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 吳得祿 張春梅 王卓旭 李婷
摘 要:對于貴州省務川縣某完小學校的少數民族小學生而言,不僅要學習民族母語--仡佬族語言,還要學好漢語和英語,民族母語、漢語、英語三種語言之間高頻率的轉換使用,增加了少數民族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如何處理好“三語”之間的關系,是值得研究和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和文獻檢索法,了解少數民族小學生在第三門語言(英語)啟蒙學習中存在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差、課后學習動機不強、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等因素,對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產生負遷移影響。通過研究分析,以期提出針對少數民族小學生特點的第三門語言(英語)的學習策略,以便為少數民族小學生英語啟蒙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務川縣某完小學校;少數民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學習困難;學習策略
0 引言
據調查,貴州省務川縣地區少數民族在日常生活與交流中主要使用民族母語(以仡佬族語言為主)和漢語,英語作為第三語言習得。對于務川縣某完小學校的學生來說,三種語言的同時學習對英語教學起著干擾作用。
1978年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與世界聯系愈加密切,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國際通用語之一,加強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教育的普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質量有所提高,但依然具有多方面的限制問題。如:地區經濟的限制、一語(民族母語)和二語(漢語)對于三語(英語)學習的干擾、科學技術條件有限,不能較好的接受網絡教育。少數民族地區學生三種語言頻繁切換使用,又由于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具有復雜性,多樣性和經濟不平衡性,三語教育面臨諸多困難[1]。認知心理學認為,之前學習過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以后的學習材料具有干擾作用,稱為前攝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所以如何處理好三語之間的關系對于英語教學至關重要。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對文化交流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三語習得理論,以貴州省務川縣某完小學校少數民族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英語啟蒙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提出建議,為我國地區民族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1 研究方法與內容
1.1 實地考察法
通過對貴州省務川縣該完小學校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貴州省務川縣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及教育情況,切實走近此完小學校少數民族小學生,分析其英語啟蒙現狀。據考察,該小學位于當地的4A級旅游景區。但小學內部基礎教學設施仍不夠齊全,至今仍在開辦并且近年來受到許多公益組織的幫助。盡管硬件設施在不斷完善,但一些教學要素方面仍然較為貧乏。由于地區偏僻、師資力量薄弱、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影響等多種原因,當地的英語教育質量并不理想,十分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據了解,該校在編教師僅9人,其中本科1人,大專4人,中專2人,初中2人,以及具備工勤人員1人,聘請教師4人。該校緊缺語文、音樂、體育、美術、科學、計算機專業教師。
另外,通過走訪當地較為古老的少數民族聚集區,詢問附近居民對于英語教育的認識以及重視程度得知,多數人對于英語教育比較贊同和認可,但是對于英語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了解甚少。
1.2 問卷調查法
基于高效性和廣泛性原則,課題組積極采取問卷調查法調查該校少數民族小學生英語學習啟蒙情況。據調查,當地在校義務教育學生人數共197人,其中女生97人,男生100人。而該校針對三年級以上學生開設英語課程。因此,課題組對四、五、六年級接受了英語學習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回收了一百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們英語的學習效率不高,并且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較多。如,對于少數民族語言和英語語言之間的轉換感到困難;遇到英語學習方面所產生問題時,教師不能及時幫助解決;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不太高等問題。
1.3 文獻檢索法
課題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翻閱相關書籍,了解少數民族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撐。我國少數民族三語習得研究重點了探討三語教學、 語際遷移、學習動機、認知能力等方面。如,雍小琳發現,少數民族學生的優異成績跟學習策略的正確使用相關,建議教師注重訓練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策略。少數民族對于英語學習的困難大多數來自于語際遷移的影響。已習得的語言對于三語習得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由此看出,這是少數民族學好英語的重大突破。另外,少數民族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動機也是影響學好英語的必要因素。如,吳白音那探討了蒙古族三語學習者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之問的關系, 發現內在興趣和出國這兩類動機對蒙古族大學生的學習成績有直接影響。因此,應積極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們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樹立遠大理想,以激勵他們對于三語習得的學習動機。最后,應該著重研究認知能力的影響力。關于學習者認知能力的研究一致表明,學習者已習得的二語促進其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三語的習得。如,蔡鳳珍、楊忠(2012)發現,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先前學習的漢語有助于其語言認知能力的發展,這有利于三語英語的習得。
通過以上研究方法,課題組基本掌握該完小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時產生的問題以及學習英語困難的原因,以期提出針對少數民族小學生特點的第三門語言(英語)的學習策略。
2 少數民族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困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英語已經成為一門世界廣泛使用的語言,我國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育情況也十分關心。山區少數民族受到喀斯特地貌等不利地形的影響,導致交通不便,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后、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等諸多問題阻礙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對貴州省務川縣該完小學校的少數民族小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這直接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成為該校少數民族小學生學好英語的“羈絆”。如何幫助少數民族小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目前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