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幼兒午睡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節,幼兒期正是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睡得好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對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同時對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午睡要重視質量讓幼兒享受睡眠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幼兒;午睡習慣;培養
睡眠是人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種活動,是人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沒有好的睡眠就沒有好的身體,寶寶睡得好不好不只是家長和老師煩不煩的問題而是決定孩子一生的最重要的問題。《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是幼兒健康的重要目標。那么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午睡習慣呢,我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一、創設豐富有趣的睡前活動
睡前活動對幼兒促進消化,平緩情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動時間較短,這就要求活動內容的選擇以輕松、活潑為主而且運動量不宜過大。睡前過分的運動會引起幼兒興奮和精神緊張反不利于睡眠。我們通常在小朋友們吃完午餐后會帶他們到操場上散散步,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意思是說吃完飯后稍稍活動一下,在躺下休息有利于健康。如果說散步形式是很好的健康方法那么散步中的穿插內容則是教育契機的體現。我們用輕快的兒歌、童謠搭配他們有力的步伐給予他們豐富的節奏感和藝術刺激。
在散步活動的基礎上幼兒有了表達和表現的欲望,我們提供一切可能的機會支持幼兒無阻礙的情感表達。例如:在餐后讓幼兒到圖書角進行簡單的閱讀,或集體閱讀或小組閱讀或結對閱讀也可尊重幼兒的需要讓他們自主閱讀。這樣日積月累他們不但積累了知識更交流了感情。
與幼兒交流中只要是幼兒感興趣得的安全的都可以幫助幼兒成為他們活動的內容。如:幼兒對彩繩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因勢利導引出會跳舞的繩子伴著輕盈的音樂讓繩子隨著手腕抖動讓身體也怕陪著繩子轉圈圈。有型的繩子在音樂的作用下變成了無形的想像。在環境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幼兒享受這著簡單的快樂放松了身心。為接下來的睡眠做好精神準備。
二、做有責任心的志愿者
《綱要》指出:"環境,當然包括寢室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創設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環境"這一教育資源。
在以往的一日生活中老師會事先幫孩子們做好睡前的準備工作。例如:室內布置、拉好窗簾、定時通風、設定溫度等。這些工作給他們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午睡環境。如果我們借助幼兒共同參與管理的教育契機,幼兒不但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老師們的良苦用心,更能體驗和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在我們設計的每日志愿者活動中幼兒輪流查看班內的寢室環境,并與老師進行交流和匯報幼兒總是樂此不疲地行走在寢室的各個角落,幫助老師挖掘出隱藏的危機。例如,我班有個小朋友叫悠悠她不但年齡小而且任性又調皮。她的口袋里經常裝一些小紐扣之類的東西然后偷偷藏起來玩。一天瑤瑤做志愿者的時候仔細地將悠悠藏在枕頭里的小糖果給查了出來。原來這些糖果是悠悠從家里偷偷帶來的,睡覺時偷偷的吃很有意思。雖然她沒有出現什么意外但小朋友中潛藏的危險是不容忽視的。在一個班老師要同時對幾十名幼兒進行指導和幫助是有困難的。
我們提供志愿者活動不僅可以幫助老師把重點落在主要問題上,還可以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的教育過程中來。我們還經常用一些問題來激發孩子們的工作熱情。例如:你們認為今天的志愿者干得如何,好在哪里,你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什么呢,假如是你你還會做些什么,只有帶著問題帶著向往孩子們的管理工作才會成為他們成長的階梯。
三、運用有效的互動策略
1.適時的觀察互動
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蒙臺梭利曾對觀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過精辟的論述:"唯有通過觀察、分析才能正真了解幼兒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采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的成長需要。
在幼兒午睡時我們如果匆忙讓幼兒躺下睡覺往往適得其反,更會忽略和錯過了哪些值得關注的教育素材,因此我們要了解什么情況下需要我們的指導和幫助。對此我們是這樣做的。首先,當孩子們心情大都平緩安靜時,我們會給他們欣賞一段舒緩的音樂或聽一個睡前小故事,適時幫助孩子了解這樣的樂曲帶來的作用,引導孩子學會聆聽獲取知識和對藝術的熏陶以培養孩子對信息的敏感性。其次,當孩子情緒高漲興奮時我們就會鼓勵幼兒進行小評比轉移情緒。例如:每次上過音樂課后孩子們都特別高興臨睡前嘴里還有力地唱著: 我是小海軍。這時我們會讓孩子停下來做一個"木頭人"的小比賽,看誰堅持的時間長很快孩子們都會躺下來一動也不動不一會就睡著了。再次當出現偶發事件時我們便引導幼兒思考和學習。例如:在個別幼兒生病不舒服時,我們組織幼兒展開睡前健康身體的討論讓幼兒感受到睡眠中的注意點發現正確的睡姿對身體的重要性懂得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著涼,但被子不能捂住小臉天氣冷時不可連這毛衣睡覺等。這些給予了孩子們自我服務的機會,培養了他們的自理能力。
2.適度的指導約束
生性活潑,做起事情來往往也會無拘無束。例如:以往孩子們出了寢室門就會大聲講話,出門時門被關的砰砰響,中途下床穿鞋,鞋帶是吱吱的叫,直接影響了其他幼兒的午睡質量。然而安靜的環境是良好午睡的前提。因此,對幼兒的某些行為要給予適度的引導和約束。睡覺前我們會和孩子一起討論細節問題比如:睡眠中有幼兒要叫老師怎么辦,出去小便該怎么辦,有特殊需要怎么辦,在午睡期間我們和孩子以簡單的手勢做交流,避免發出任何聲響。這讓孩子們明確午睡時做任何事要輕。孩子們通過討論、思考和體驗懂得了為人禮儀,提高了自覺遵守紀律和自我管理的意識。
總之,午睡活動在教師充分的設計準備中被賦予更多的教育價值,在老師適宜的互動指導中帶給孩子更多值得思考和發現的寶貴經驗。但愿我們的不斷努力和嘗試能在幼兒心中播下一顆熱愛睡眠,熱愛身體熱愛生活的種子,這是讓他們學會自理,學會生存,學會生活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