這就是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激發學生。當然,和學生商量之前,班主任要全面而又細致地了解班級需要達成的各項具體工作。
作為班主任,要讓學生對班級各項工作有各自的見解,就必須學生說真話,道實情、干實事。學生也會在班級中找到存在感、、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因為每個學生都會覺得自己在班級是必不可少的,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受。這樣就會讓學生變得積極、樂觀、實干、豁達、好學、主動。長期堅持。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就會形成,班主任工作就會事半功倍。而且,學生就會由被動受管轉變成自主管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少年強則國強”,由此可見,教育培養少年兒童對與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孩子的學習成長、言行舉止渴望得到老師、家長、身邊人的認可,其實這就是社會認同。當然,這種社會認同一定會得到最大化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