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改變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獲得全面充分的表現和發展。“探究性學習”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雖然我們已經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誤區和困惑,分析初中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誤區,尋找糾正策略將有助于科學研究性學習的深入進行,有效體現其教育價值和功能。
【關鍵詞】 初中科學?探究性學習?困惑?對策
一、前言
筆者所在的岙環中學雖然是溫嶺市城南鎮的一所鄉村學校,學生素質、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探究性學習”之風已經深入每位教師的心,廣大教師也在用行動積極參與到其中,去感受教育改革帶來的成果。本人作為一線教師當然也積極響應,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探究性學習”,然而,經過好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大多教師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形式化的探究性教學模式甚至還給教學帶來了很多問題。
二、探究性學習帶來的困惑
1、畏首畏尾,紙上談兵
實行“探究性學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但真正實行起來時“探究性學習”大多只停留在言說的層面上。因為在對待“探究”的問題上,我們可能會這樣的疑問:有必要讓學生去探究和發現嗎?即使有必要可哪里有那么多時間讓學生去探究呢?而且一旦探究的時間多了練習的時間就少了,學生的學業成績下降了怎么辦?所以,很多教師依舊采取已經習慣了的教學行為與方式,而更多的是把“探究性學習”放在嘴上說說罷了。
2、生搬硬套,追求形式
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把探究性學習當作一種課堂新理念去處理,教學中只追求形式上的探究,而沒有實在的探究過程,甚至不管什么樣的內容都拿來探究。如先確立要探究的問題;再讓小組合作探究;最后交流探究結果。這就使原本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變得機械死板,限制了師生創造性的發揮,使課堂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3、用心良苦,收效甚微
當然我們也看到許多教師已經體會到“探究性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很有價值,也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找到很多方法,但還是會遇到這樣的一些情況,比如,我們讓學生在課前先“主動”預習教材,上課時讓學生自主“猜想”和“探索”可能存在的結論。但是由于教材演繹知識的呈現方式,結果卻往往使學生被動接受現成的結論,要不學生就是在已經知道結論的前提下進行探究,或者是假探究、甚至直接運用結論不進行探究了。還有等等的諸多問題導致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是為了探究而探究,使探究流于表面的形式。
三、做好探究性學習的對策
可見,在當前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就象是一把雙刃劍,但如何真正的用好它,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經驗,使探究性學習沿著健康的軌道前進。以下是筆者通過借助各門學科的理論啟示,透視實踐過程中的偏差,總結出一下幾方面的對策:
1、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我們教師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師為主”的理念,要樹立以學生為本、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深入開展探究性學習,由于“探究性學習”大量地依賴教材,學習內容也不僅僅是教科書。要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必須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自己從知識的權威改變到平等參與學生的探究,從知識的傳遞者改變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
2、巧撥妙引,優化探究方式
古人云:“為學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探究性學習更需要學生的質疑,但學生對于主動發現、提出問題,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為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到逐步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給予必要的引導、幫助。剛開始,也可以由教師直接提出探究學習的問題,和學生一起進行探究,在這過程中,積極教給學生學會提問的技能,引導學生學會從相關事物中找差異性、不相關事物中找相關性。比如,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設問、在飽含豐富智力因素與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識處設問、在同組同學認識矛盾的焦點處設問、在科學實驗方法的運用上設問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方法。
3、積極評價,促進學習持續性
同時我覺得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解放學生的心、腦、手、眼,釋放他們的各種潛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思考,并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知識不斷的深化和發展乃至創新。?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嘗到探究的成果,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和愉悅。更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探究、創作的欲望,逐步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在探究實踐中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探究性學習獲得實效。
四、小結
由于探究性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課程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是對教師課堂調控能力的考驗,同時教師的備課與上課也是自身學習、探索和提升的過程。因此,老師應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之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是為了適應當前中學課程改革中產生的研究性課程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初中自然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2] 程志榮《研究性學習探索與思考》《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1.4
溫嶺市第七中學?陳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