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難度相對偏高。很多學生會由于基礎不同或能力不同,而在物理學習中呈現出較大的差距。如若教師采取統一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指導,極容易導致學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為有效調節這一問題,教師可巧妙地在物理課堂上引入分層次教學手段,對學生群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訴求。
關鍵詞:高中物理;分層次教學;教學策略
前言:自新高考改革任務推進以來,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便不斷產生。高中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調節好學分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比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落實因材施教、以人為本教學思想的背景下,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物理都是一門難度較高的學科。為了有效調節學生產生的緊張情緒或學習壓力,為縮短學生彼此之間的距離,教師可在物理課堂上引入分層次教學法。
一、學生分層
在利用分層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物理實習活動之前,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形成全面了解,并以此為前提,合理的劃分學生的層次。只有把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基礎,教師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對課堂進行劃分,才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訴求。
首先,教師可根據日常學生的表現情況以及一些隨堂測驗或者考試來判斷學生的基本情況,按照學生的綜合狀態將其劃分成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次的學生大多成績優異,物理學習能力、學習思維較強,且對物理學習有較高的興趣;B層次的學生成績處于中等,學習能力一般,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大部分任務;C層次的學生大多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也相對較為薄弱。在劃分學生層次時,一定要注意進行全面性的綜合考慮,不能只考慮學生的成績,或者只考慮學生的能力,而是要將各種要素融合到一起,以保證學生小組劃分的合理性[1]。劃分為學生所處層次后,教師也要注意調節好學生的心態,防止學生產生錯誤的思想。當學生在歷經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教師需要重新劃分學生層次,以動態性的分層次教學手段不斷的對學生形成積極引導,提高其能力。
(八)目標分層
劃分好學生層次后,教師需要根據處于同一層次學生的能力以及教學內容,合理的設計教學目標。如若教師仍采取統一的教學目標對學生實施教育指導,那么分層次教學法的意義便蕩然無存。在劃分教學目標時,教師可分別站在長期目標及階段性目標的角度上,推進該項工作。長期目標指的是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處于ABC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應該呈現出怎樣的進度,達到怎樣的發展狀態;階段性目標指的是教師需要將物理教學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促使學生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夠有所收獲,有所進步[2]。長期目標與階段性目標設定完畢后,教師就需要考慮教學內容,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課時性的目標,在每堂課上學生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標準,以更加細化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自我定位,并找準發展方向。例如處于C層次的學生,主要目標應該為提高其學習興趣,逐步的夯實學生的物理基礎;對于B層次的學生,要求其能夠完成布置的教學任務,能夠掌握本堂課所講授的知識,能夠應用并理解一些物理定理、物理公式;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需將教學目標的設定重點放在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及創新能力的發展方面,要求學生利用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嘗試性解決一些生活化的問題。或者要求學生自發設計一些物理實驗來體現物理原理,在不同目標的驅動下,促使學生進步發展。
三、教學分層
教學分層主要指的是教學方式的分層。在傳統的高中課堂上,大多數教師習慣性的應用填鴨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對于B層C層的學生來說比較枯燥,無法使之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而對于A層的學生來說,這種方法對其并不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教師還需要對授課的方法以及學生的引導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對于C層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對于B層或A層的學生,可采取任務導學法或小組合作法。以探究感應電流產生條件這一實驗為例,對于C層的學生教師可提前利用信息技術制作一段微課,在課堂上輔助學生基于微課中的內容探索實驗信息,以直觀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理解;而對于B層學生,教師可要求學生自行按照書中的內容實施實驗,模仿法拉利實驗;而對于A層學生,教師可要求其進行自主實踐,自行根據知識的原理設計實驗,嘗試性驗證。通過這一方式增強C層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學習興趣,強化B層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強化A層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問題分析創造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上,以分層次教學法帶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可有效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情緒,使之能夠在自己最近發展區的適宜范圍內,接收物理教學指導,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及學習能力。對此,教師需要重點關注這一教學手段,能夠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主,合理的劃分學生層次,并針對性的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加以分層,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馮翠萍.高中物理課堂實施分層次教學的策略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07):40-41.
[2]王秉奎.高中物理課堂實施分層次教學途徑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164.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中學?周云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