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鵬
摘要:通過對消防職業訓練運動損傷現狀進行調查,總結相關預防措施,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實地考察法對我消防中隊40名消防員職業訓練運動損傷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消防員損傷發生率達到了92.5%,其中30%消防員經常受傷,而運動損傷主要部位集中在機體的四肢和軀干部。消防專業訓練是導致消防員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而運動損傷類以肌肉勞損、關節損傷、韌帶損傷為主。調查可見,大部分消防員對于運動損傷及相關預防措施并不十分了解,消防職業訓練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應注重預防措施和科學訓練,定期對運動損傷防治知識進行科普,綜合提高消防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關鍵詞:消防員;運動損傷;預防;職業訓練
消防員作為國家應急救援主體,不僅需要時刻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還肩負著消防安全監管的責任,對于保護地方經濟建設和維護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1]。隨著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頒布,消防職能進一步拓展,消防員任務量也隨之明顯增加,而其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在日常訓練和任務中,難免會出現運動損傷情況,如不得到重視,極易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影響機體功能[2]。本文將通過對我中隊40名消防員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相關預防措施進行總結研究。
一、材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抽取我中隊消防員4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年齡在20~31歲,平均年齡為24.36±1.67歲,平均入伍年限為3.39±0.95年。
(二)方法
1.問卷調查法
采用自制的《消防員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問卷》,對消防員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消防員個人基本情況、訓練基本情況、損傷主要原因、運動損傷預防和處理情況等四個大項目46個小項目。
2.實地考察法
對我消防中隊培訓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內容包括訓練場地、日常訓練設施及設備、訓練方式等內容,收集相關調研資料。
(三)統計處理
采用SPSS20.0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數據以率(%)表示,對比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運動損傷發生情況
通過調查可見,消防員損傷發生率達到了92.5%,其中經常受傷比例達到30%,偶爾受傷比例為62.5%,僅有7.5%的消防員未發生過運動損傷,可見大部分消防員在訓練過程中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傷害。
(二)運動損傷發生部位
消防員運動損傷主要部位集中在機體的四肢和軀干部,損傷最少的是頭部,占比為5.41%。軀干部位損傷中,以腰部損傷所占比例最高,為64.86%,其次為腹部和肩背部,分別為32.43%和16.22%,其他部位合計占21.62%。而四肢損傷則以下肢損傷占比最高,損傷比例達到72.97%,而存在上肢損傷消防員比例達到62.16%。這可能與消防員執行任務動作和訓練內容有關,進而導致肢體受損發生率增高。
(三)損傷發生項目
消防員日常訓練包括體能訓練、消防基本業務訓練以及消防專業訓練等項目,通過調查發現,由于消防專業訓練導致運動受傷消防員比例最高,為75.68%(28/37),其次為體能訓練,比例為70.27%(26/37),然后為消防基本業務訓練,占比為62.16%(23/37)。
(四)運動損傷類型
調查可見,消防員常見運動損傷類型加多,但占比最高的為肌肉勞損、關節損傷、韌帶損傷,占比分別為72.97%、62.16%和51.35%,其次為扭傷、挫傷、骨折和切傷,發生率分別為21.62%、13.51%和10.81%、10.81%,其他損傷發生率18.92%。這主要與消防員日常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有關。
(五)運動損傷預防及處理
通過調查發現,約有20%(8/40)消防員不了解運動損傷具體情況和預防、處理措施,一般了解的消防員為83.78%(31/40),僅有1名消防員對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非常了解,占比為2.5%。
三、討論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我中隊消防員對于運動損傷以及預防相關措施認知較低,進而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率居高不下,為了有效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3],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對運動損傷防治知識的科普
對消防職業訓練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的情況,應注重預防措施和科學訓練,定期對運動損傷防治知識進行科普,綜合提高消防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4]。有效的運動保護是預防消防員運動損傷的關鍵措施,但對于消防員的運動損傷問題,不僅僅是消防員、教練員、隊醫三者單方面能夠解決的,其需要三方形成一個醫護監督體系,共同協作解決問題。這樣,隊醫就能夠參與到消防員的訓練中,定期給予消防員健康培訓,提高其對運動損傷的認知。同時還能通過定期體檢及時了解到消防員的身體機能變化情況,做到小傷必醫,隨傷隨醫,以免損傷加重。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消防員普遍存在著運動損傷預防和處理專業知識了解不足的情況,無法正確對自身的損傷情況進行合理評估,進而極易耽誤治療,從而導致傷病進一步嚴重,最終可能造成終身病痛。根據損傷發生重復源來看,已經發生過損傷的消防員,在隨后訓練和工作中較未發生過損傷的消防員更加容易出現充分損傷。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如果之前存在損傷先例的消防員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狀況,應及時引起重視,這些不良狀況都可能是重復損傷發生的先兆。如果是發生在訓練過程中,應及時停止訓練,適當休息或者是在隊醫指導下及時進行治療,以免延誤最佳防治時機。
(二)增強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指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靈敏度等基本人體運動能力,也是消防員運動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員日常訓練或者救援所需要的力量、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都需要消防員消耗較高的能量代謝,因此身體素質是消防員體能訓練的重要內容,能夠直接影響消防員運動表現。提高消防員身體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提高體能訓練來增強消防員身體素質;②確保日常健康合理的營養供應。
(三)重視心理情緒的調節
有研究發現,消防員出現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與心理壓力過大有關,其在高強度訓練和高壓演習過程中難以有效掌握運動項目的技術,出現心理性疲憊。因此在加強消防員身體素質培養的同時,要重視心理干預工作,避免消防員由于心理壓力過大難以在訓練過程中集中注意力而出現運動損傷。
四、結語
消防員在開展職業訓練時各類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訓練過程中應注重預防措施和科學訓練,定期對運動損傷防治知識進行科普,綜合提高消防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劉瑾洲.武警消防部隊基層官兵體能訓練手段實施效果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7.
[2]邢聰,吳瑛,項賢林,等.近十年來運動損傷領域研究前沿及發展趨勢之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05):21-26,38.
[3]張宏俊.我國優秀蹦床運動員脊柱腰段運動損傷調查及致傷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5.
[4]宋軍,吳建強.高校學生運動損傷中的教學保護和自我保護調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01):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