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英
摘要: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有助于培養專門的藝術研究者、藝術管理者和教育者,同時,也有助于培養人文工作者和人文思想家。對于藝術學理論學科,需要去剖析其與其他門類的藝術學科之間理論研究的關系,更要努力地把握對于整個藝術學科理論前瞻和總結的統一問題。本文就藝術學理論學科屬性和價值緯度進行思考探究,對藝術學理論學科為國民素質培育、藝術共賞力的提升等服務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藝術學理論;學科屬性;價值維度;理論研究
一、引言
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使命在于打通各門藝術學科之間的壁壘,通過各門學科之間彼此的關聯,構建起覆蓋各門藝術學科普遍規律的宏觀理論體系[1]。藝術學理論學科是由“藝術學”升級而成的,這也反映了新形勢下國家文化戰略發展的定位和需求。由于藝術本身的獨特性,藝術學理論學科中的學科屬性也更為豐富,且藝術學理論是一門兼具科學緯度與人文緯度的綜合性理論學科,因此,藝術學理論學科有助于培養更多的藝術研究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傳承者等等的人文工作者和人文思想者。
二、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學科屬性
藝術學理論與其他學科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于其突出的理論性。像廣播影視藝術學、藝術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等藝術學科,除了要對自身發展以及具體的問題進行理論的分析和總結之外,這些學科大多數是以直接的指導闡釋總結自身的具體實踐為主要目標,對于這類學科而言,實踐性比理論性更為重要。
藝術學理論是對藝術問題的理論把握[2],屬于基礎性的理論學科。對于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來說,加強自身的理論屬性是十分重要的,但處理好自身與各門學科之間的理論關系、放眼整個藝術學科的理論總結和理論體系更為重要。藝術學理論不僅要有自身扎實的藝術理論基礎,還要在整個藝術學門類中作為藝術理論的理論指導。所以,藝術學理論首先要將各類的藝術學科在實踐中和思想上的理論作為資源,要不斷地豐富自身的學科理論基礎,拓展學科本身的視野,廣泛吸納哲學、文化學、宗教學等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才能對藝術的基本問題和基本理論有更加深刻的分析和總結,從而形成自身的理論支撐,構建起自己的學科理論體系。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學理論學科在構建自身的理論框架時,要把握好對整個藝術學科理論總結和前瞻的統一,也要注重自身的理論內涵與其他門類藝術學科間的理論側重點之間的不同之處。
藝術學理論不僅需要總結具體的藝術實踐過程中所得的普遍性經驗,又需要發現具體藝術實踐的共通性特點,找出具體實踐存在的問題,把握社會思潮的前進規律。這門學科應該承擔起藝術門類發展的重任,綜合分析各個門類的藝術思想和藝術理論,引領推動藝術思想的變革和藝術界的創新。
三、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價值緯度
藝術學理論對于藝術的見解和問題的把握不應該局限于藝術的表演技能和技術層面之上,藝術與人類活動是息息相關的,由此也致使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多種緯度的呈現。
藝術學理論主要是對藝術本質、特點、語言、媒介等基本問題和要素的分析研究,對于藝術規律的研究認識體現了藝術學理論的科學緯度,但同時,在研究中仍然離不開研究者個性和人文特點,關于藝術發展方向和價值導向的闡發體現了藝術學理論的人文緯度。人文緯度的高度和深度取決于研究者的人文素養和情致。
人文緯度是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重要區分點。對于中國學者而言,中華民族的藝術活動之中要非常關注和尊重詩性傳統,尊重國人人生與藝術融為一體的藝術審美特點和生存方式。在中國,藝術活動大多數是與人的生活、人生相互貫通的,這也是國人的獨特藝術之美所在,中國學者對于藝術學理論研究尊重我國本民族的藝術活動特征,把握民族藝術實踐的規律,引領藝術活動者發揮自身巨大的創造力,推動豐富藝術活動,也能使藝術活動者的精神境界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將藝術活動過程中的技術要素和人文要素進行互動和融合,實現科學緯度和人文緯度的完美融合。
在人文緯度上,能夠濡染人們去熱愛生命、享受生命是藝術學理論的核心價值所在。在當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前提下,科學技術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藝術與美也成為了人民群眾生活的追求和重要需要。藝術對人的生活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逐漸呈現豐富性、多樣性。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人文緯度更加要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所以,藝術學理論也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人文情感培育、國家文化戰略發展的基礎和需求。
四、藝術學理論學科的體系建設
藝術學理論學科沒有明確的實踐體系,對于藝術學理論學科而言,這門學科不僅與各種門類藝術的具體實踐和理論密切相關,還與人的生活和活動相互關聯,對人的意義和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十分深遠。所以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建設,既需要能夠滿足藝術學的發展,又要推動藝術實踐和藝術價值等多個價值緯度的相互融合。
藝術學理論學科存在著幾點不足。首先是這門學科的專業人才稀缺,其次是人才培養機制不夠完善,生源大多來自其他門類藝術生,對于本科專業人才的培養較少。而且,這門學科的疆域模糊,研究的對象決定著學科的構架,但藝術學理論學科尚未明確好具體的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過于廣泛雜亂。
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凌繼堯教授曾經說過,藝術學理論學科應當分為藝術理論、藝術史、藝術批評、藝術管理和藝術創意[3]。其要不斷吸收容納新的學科理論,推動藝術學理論的內容變得豐富、多樣化。同時,也可以大力地促進藝術學科交叉研究,這樣有利于提高藝術學理論的研究水平,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專業人才,發揮藝術本身的意義的價值,促進國家文化事業快速高質量的發展。
總結:藝術學理論學科十分側重理論性,與其他門類的學科比較下,其理論體系更加獨立。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學科屬性要求其要培養具有適應時代發展、尊重民族特色、具有國際視野、具有創造力的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人才,而其價值緯度又要求藝術活動不能脫離“人”,要為人民服務,圍繞著人民去展開藝術活動。所以,藝術學理論要為專業型人才而服務,要培養專門的藝術研究人才、藝術創意人才、藝術教育人才,也要適應當代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緊跟時代步伐,為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提升藝術共賞力而服務。
參考文獻:
[1]藝術學理論的使命與地位[J]. 王廷信.藝術百家. 2016(09)
[2]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屬性和價值緯度的思考[J]. 金雅.藝術百家. 2011(06)
[3]融通藝術的“技”與“道”[J]. 韓吉安.名作欣賞.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