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要:高中歷史教學是傳授歷史知識的學科,也是培養學生歷史觀念與意識的學科。教師應注重以培養學生歷史知識掌握與歷史學習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活動活躍學生思維能力,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目標。那么如何利用歷史教學,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呢?本文帶著這樣問題的思考,通過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教學探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應用策略
前言:
問題教學是具有雙向性特點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它由教師設計問題,由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效學習與探究;另一方面,由學生經過學習過程,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教師的互動中,解決問題。因此,問題教學法一經問世,并受到廣大教師的推崇,積極應用與教學中。高中歷史學科,借助應用問題教學法,有效提升學生歷史知識儲備能力,鍛造學生思維能力。
一、應用教師提出問題模式,開展問題教學法
高中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教師可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歷史教學中,應用提出問題,學生自主進行問題的解答模式,開展問題教學法的教學活動。學生依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透過自主對教材進行探究,從中找尋問題的答案,進行問題的解答。學生解答后,教師就可依據學生的解答,從中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匯總,分析對錯的原因,進行正確答案的公布,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
如,《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學時,教師教學導入環節,就可進行問題的提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是哪個朝代?是誰在哪一年統一的?而后進入新課環節,繼續進行問題的拋出:我國古代將統治者成為皇帝,是源于什么人?是哪一年開始的?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行教材的閱讀,在解決上述問題的同時,思考“皇帝制的基本特點有哪些?”經過這些問題的梳理,教師引導學生,針對“秦朝中央集權制度開始講解,并以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尋答案:問題1,秦王朝完成統一大業之后,開疆拓土,當時的版圖是什么情況?問題2,秦始皇是如何管理龐大的秦王朝的?問題3,秦始皇制定的官僚機制,這樣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度是怎樣設置的?問題4,郡縣制的產生背景?問題5,秦王朝統一后,如何推行郡縣制的?問題6,西周的分封制與郡縣制有哪些區別?問題7,中央集權制的影響和作用有哪些?學生經過教師這些問題的引導,完成歷史學習目標。
二、應用學生提出質疑模式,開展問題教學法
學生針對教師的講解,提出自己的疑義,以這樣的問題教學方法,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活動,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經過認真聽講,從中發現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繼而提出問題。教師應對學生的這種行為給予鼓勵,并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哪位學生提出的質疑問題多,將獲得神秘禮物的獎勵,以這樣的教學模式,調起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養成認真聽講是講解的習慣。
如,《古希臘民主制度》,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內容的展示與講解,鼓勵學生透過光看視頻資料,聆聽教師的講解,提出自己的質疑,并將問題羅列出來,在教師講解完后,進行問題的提出。教師可提前準備好禮物,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給這些高中階段的學生耳目一新學習新模式,觸動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經過自己不同看法的提出,對問題的思索,歷史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鍛造思維能力,有效達成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的有效性,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展現開展文體教學法的有效性。“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是什么?”“歷史上的奧運會,為什么起源于古希臘,而不是世界的其他地方呢?”“西方民主制度究竟來自于何處?”學生經過認真聆聽提出的問題,教師給予鼓勵性獎勵之后,針對這些問題逐一解答,有效達成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目標。
三、應用師生互動問題模式,開展問題教學法
應用師生互動模式的一問一答模式,開展問題教學法的應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經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回答,學生經過回答之后,再提出不理解的問題,以這樣一問一答的形式,形成有效的互動場景,高效率提升歷史教學效率的提高,鍛造學生敢于提問的能力,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針對需要這種模式開展的教學內容的梳理,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
如,《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學時,教師就可提出問題:
教師:鳳陽花鼓非常有名,但讓鳳陽出名的原因還有一個,那里出了一個朱皇帝,大家知道這位朱皇帝是誰么?
學生:朱元璋。
學生:老師,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安徽鳳陽這個地方沒有出現大富大貴,反倒是十年九荒,什么原因呢?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研究研究朱元璋是怎樣的一位皇帝?他采取了什么樣的政權措施,最后解決大家剛才的疑慮與問題。
教師:假如你是一位普通的明清時期的官員,你敢于在公共場所發表自己對史證的看法么?
學生:不敢。
教師:哪位同學可以講講你對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的看法?假如你去參加科舉考試,你敢發表自己的看法么?清朝的時候,老百姓自由進行出海貿易么?會自主創業么?
學生經過與教師的互動式學習,學習興致被提升上來,則可有效強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總結:
總之,高中歷史教學,作為傳授歷史知識的學科,教師應注重以培養學生歷史能力為目標,利用歷史教學,培養學生有效思維能力。并通過問題教學法的雙向性特點,借助師生間互動解決問題,完成歷史教學目標。因此,高中歷史學科,教師應依托應用問題教學法,提升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提高歷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展示問題教學法應用成效。
參考文獻:
[1]周正杰.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3(05):180-182.
[2]王藝諾,高志超.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