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春潮,張紅花,魏雪琴
(東莞廣濟醫院婦產科,廣東 東莞 523702)
妊娠期高血壓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妊娠合并癥,是指妊娠20周后機體出現高血壓和蛋白尿、水腫等癥狀的疾病,病情輕微者僅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等癥狀,嚴重者則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抽搐、昏迷及各臟器損害等,嚴重威脅母嬰安全。硫酸鎂可以有效抑制乙酰膽堿釋放,舒張平滑肌,達到解痙、降血壓效果,但單獨使用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效果不理想[1]。酚妥拉明作為競爭性、非選擇性α1和α2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阻斷胞突接合后血管中α1和α2受體,起到擴張血管與降壓的效果;硝苯地平則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對頑固性、重度高血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能夠通過抑制鈣離子(Ca2+)濃度內流,從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壓水平[2]。本研究旨在探討酚妥拉明、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血壓、凝血功能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東莞廣濟醫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診治的67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3例)患者年齡21~37歲,平均(30.17±2.45)歲;孕周31~38周,平均(36.20±1.24)周;初產婦19例,經產婦14例。觀察組(34例)患者年齡20~36歲,平均(29.27±2.35)歲;孕周30~39周,平均(36.11±1.21)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13例。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診斷標準:參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對應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者;均為單胎妊娠者等。排除標準:妊娠前證實為高血壓者;對本研究藥物或者藥物某一成分過敏者;無糖尿病、蛋白尿及心、肺功能衰竭等疾病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運用硫酸鎂注射液(裕松源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5692,規格:10 mL∶2.5 g)治療,取20 mL與1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患者則運用酚妥拉明、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硫酸鎂方法參照對照組,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吉林百年漢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0880,規格:1 mL∶10 mg)20 mg與2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靜脈滴注,1次/d;硝苯地平片(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05,規格:5 mg/片)口服,10 m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給藥7 d,并均隨訪觀察至妊娠結束。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7 d后的血壓水平,采用臺式血壓計進行測量,患者在測量血壓前5~10 min保持休息狀態,記錄血壓計上的數據。②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7 d后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情況,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抗凝后,取血漿,采用全自動血凝儀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③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低體質量兒、胎盤早剝、產后出血。④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頭暈、胸悶、心悸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收縮壓、舒張壓及凝血功能指標)與計數資料(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以(±s)、[例 (%)]表示,并分別行t、χ2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水平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7 d后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 mm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 mmHg)
注:與治療前比,*P<0.05。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7 d后 治療前 治療7 d后對照組 33 159.25±10.26 125.35±5.29* 106.32±6.32 86.32±4.28*觀察組 34 156.47±10.34 116.63±6.62* 107.63±6.58 80.36±4.28*t值 1.104 5.945 0.831 5.699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凝血功能 治療7 d后兩組患者PT、APTT均長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漿FIB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PT:凝血酶原時間;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FIB:纖維蛋白原。
組別 例數 PT(s) APTT(s) FIB(g/L)治療前 治療7 d后 治療前 治療7 d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9.23±2.36 12.45±2.97* 28.31±4.68 31.71±5.86* 5.50±0.47 3.11±0.47*觀察組 34 9.48±2.29 14.68±3.02* 28.02±4.71 36.54±6.20* 5.48±0.52 2.43±0.44*t值 0.440 3.046 0.253 3.275 0.165 6.11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妊娠結局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比較[例(%)]
2.4 不良反應 對照組、觀察組中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分別有8例(頭暈3例,胸悶3例,心悸2例)、1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分別為24.24%(8/33)、2.94%(1/33),兩組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4.831,P<0.05)。
妊娠期高血壓為妊娠期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其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者出現昏迷、抽搐等,對母嬰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為孕產婦、新生兒患病或者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臨床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多以降血壓、解痙、降低心臟負荷為主,常用藥物硫酸鎂可降低患者血壓水平,還可以改善母嬰缺氧狀況,降低腦內高壓以及腦水腫的發生率,抑制抽搐,但鎂離子(Mg2+)濃度過高易出現頭痛、惡心和腹瀉等不良反應,加重患者不適感[4]。
硝苯地平為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作用強效,其可以通過擴張血管平滑肌,抑制心肌細胞膜上的鈣離子通道阻斷血管耦聯,并可以激活Na+-K+-ATP酶,從而達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酚妥拉明作為α受體阻斷劑的一種,可在減輕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脈高壓,緩解心臟負荷,改善機體內臟器血流灌注,其與硫酸鎂具有協同作用,能夠有效減少藥物使用劑量,延長血壓平穩控制時間,從而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保證孕婦與胎兒的安全[5-6]。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均降低,提示硫酸鎂與酚妥拉明、硝苯地平聯合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中,可有效降低血壓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結局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妊娠期高血壓孕婦體內凝血酶增高,具有血栓前狀態風險,因此檢測凝血功能指標能夠評估患者病情。APTT、PT分別反映內、外源凝血功能,其縮短可導致凝血因子增加,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加重病情;FIB是一種糖蛋白,可參與凝血與止血過程,其水平升高提示機體有血栓形成的風險[7]。硝苯地平可擴張血管,改善纖維系統活性,降低纖維蛋白原水平;酚妥拉明可擴張循環小動脈,提高心輸出量,降低血壓水平;酚妥拉明還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機體內臟器血流灌注,促進凝血功能的恢復[8-9]。本研究,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PT、APTT均延長,FIB水平降低,提示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采用硫酸鎂與酚妥拉明、硝苯地平聯合治療,可更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綜上,酚妥拉明、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能夠有效地降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改善凝血功能與妊娠結局,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