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柳綻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自然也就催生了很多新生事物的出現,其中,人工智能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優化,需要和實際生活之間高度整合,畢竟這一項來源于實際生活的內容要素最終還是要為實際生活的發展做出貢獻的。文章在研究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首先對人工智能的基本內容進行了闡述,之后將人工智能和實際生活的高度整合對接的舉措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期望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人類的實際生活。
關鍵詞:人工智能;教學活動;實際生活;聯系舉措
一、背景
當前,我國社會已經進入到了知識爆炸的一個時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水平的提升,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且,在很多高校當中,人工智能也成為了一個全新的學科領域被給與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很多教師都在積極地探索人工智能教學活動的發展和進步,在探索過程當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較先進的經驗積累。筆者認為,將人工智能教學活動和實際生活進行整合對接,這也是充分激發起學生們學習潛能、有效彰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一個關鍵手段。為此,文章在研究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首先對人工智能的基本內容進行了闡述,之后將人工智能和實際生活的高度整合對接的舉措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以期能夠通過這些措施的切實落地,可以讓高校的人工智能教學活動朝著高質量、高效率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二、人工智能基本內涵
人工智能也被稱之為是機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過普通計算機程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安德里亞斯·卡普蘭和邁克爾·海恩萊因將人工智能定義為“系統正確解釋外部數據,從這些數據中學習,并利用這些知識通過靈活適應實現特定目標和任務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術性和專業的,各分支領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圍極廣。可以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和進步,對于整個社會、對于各個行業領域、以及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作用,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后勁更是十分強勁,有諸多無限可能。在高校當中,這一個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也需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支撐、有優勢的教學方法作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預期效果和目標的實現。
三、人工智能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策略
具體來說,將人工智能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進行整合對接,這可以讓學生原本對于這一個學習領域的抽象思維變得更加具體化和形象化。很多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還停留在大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領域之上,但是借助于這一個學科和實際生活的對接,可以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都得到無限拓展和延伸,都能夠讓學生們在人工智能開發方面的能力得到優化。可以說,兩者的高度整合儼然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的一個必然舉措。筆者在對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歸集和整理以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主張,認為主要可以從如下的兩個層面上采取舉措。
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敢于打破教材的局限和束縛,通過更多的生活資源和生活素材的導入,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豐富、自身的眼界得到不斷拓展、同時讓思維變得更加靈活。人工智能可以說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中。特別是在大數據、云計算等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的優勢作用也變得更為明顯。薄薄的一本教材難以承載當中的人工智能熱點話題和關鍵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根據學生的興趣喜好和接受能力,進行一些延伸性資源的采集和整理。當然,這些資源一定是要與課本教材的內容高度契合的,因為課本教材的重要性在教學當中是不言而喻的。實際上,生活化的人工智能教學模式也并非是漫無邊際的教學模式,也是要充分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指引的。最終,在課本教材的支撐之下尋找到更多的附加內容,也可以讓整個人工智能教學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多元、更加豐富。人工智能本身就帶有“靈活性”的的突出特征,在資源更加豐富、更加延伸的課堂環境當中,也會讓教學的效率倍增。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還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還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探索機會。當然,這也是完全契合教育體制改革核心要求的一個關鍵舉措。人工智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不是一種可觸摸的事物,其中的抽象性屬性也是十分明顯的。倘若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的實踐觀察機會、以及探索挖掘機會,那么取得的教學成效自然就會是十分明顯的。當然,這也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校內的發展來看,可以積極構建實訓平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充足的機會去進行自我的探索、操作和體驗;從校外來說,要進行校企合作,積極實現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對接,當學生有機會深入到企業內部的時候,也就會對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義有更加精準的把握和體驗。
當然,生活化教學的舉措并不僅僅局限于如上的兩個維度,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還要積極去探索新路徑,這樣才能夠實現新效果。
四、結語
人工智能,這是互聯網、信息化環境之下所衍生出來的一個新生事物,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實現人類作業模式和智能化作業模式的高度整合。可以說,這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是源于人們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追求,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還是要將其回歸到生活當中、還給生活。文章從人工智能生活化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創新兩個維度上出發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當然,生活化教學的舉措并不僅僅局限于如上的兩個維度,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還要積極去探索新路徑,這樣才能夠實現新效果。總之,人工智能和生活化之間的相互融合是未來的關鍵發展趨勢,這種發展模式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當然,廣大的學生主體也應該積極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于旭明.自動化方法在教育人工智能系統設計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1(17):186-187.
[2]鄭路,周莎,劉蔓青.人工智能時代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教育改革探索——基于會計招聘信息的大數據分析[J].大學,2021(31):106-109.
[3]褚楚.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挑戰與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23):50-51.
[4]楊現民,張昊等.教育人工智能的發展難題與突破路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03):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