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潔 聶虹



關鍵詞:增強現實技術 校園文創 高校紀念卡設計 感官體驗 設計方法
引言
在如今文創產品設計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下,作為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重要分支,許多高校開始設計體現其校園文化的文創產品,將抽象的文化賦予在具體的產品上,提高文創產品價值的同時,也給產品帶來更多的內涵意義[1]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創可持續發展,各大高校將增強現實技術應用在錄取通知書、校園地圖等產品上,逐漸代替傳統扁平的信息方式,將立體的信息傳達方式融入用戶生活,因此導致圖像轉向與傳播方式的變化,基本上達到將虛擬現實技術帶入校園文創領域的初試探。將基于增強現實技術融入高校紀念卡的設計中,一方面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突出大學的育人功能,注重對高校文化的凝練,提高校園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另一方面也為校園文創產品設計開辟更多發展思路,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指導。
一、增強現實技術概述
(一)增強現實的概念。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于1990年由波音公司的研究員Tom Caudell提出,這種技術是讓虛擬物象和真實世界融合到一起,進而投射或投影到其他裝置和介質上的交互影像[2] 。這種技術能在設備上套嵌一個虛擬的屏幕,通過屏幕把畫面套嵌到現實中,在原有的現實世界中難以感知和體驗的信息可以在某個空間被模仿和疊加,并且可以被人的器官感知,從而能得到夠超越現實的體驗。增強現實目前應用的平臺大體可分為移動設備、智能眼鏡、游戲主機等,也有ARKit、ARCore、Unity等軟件開發套件。
(二)增強現實技術的功能特性。
1.三維注冊:三維注冊技術分為跟蹤與注冊兩部分。跟蹤是系統通過識別目標物體位置的變化,將此變化反映給計算機,從而在真實場景中來獲取傳感器的位置,并根據用戶現實視角建立新的空間坐標系,再將虛擬場景以新的坐標系為標準,定位真實環境中的準確位置;注冊是通過跟蹤、將準備好的虛擬內容輸入定位到準確的真實環境中。
2.虛實結合:虛實結合能夠將開發者設置的虛擬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網站鏈接、三維模型、三維動畫、全景信息等,通過計算機疊加到觀者所在的真實世界中,依靠計算機技術構建出與物理世界的結合,讓現實世界和虛擬對象融為一體。同時增強現實構建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時間同步,更好地增強觀者體驗效果。這種虛實結合的特點能夠讓觀者對虛實環境降低辨識度,使設計更具沉浸感。
3.實時交互:實時交互是通過手勢、語音、按鈕等交互方式,提供人與虛擬增強世界的實時交流反饋,讓觀眾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甚至是共同創造的身份演變。不僅能加強作品的互動性與記憶度,更能提升信息傳遞的深度與廣度。
(三)增強現實技術的交互方案。主要通過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進行圖像的掃描,進入交互環境,可使用多種交互方式進行交互,如語音識別、手勢和人體姿態等,最終進入反饋界面。有以下幾種常見的交互方式。
1.基本命令式交互:這是最常見的交互方式。通過指定動作,如點擊、拖動、長按等,計算機可以獲得手在空間中的具體位置信息,反饋給系統,觸發相關指令。
2.雙手交互:雙手交互的出發點是充分利用人在現實生活中習得的勞動技能和操作技巧,提高交互的自然性[3] 。雙手交互通過將用戶日常操作習慣直接應用于虛擬環境中,從而有效降低用戶在虛擬環境時的認知難度。
3.多通道交互:人體本身具有很多感官通道,這些感官通道都可以被增強現實技術利用從而進行交互,例如身體姿態、瞳孔捕捉甚至腦電波都可以作為交互途徑。
二、增強現實技術融入高校紀念卡設計優勢
(一)智能人機交互拉近距離
增強現實技術以其多種元素、符號和友好的交互式設計對數字化內容加以呈現,表達,具備較強的交互性和沉浸性。運用增強現實技術的設計改變了交互的形式,更加具體生動,這樣的形式增強了高校紀念卡的互動性,能更好地拉近與用戶的距離,提升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
(二)提升數字可視化表現
將增強現實技術與高校紀念卡相結合,一方面將虛擬數字信息與平面視覺內容相疊加,增強產品所傳達的信息量與真實的質感;另一方面,利用數字化技術,使要闡釋的內容更加視覺化,形象化。其信息的呈現模式已從傳統的平面打印擴展到數字三維,從靜態的單向傳輸擴展到動態的交互體驗,更充分地傳達信息,更利于受眾理解。
(三)增加記憶點提升記憶度
傳統的高校紀念卡一般只通過視覺渠道來識別,產生初步印象。在設計中融入增強現實技術,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渠道,形成用戶與產品的交互。除了視覺渠道形成初步印象外,觸覺、聽覺等渠道形成了文化創意產品的互動部分,通過互動操作形成對產品的深層認知,這種用戶的自主認知行為可以進一步加深記憶。增強現實技術的融入,不僅能用不斷產生感官刺激的形式,還能吸引用戶的積極理解和參與。
三、增強現實技術融入高校紀念卡設計框架與要點
增強現實技術融入高校紀念卡設計框架與要點如圖1。
(一)文化識別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層面有更高的追求,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應追求更深層次的文化精神。高校紀念卡作為校園文創的重要分支,一方面其設計來源為校園獨特的環境資源、人文資源,是高校文化的物化體現。另一方面,校園紀念卡具備其他紀念卡不具備的文化價值與獨特意義,通過典型性的文化符號傳遞校園文化精神。
(二)個性表達
不同高校的文創產品用戶群體不同,個性化表達是高校紀念卡設計的關鍵因素。各大高校都有其代表性的校園文化符號,例如建筑、景觀小品、特色活動等。這些校園文化符號中承載著歷史沉淀、人文情懷、情感寄托。要符合不同群體用戶的需求,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對代表性的校園文化符號進行再設計。以抽象符號、圖像色彩和工藝等形式,將文化符號要素進行綜合信息處理[4] 。在后期也需密切關注用戶群體的喜好和需求,及時進行設計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