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亞翠
摘要:在整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期間,加強并做好學生閱讀方面的教學工作,其不僅能夠改變小學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刻板的印象,調動學生進行閱讀的興致和動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參與閱讀過程中得到鍛煉,提升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鑒于此,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期間,既要求教師改變自身的學科教學思維,從學生的語文閱讀意識的誘發和啟迪入手,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又要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愛好入手,挑選符合當前學生閱讀需要的方法和手段來指導學生的語文閱讀,從而在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踴躍性基礎上,讓學生得到鍛煉,提升自身的語文閱讀本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方法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之中,做好閱讀方面教學工作是關鍵。然而,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期間,還是有不少的問題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師認為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只需要在課堂上閱讀教材上的文章就足夠了,完全沒有必要為學生設計專門的閱讀活動,因此,在學科教學期間,教師往往很少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舉辦一些具體的語文閱讀活動。另一方面,則是學生自身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低下,很難完整且高效的去閱讀一篇文章,其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教師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述和說明,希望能夠為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和建議:
一、變革教學思維,誘發和啟迪學生的語文閱讀意識
對于教師來說,誘發和啟迪學生的語文閱讀意識,是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意識,才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因此,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期間,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學科教學思維,將誘發和啟迪學生的語文閱讀意識滲透到閱讀教學的各個方面。
舉例來說,在對《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的閱讀當中,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并試著在閱讀之后,說一說每一小節寫了什么內容,采用了什么的寫作手法,以此來提高閱讀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利用課堂質疑的方式向學生提出“文章當中哪一個詞說明了船夫駕駛技術優秀的”“文章第二小節寫了什么內容,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等問題,并讓學生利用略讀和細讀的方式從課文當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并以此來實現學生語文閱讀意識的誘發和啟迪。
二、增添閱讀手段,調動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語文閱讀的過程是比較枯燥且無趣的,尤其是教師一直采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對語文閱讀產生了抵觸和排斥心理,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需要教師在繼承原有閱讀教學手段的基礎上,根據學生閱讀的需要,開發更多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和踴躍性的閱讀手段,以此來指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
舉例來說,在對《景陽岡》一課的閱讀當中,為了調動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和踴躍性,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武松打虎”的影視片段,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展開一次具體的話劇表演活動。在此次話劇表演活動當中,教師不僅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化的分組,讓學生通過閱讀全文,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設計此次“武松打虎”的話劇劇本。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分別飾演文章當中的武松、店小二以及老虎等角色展開此次話劇表演活動,從而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
三、進行閱讀訓練,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質量
加強學生閱讀方面的訓練,多為學生組織舉辦一些具體的語文閱讀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實際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因此,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期間,需要教師關注和重視閱讀活動的開展。
舉例來說,在對《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一課的閱讀當中,教師除了帶領學生一同閱讀本篇課文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具體的課文閱讀會活動。在此次課外閱讀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魯濱遜漂流記》其他章節的內容進行閱讀,并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展示,從而讓學生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保證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水準,其有效的滿足了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并對今后小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工作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對此,在整個閱讀教學期間,既要求教師分析和把握語文閱讀教學的客觀規律性,依照學生的閱讀需要來合理的設計并制定閱讀計劃,同時還需要加強學生語文閱讀方面的練習,多組織舉辦一些具體的語文閱讀活動,通過鼓勵和引導學生的積極踴躍參與,從而讓學生在具體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曾紅梅. 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 教育現代化,2018,5(40):383-384.
[2]譚梅,楊葉. 核心素養視閾下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1):21-2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