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燕
摘要:寫作是語文學科重難點內容,對學生學習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需要教師加以重視。在農村初中階段,教師要有目的性的指導學生如何積累寫作素材,使其能有更多新穎的思路,從而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與質量。本文針對有效指導農村初中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出幾點有效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寫作素材;積累策略
前言:
寫作是語文學科教學中一項重要部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與質量對其日后學習與發展有很好的助力作用。因此,在農村初中階段,教師應積極改變學生寫作難這一現狀,從不同方面著手,有效指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以豐富初中生的知識儲備,使其能利用素材寫出更優質的作文。同時促使初中生語文綜合能力與文學素養得以提升,突顯語文學科高效的教學效果。
一、立足生活,善于發現更多的美
寫作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而生活中的一切皆可成為寫作素材,但多數學生往往覺得寫作很難,甚至缺乏可寫的內容,原因在于他們并未留心觀察過所熟悉的生活。因此,在農村初中階段,語文寫作教學開展過程,教師應指導初中生立足生活,仔細認真去觀察,善于發現更多的美。唯有如此,初中生才能從細微之處獲取豐富的素材,以便運用于后續的寫作中。同時要讓初中生在觀察過程中動腦思考,勤于動筆做好記錄,將重要的信息與靈感保存下來,這樣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例如,在學習教材中《濟南的冬天》一課,教師可以用此篇課文做演示,讓初中生通過內容中景物的描寫,充分了解作者是經過對生活的仔細觀察,才能寫出如此生動、形象的文章。那么教師就要指導初中生立足于實際生活,仔細去觀察細微之處,善于發現更多的美,從而獲取豐富寫作素材。比如教師可讓初中生觀察目前季節中的景色,并積極思考,將獲取的信息記錄下來,在整理后寫出一篇作文。如此一來,不但能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與質量,寫出的作文也會更加優質且精彩,同時初中生語文綜合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升,突顯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博覽群書,獲取更多優秀內容
在農村初中語文學科中,寫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必須不斷強化寫作水平與質量,有利于日后更好的學習與發展。然而目前初中生對于寫作往往有較大的排斥情緒,寫出的作文枯燥乏味,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寫作素材。那么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鼓勵初中生多閱讀,但僅靠教材上有限的內容還遠遠不夠,應讓初中生向外拓展延伸。可立足于教材,也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課外書藉,而教師要指導初中生在閱讀時如何獲取更多優秀內容,積累大量素材,并將其用于寫作中,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習教材中《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三顧茅廬》這類課文后,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由原著節選而來,那么教師就可以立足教材,讓初中生拓展閱讀整本書。同時教材中又推薦了諸多世界名著,如《傅雷家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等,也可以讓初中生根據自身喜好自由選擇課外書藉。教師要指導他們在閱讀的同時摘秒佳句與經典段落,寫出自己的讀后感,如此大量閱讀各類書藉,能獲取更多優秀的內容作為寫作素材,豐富知識視野,初中生的寫作水平與質量自然會大幅度提升,從而顯著提高其語文綜合能力及文學素養,突顯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三、多元形式,獲取更多豐富資源
寫作素材的獲取途徑除了生活、閱讀,還應更加多元化,以獲取更多豐富資源。因此,在農村初中階段,由于寫作是語文學科中不可或缺的重點內容,教師應改變初中生寫作難的現狀,指導他們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去積累寫作素材。比如利用報紙、雜志、影視、互聯網等,讓初中生將獲取的內容進行整理,做成筆記或簡報,或寫出當時的心得與感想。長此以往,就能積累大量豐富的素材,在后續寫作時也會有更多新穎的思路,寫作水平與質量自然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也能促使初中生全面發展。
例如,初中階段的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為了幫助他們強化寫作水平與質量,可用更加多元化的形式獲取豐富的資源,再轉化為寫作素材。比如報紙、雜志、影視及互聯網等,就以互聯網為例,其本身獨有的優勢能為初中生寫作提供更多信息與素材,如:圖片、視頻、資料、新聞等,不但能讓初中生極為感興趣,還能豐富寫作內容與思路,大大提高了初中生寫作水平與質量,寫出的作文也會質量更高。同時可讓初中生掌握更多知識,開闊其視野,確保初中生能在全面發展的情況下實現不斷進步,讓教師的教學有效性更高。
總結:
在農村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教學重點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寫作,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與質量,教師應從多方入手,可立足生活、利用網絡、拓展閱讀等方式,指導初中生積累寫作素材。使其能儲備更多知識,開闊視野,獲取更多新穎的寫作思路,避免初中生無詞可用、無話可寫的現狀,使其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實現教師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雪.淺談初中生作文素材積累[J].當代教研論叢,2017(01):41.
[2]李莉莉.有效拓展農村初中學生寫作素材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