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個高校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要想在這種局面中獲取更多的優勢資源,就需要加強對財務的管理。通過科學的內部控制手段,提升財務管理的水平。通過對資源實施優化配置,來實現其最大利用價值。管理與控制的效果越好,那么高校的綜合實力也會相應提升,進而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探討
引言:在財務管理的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做好現狀的分析與研究,同時做好相應的優化措施。通過先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強化內部控制的能力,來滿足學校發展需求。這樣不僅能推動高校的持續性發展,而且也能推動財務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下面,文章將以“高?!睘楸尘?,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內部控制”為重點,進行相關的探究與分析。
一、概念分析
高校財務管理,通常是指在高等學校中,一些預算資金的管理工作。
通常情況下,該工作主要是對學校的經費與資產等,實施相應的管理。由于不同的高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的差異性。然后,它們也擁有一些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資金進行有效的籌集,并且進行合理地使用。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強化核算工作,提升高校的管理能力,從而實現更好的教育服務效果[1]。
二、財務內控的現狀
在高校的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相關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大成效。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難免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影響到后續工作的開展。
例如,信息化的建設水平,還需要繼續提升。由于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很快,相關設備與產品等也具有較大的換代速度,因此這難免給內控工作帶來壓力。部分設施與設備等,沒有實現及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控工作的效率。
再者,在財務信息的公開方面,也需要繼續優化與調整。在一些公示細節方面,以及在一些公示范圍與內容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與優化空間。另外,風險防控與評估機制的缺失,或者機制的不健全,也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安全隱患。只有繼續細化內容,完善機制與體系,才能獲得更大的管控進步。
除此以外,在整體的組織架構方面,需要對結構的合理性與完善性,實施相應的優化。在規章制度的設置方面,尚且存在一些不夠清晰的地方。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負責人解決的問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制定更好的內控舉措,才能保障高??沙掷m性發展[2]。
三、內部控制的舉措
(一)加強信息化的建設,提高內部控制的實效性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積極利用信息技術與設備,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加強信息化的建設,不僅是響應時代要求的表現,同時也能顯著地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通過增加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化的建設,全方位地提升財務內控的實力。
例如,在會計核算的系統中,以及在財務管理相關系統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更新設施設備等。利用一些現代化的辦公軟件,來提升內部控制的實效性。另外,在預算的管理方面,以及在高校日常的收支管理方面,還有在一些教育物品的采購方面,都需要實施信息化的建設。在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也可以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在內部控制的工作中,通過精簡工作流程,來提升效率和質量。
(二)實施信息透明制度,提高內控監督的實效性
高校的財務事宜,不僅牽涉到多方的經濟利益,同時也關系到學生的教育保障。因此,實施信息透明制度,不僅能夠接受各方的監督,同時也能顯著地增加內控的實效性。
由于高校的資金項目較多,且信息冗雜,因此,可以指派專人負責信息公開事宜。在流程方面,在核查方面,以及在信息反饋方面,都需要做好相應的規劃,保障細節的落實。做好公開方式的選擇,以及做好公開范圍的選擇,以便于實現理想的公開效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展示財務管理的規范化,讓一切經濟行為都暴露在陽光下。
另外,做好與審計部分的配合工作,以及做好與主管部門的協調工作,從而保障外部監督的實際效果。對于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而言,監督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學校相關負責人,以及學校領導人,需要認識到監督的重要性,積極實施信息透明制度,以便于促進管控工作向好發展。
(三)規范高校經濟行為,完善內控體系建設工作
搭建控制框架,完善體系建設,是一項基礎且重要的舉措。在框架內,一切行為都可以得到規范,并且一切工作也能夠得到有序展開。
例如,在決策方面,在執行方面,以及在監督方面,做好各自的分工,實現權力分離。這樣既能避免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同時也能取得較好的監督與控制效果。利用“議事決策”的相關機制,增加內部控制的公開性與公平性。
另外,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設計合理的“考核制度”,以便于讓財務管控變得更加完善。獎勵或者懲戒的措施,通常能夠很好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同時也能極大地提升其警惕性。在該制度下,員工的工作態度能夠得到糾正,工作意識變得更加活躍,因而也能夠調動起整體積極性,形成更大的工作效能,增加實際效益。
在體系建設中,相關負責人還需提高風險管控的地位。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加強理論指導,鍛煉實踐能力,來完善風險控制的效果。與此同時,還可以把相關的工作成效,納入到“考核”中。在“考核制度”的協助下,增加員工的重視性,進而規避一些經濟風險,避免一些財務安全隱患。
特別是在一些高額的資金管理中,或者在進行一些大型設備的采購時,都需要嚴格地按照流程進行。在經過有效的決策與審批以后,再開展后續的經濟活動。這樣不僅能增加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同時也能規避相應的財務風險。這對于內部控制而言,也是一項很好的舉措[3]。
(四)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提升全面預算控制能力
全面預算,是在學校整體發展戰略的導向下,進行相關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對未來發展的預測,結合學校近期的管理目標,然后逐層地實施分解,并最終獲得理想的管理價值。
在高校的全面預算工作中,要注重保持精準性與合理性。對授權批準的制度進行落實,對審批方式進行明確,并且對權責劃分與工作流程等,做好詳細的規劃。如果需要實施調整,那么則需要獲得相應的審批,在審批以后才能實施預算調整。
對于各個院系而言,可以通過“責任到人”的制度,來強化內部控制的效果。每一項財務事項,要明確地落實到具體負責人身上。一旦發生問題時,既能快速地找到責任人,又能快速地找到解決辦法,從而優化控制的效果。而且,這樣的方式,也能顯著地增快工作效率,保證內部控制的時效性。
另外,對于全面預算的實施效果,也需要定期地進行檢查與分析,并且結合實際現狀給予優化。在此過程中,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避免后期出現類似的問題,從而提升控制能力[4]。
(五)做好風險評估,健全評估機制
在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中,做好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舉措。健全評估的機制,增強預防與控制能力,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在該機制下,一些經濟風險能夠得到規避,從而保障教育投資的安全性,保證學生的教育質量。
學校相應的負責人,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好評估系統的建設工作。例如,在目標的設定方面,在風險的識別方面,還有在風險的評估方面,以及在風險的控制方面,都需要形成協調與統一,從而構建更加安全實用的評估機制。在此機制下,學校的資金能夠獲得更大的安全性,同時也能發揮更大的利用價值。況且,這對于促進經濟活動的有序性而言,也是一個有效地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定評估機制時,除了要考慮上述幾個方面以外,還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要尊重法律這個大前提。也就是說,在國家與地方的相關法律之下,來制定學校的各種機制。第二,要密切聯系高校實況。一切規范與制度的制定工作,都需要與學校的實際發展狀況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操作的可行性,以及保障其約束效力。第三,要堅持成本效益的相關原則。財務管理與控制工作,不僅要關注安全性,還要關注效益,以便于推動高校不斷進步,獲得更優質的資源。
(六)營造良好環境,打好內控基礎
在高校中,要營造一種良好的財務環境,以便于為內部控制工作打好基礎。只有具備適宜發展的環境,才能增加管控行為的效力。
一方面,要強化內控意識。作為領導人,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需要提高自身的內控意識,并且做好思想理論的宣講工作。只有樹立認真對待的態度,只有具備科學先進的意識,才能帶動后續工作的進步,引領內控工作的發展。
另一方面,要落實監督工作。只有理論結合實際,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因此,負責人與領導人要密切關注發展動態,及時關注工作進程。通過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對工作細節進行把握,實現良好的監督與評價工作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財務管理是高校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同時也是一份十分關鍵的工作。同時,做好內部控制的相關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它不僅可以增加學校財務的信息透明度,而且也能夠樹立廉潔形象,提升管理的權威性。另外,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及強化監督管理等行為,也可以有效地增加財務管控的實際成效。長此以往,利用這些合理的內控舉措,一定能夠促進高校整體實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余曉潔.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探討[J].財會學習,2021(20):178-180.
[2]鄧昊天.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策略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12):26-27.
[3]鄧岳南,廖志平.關于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商訊,2021(13):5-6.
[4]胡薇.試論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J].商業文化,2021(13):64-65.
作者簡介:
江小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