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添 王欣欣 梁心雨 鄧冬梅 葉卓盈 羅丹
摘 要:年例作為湛江地區極具特色的民俗節日,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兼備。為了使年例得到更好的開發和獲得更高的知名度,本文以年例文化旅游村為主要模式,將形式多樣、無固定舉辦日期的各種年例要素整合在一起,以期能使年例文化表現更加規范,助力“一帶一路”節點上湛江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非物質文化遺產;湛江年例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專項資金“‘一帶一路背景下‘非遺傳承探析——以湛江年例為例”(pdjh2020b0657)。
年例,是湛江富有特色的一張文化名片。但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年例”文化在傳承和發展中面臨著文化精髓的歪曲和丟失,使得年例無法與現代文化產業進行發展融合,也難以成為湛江旅游業發展中的一個元素。筆者根據實地調查,發現年例文化在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年例文化宣傳力度不大、缺少發展模式以及缺乏合理的資金規劃等。
(一)年例文化面臨斷層問題
年例,是粵西地區獨特的傳統節日,是孕育粵西地區傳統漢族民間藝術的沃土,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但是現在它在文化傳承方面正面臨著困境。由于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年例”文化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被許多群眾加以扭曲改造,造成年例的傳承中出現了節日道具復雜而工藝傳承斷層的問題,進而導致其整體文化在傳承中出現斷層問題。
調查小組經過文獻查閱,發現村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不夠,無法普及大眾,村民過年例的意識日漸薄弱。經過實地調研,筆者發現村內缺乏資料室,村民無法借助資料獲得對年例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信息。再加上往年來政府對年例不夠重視,年例沒有得到足夠的政策支持,年例發展也大多依靠民間甚至私人支持,年例未能得到規范化發展,傳播力度較小。種種原因使得湛江地區人民出現忽略年例活動的現狀,很少參與年例活動。另外,政府宣傳與民間宣傳的較少,也使得湛江地區以外的人民對年例了解不多,不利于年例文化向外發展。
(二)年例文化缺少運營模式
嶺南古老的祭祀儀式孕育了年例文化,其源遠流長,雖有歷史,但乏記載。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以鄉村為單位,各村村民捐資共同籌辦。慶祝年例的儀式傳承多為口口相傳,其目的是與神明溝通,寄托人們美好的祝愿。年例的各項活動能夠產生經濟效益,且部分項目不乏藝術性,但卻存在著諸如缺乏固定的模式和流程、無明確發展方向和系統的發展規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年例的一些特色項目隨人們記憶的淡忘而消失在歷史中。
同時,由于年例沒有統一的舉辦形式和標準,年例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使年例舉辦地點、時間和規模都會存在差異,如舉辦的范圍、以何種形式慶祝、邀請參加的人數,還有所呈現的氣勢等。而在舉辦年例過程中,“吃年例”這一人數規模較大的活動會吸引鄰村的村民一同前往,也會導致浪費現象發生[1]。
再者,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團隊,許多民俗節目的傳承正在面臨著斷層的危險。以年例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雷劇為例,其項目傳承代表人曾成老先生說“現在的雷劇繼承人青黃不接,而且他們這一輩的傳承人年事已高且為數不多,對于雷劇的傳承與發展實為難題”[2]。除了雷劇之外,其他的難度較高、對技巧有一定要求的文化項目的傳承與發展,如穿令箭、飄色等,同樣面臨著一大矛盾。那便是年例文化傳承需要培育大量的新鮮血液和人才培育的困難性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系統專業的運營團隊,二是年例難以承受市場經濟沖擊和現代流行文化影響,加上年例文化的傳承培養周期長、專業要求高但經濟收入較低等現實因素,老輩傳承人挑選接班人存在很多局限性。
由于沒有固定的舉辦地址、規范的舉辦標準以及專業的管理,使得年例的發展仍然停留在從古流傳至今、以宗族認同為核心的模式,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許多項目也因發展停滯,逐漸消失。
(三)年例文化融資渠道較少
根據研究小組當地走訪調查發現,目前年例舉辦規模基本以家庭為單位舉辦宴席,村落為單位舉辦祭祀、游神等民俗活動。宴席的資金一般都是每家每戶自行支出。村子里的游行、飄色等民俗文化活動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村民自行籌集資金、村委會名下的公家產業收入、附近房產商贊助等途徑。年例文化融資渠道較少,不利于年例文化旅游村的規?;ㄔO。
(一)“互聯網+”助力宣傳
為了讓年例文化走出去,年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可借助一帶一路的政策以及新時代網絡媒體的資源,采用線上加線下的宣傳方式,使年例擴大在湛江地區乃至全國、全世界的影響力。
“互聯網+”宣傳策略針對中國傳統民俗愛好者以及湛江當地居民,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推廣方式,能推動年例文化村知名度的提升,獲取高曝光度,進一步實現流量的變現。
其中政府宣傳作為主流的宣傳方式,起到權威保證的作用。為了更加貼近目標群體,年例文化村將通過運營新媒體進一步提高自身曝光度和品牌影響力,從而使年例文化成為湛江旅游一張強有力的名片。而戶外廣告以湛江市中心為圓心,不斷向四周輻射影響力,短時間內打開市場,讓品牌迅速成為當地居民心中的“網紅景點”。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借助合作商的渠道來宣傳自己的旅游產品。再掀跨界合作新熱潮,使得關注規模進一步提升;賦能Z時代的圈層營銷,使得年例文化村的網絡輻射面更加廣泛。
(二)推出集錦薈萃式發展
年例是一種粵西地區特有的民俗節日,無特定日期,形式多樣。故年例文化村使用的建設模式為——集錦薈萃式,將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個景區內表現出來。
筆者收集了湛江地區與年例有關的、典型的項目,進行篩選,最后凝聚在年例文化旅游村中,使得年例文化得以完整表現和傳承。
年例文化旅游村的運營模式一定程度上參照了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的運營模式。經實踐證明,在借鑒先前運營模式的過程中,要發揮可取之處,同時結合“一帶一路”“非遺”的政策,保留年例文化最原始的特色。
年例文化旅游村地址可設在湛江市赤坎區康強路百姓村附近。在項目展開調研中,本團隊對實地進行考察,發現當地仍有待開發的空地,可用于年例文化村的建設。在訪談過程中,筆者發現當地基層組織以及政府對年例文化同樣支持。在百姓村附近選址有以下優勢:①位于城區附近,交通方便,可以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②面積開闊,可便于項目的開展;③當地人力資源豐富。
年例文化旅游村的打造包含飲食、民俗表演、文創產品三大版塊,每一版塊的設定都旨在還原年例的節日氣氛,吸引各地的游客,從而帶動湛江旅游業和民俗文化的發展。
1.打造年例文化飲食區
飲食區主要以年例中的百雞宴為主。在湛江地區,傳統年例的菜式有烤乳豬、白切雞、海鮮、當季蔬菜等。輔之以湛江當地特色小吃,如簸箕炊、竹卷粉等,打造“年例文化美食一條街”,集湛江地區特色小吃于一體,吸引流量,進一步提高年例文化旅游村知名度。
在對湛江年例實地調研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無論對當地居民還是外地游客,飲食的吸引力最高,飲食可作為年例文化旅游村發展的重點。
2.注重傳統民俗文化表演區
飄色、雷劇和穿令箭是年例文化中極具特色的部分,可作為年例文化的一個外在體現代表。同時,若這些活動通過人為的聯系將其和現有的流行趨勢結合起來,將成為年例文化傳承的一個突破點。
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于一體的傳統民俗藝術,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飄色上的人物形式多變,可以和不同時代、書籍甚至現代影視中的人物形象相結合,從而能吸引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年例文化旅游村可以以主題季的形式與現代熱點相結合,既保證了傳統手藝的傳承,又能獲得更多的關注。
雷劇是中國廣東雷州半島地方戲劇,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的對歌唱詞囊括了口頭文學、天文地理、風土民情等內容。在長年的積淀下,雷劇越來越受關注,也擁有大量的流量。在年例文化旅游村中,雷劇表演將會朝著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統一的培訓也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創新。
而穿令箭又稱穿腮,是元宵節期間,廣東湛江各地鄉村巡游表演的一項傳統民俗絕技。令箭拔出,表演者的臉看不見洞口和流血的痕跡,令人驚嘆,具有驚險、神秘色彩。
3.年例文創產品
年例文化可以與飲食文化相結合。湛江年例的“餐桌文化”較濃厚,調查的數據顯示,年例中的宴席更受游客青睞。因此,相關部門可以抓住這個吸引點,參考故宮文創將年例里面的一些民俗畫面印在餐具上,讓人們能在“餐桌上”了解到湛江年例文化豐富的傳統特色[3]。
同時,年例文化可以與旅游紀念品相融合。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插畫方式,設計《湛江年例》禮盒也是傳播湛江年例文化的較好的方式之一。它以插畫繪出湛江年例的一整個流程,能讓游客更加直觀地感受湛江年例文化。同時,還可專門為孩子設計與之相關的玩具,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傳遞湛江年例傳統文化。此外,還可專門設計相關主題文具。
而在傳統的博物館管理中,博物館更多地被單純視為是存貯文物及歷史信息資料的現實平臺,承擔著相應的教育和文化傳播等功能[4]。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體驗館“讓年例活了起來”,正是響應了“讓文物活起來”的號召[5]。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游客得以體驗年例文化中極具湛江特色的舞龍、舞獅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加深對湛江年例這一傳統文化的了解。
(三)開拓更多的融資渠道
1.本地財政撥款
當前,湛江市正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這也要求湛江要加大公共文化投入,打造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在年例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建設過程中,本地政府的支持與引導非常關鍵。在年例文化旅游村的融資方面,此項目可以作為湛江市公共文化設施項目,積極爭取湛江本地財政撥款。同時,年例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除了可以向湛江本地政府請求財政撥款外,還可以向上級爭取財政撥款資金。
2.債務性融資
商業銀行貸款是年例文化旅游村項目的重要融資途徑之一。為了刺激全民加入創業行動中,促進就業,國家對于中小企業貸款方面有許多優惠政策。年例文化旅游村項目可以由金融機構放款,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政府補貼擔保費。因此,年例文化村項目即使在抵押物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獲得銀行貸款支持。除了擔保優惠之外,在商業銀行貸款上,年例文化旅游村建設項目可享有利率優惠、降低貸款門檻、加快貸款速度等多方優惠政策。
3.項目融資
項目融資是年例文化旅游村項目的重要融資手段,年例旅游文化村項目可以以其發展文化產業的名義籌集一年期以上的資金,以項目運營收入承擔債務償還債務的融資形式。年例文化旅游村的項目融資建議采取此形式:PPP融資模式。
PPP融資模式是近幾年來國外發展很快的一種民資介入公共投資的模式。在PPP融資模式下,從公共事業的需求出發,利用民用資源產業化優勢,湛江政府與民營企業雙方合作,共同開發、投資建設年例文化旅游村,并共同維護運營年例文化旅游村,即湛江政府或地方政府與民營經濟在公共領域形成合作伙伴關系。通過這種合作方式,政府和民營企業可以達到合作雙贏的結果。同時政府通過給予民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有效運營。一方面,雙方可以形成互利共贏的長期目標。另一方面建設年例文化旅游村不僅為打造湛江“一帶一路”背景下海上城市的特色名片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同時還響應了國家政策,實現文旅融合,既能有效地解決湛江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稀缺的問題,又能豐富年例文化的內涵,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出貢獻,實現特色年例文化的現代繼承與發展。
[1] 鐘銀鳳,陳嘉琪.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對傳統民俗文化發展的思考和探索:以湛江年例為例[J].智庫時代,2020(1):17-19.
[2] 黃思杰,余偉鵬,陳笑梅,等.淺議湛江“年例”的傳承與發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2-3.
[3] 黃艷玲.“旅游+”時代背景下旅游文創產品的系列化開發研究:以福建東山為例[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12):37-40.
[4] 牛叢薈.淺析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實踐路徑[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7):148-149.
[5] 易軍.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館文創共享平臺創新:以博物館參觀護照為例[J].長江文明,2020(4):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