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鑫
摘 要:《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創造性思維的萌芽期,幼兒園美術教學是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內容,在養成兒童的審美觀念和創造性思維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階段的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無法從思想上正確認識美術教學中幼兒創造力思維在兒童心理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了解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兒童創造性思維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其次從教師的教育理念入手,激發兒童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選擇適合兒童生理和智力發育的美術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不僅如此,還要在兒童的家庭環境中,向家長引入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美術教學 兒童創造性思維 培養方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報告中指出:“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人的創造性,保持一個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力量?!盵1]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要求人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具備更高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幼兒教育在為國家培育創造性人才的過程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兒童階段是培養創造力的關鍵時期,美術教學中對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學科優勢。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兒童能夠從零開始,建構出科學的審美認知,從而萌發出創造性思維,不僅如此,還能夠促進兒童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在美術教學中有關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理念、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較多的不足。
1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兒童創造性思維培養存在的不足
兒童美術的創造性思維是探索自然、求知自然的心理過程,它包含了“觀察、想象、理解和記憶”等基本能力。在美術教育中缺乏對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根本無法實現美育在教育中的本質。本文針對現階段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教學觀念認知偏差、教學目標不明確和教學評價偏差等問題展開分析。
1.1 教學觀念的認知偏差
目前,很多教師在開展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時,不能正確認識兒童創造性思維培養教育觀念。認為兒童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線條、顏色等美術知識,而沒有將兒童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上,因此,造成美術教學活動單一、兒童學習興趣薄弱等現象。在這種教學觀念下,兒童只能按照教師傳授的內容進行繪畫,無法達到培育兒童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目的??灼鹩⒅赋?,在現階段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將自身掌握的美術知識灌輸給兒童,無法起到啟發的作用,忽略了兒童與藝術間的心靈對話。
1.2 教學目標的確立偏差
《綱要》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2]由此可見,幼兒美術教學的目標更加注重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審美認知的培養和興趣等方面。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種美術教學活動中,放任兒童自由創作,鼓勵兒童按照自身想法釋放天性,自由發展。導致兒童無法得到科學、正確的藝術指引,無法達到提升兒童審美認知的目標。例如,教師在自由創作環節中,鼓勵兒童畫出外出游玩的場景,有些幼兒可以通過掌握的美術技能進行自主繪畫,但仍有大部分兒童無法熟練運用線條、圖形和色彩來表達內心的和畫面;另一種是堅持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技能訓練為教學目標,只從表面理解兒童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追求快速達到藝術效果的假象,而忽略了兒童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創造性思維的長遠發展和影響。
1.3 教育評價的偏差
兒童在美術創作中,會通過天然的感知能力將自身對這個世界獨有的認識和見解融入到畫面中。因此,美術教學活動是大部分兒童喜愛的活動之一。但是許多教師在評價兒童的藝術作品時,用“像”與“不像”、“好”與“不好”、布局是否科學等標準來評價兒童的作品,忽視了兒童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心靈與世界的碰撞、愉悅情感的表現和個性化的畫面空間創作。一些兒童用一團紅色的線表達畫面中很熱的溫度,教師在評價其作品時,應給予其積極的肯定,引導兒童用正確的方法表達畫面中的內心情感。除此之外,教師在展示兒童作品時,也會出現評價偏差的現象,教師挑選出的展示作品,都是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的,從專業的構圖、色彩的搭配和畫技的好壞來評價兒童的美術作品,而蘊含著兒童內心情感的個性化作品,往往不能進入教師挑選的作品展示范圍。
2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幼兒階段是兒童想象力極其豐富的寶貴時期,兒童對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往往能給幼兒帶來無限的靈感。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除了要注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外,還要講日常生活緊密與美術教學緊密結合,合理地將兒童的日常經驗預設為美術課程的教學主題當中。讓幼兒的思維與生活相連接,從日常生活激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在掌握繪畫基本功的基礎上給兒童自由兒童的創造空間。
2.1 以兒童為主體地位的美術教學活動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講授式美術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兒童的主體性地位。明確美術教學就是為兒童營造愉悅的創作氛圍、適宜的創作環境,培育兒童建立自身的審美認知和創造性思維。除此之外,教師應明確,美術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兒童共同組成的實踐活動,教師應重視兒童的畫面主創權,與兒童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通過溝通畫面構思,了解兒童創作的思想基礎。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觀念,從而更好的激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2.2 發展性教育目標
教師應確立美術教學活動的發展性教育目標,重點培育兒童的內心情感表現,正確引導兒童,激發兒童創造性思維。在創建美術教學目標時,教師應弱化美術技能的教學,轉而將教學重點放在兒童的情感認知和能創造能力的表現方面。兒童在藝術表現中,經常將內心的情緒和感受真實的展現在畫面中,在這些內心感受中詮釋兒童對世界的熱愛。因此,美術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美術教學活動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情感表現,運用多種途徑指導兒童利用點、線、面和色彩等媒介抒發內心情感。此外,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順應兒童年齡的發展特點,將長期目標分解為各學期、不同課程的學習目標,而不是創作出符合要求的藝術作品。
2.3 創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科學評價兒童的藝術作品在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極其重要。在評價時,教師應運用多種評價形式和手段。首先,肯定兒童作品的創作立意,認真聆聽兒童對作品創作思路的講解;其次,了解兒童對自己作品的想法和其他兒童對自己作品的感受,兒童之間通常會對事件的認知產生共鳴,這也解釋了許多教師無法理解兒童作品,而兒童之間卻能自由溝通的現象;最后,教師應對兒童的創作展開客觀的評價,用積極鼓勵的方式幫助兒童建立自信,避免用簡單的語言和多次重復性語言進行千篇一律的評價。每位兒童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不同,因此,教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評價兒童的藝術作品,要發現兒童畫面中的創作優勢,讓每一位兒童都能體驗美術創作的愉悅感。
2.4 提升家庭環境對美術教學的認識
許多家長對兒童美術教學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兒童畫的越像,線條越準確,繪畫的水平越高,認為美術教學只是培養兒童高超的繪畫技能,不能科學、正確的認識美術教學對兒童創造性思維和審美認知的培養。教師應通過美術教學活動,與家長建立溝通橋梁,通過對兒童作品的評價,讓家長認識到美術創作是兒童思維情感的表達方式,他們的畫面中傳達的是對世界最純粹的認知。因此,應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美術教學認知,避免出現要求兒童掌握更多的繪畫技能這一錯誤觀念,和家長共同支持兒童的繪畫表達形式,鼓勵兒童大膽表現世界,共同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3 結語
在兒童美術教學中,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呈現的是階梯式的發展,只有充分掌握基礎的觀察能力才能形成表現能力,最終形成創造性思維。我們應與時俱進,準確解讀最新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目標,為兒童創建更加自由、開放的創作平臺,充分發揮兒童的展示欲,為其搭建更寬廣的展示平臺。通過美術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讓兒童能夠更加快速、準確的認識到自然與社會。注重兒童的主體性地位,為兒童的全面發展制定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教育目標。同時,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傳統模式下兒童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評價體系,通常是以教師為主體,這種評價方式有悖于以兒童為主題的教育目標,因此,在創建教育評價體系時,可融入兒童互評、家長評價等多元化評價方式,便于從不同角度形成更全面的評價體系。其次,還可以創建總結性評價檔案,針對兒童的性格特點,為兒童建立美術教學檔案,收集幼兒每一次創作的作品,從而更直觀的探究兒童在藝術創作中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隨著信息教育的不斷完善,兒童藝術創作檔案的建立也逐漸運用電子學檔替代紙質學檔。兒童美術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還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兒童的興趣點源自于最直觀的視覺形象,而日常生活中所處可見的裝飾都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攜手家長共同布置教室的環境、兒童生活的環境,激發幼兒的觀察思維和想象力,家長可以將兒童在家創作的作品拿到幼兒園來裝飾,構建家園互動的創作氛圍。
參考文獻:
[1] 陸麗莉.創意美術活動在幼兒園大班主題教學中的設計與實施問題[D].蘇州:蘇州大學,2011:1.
[2]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2-8.
[3]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61.
[4] 少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創造性思維培養方法探究[J]. 陳青.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12).
[5] 基于兒童繪本的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J]. 李俊寶,李霞,哈建民.幸福家庭.2021(05).
[6] 論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有效方法[J]. 李玲.才智.2017(09).
[7] 談談對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認識[J]. 高安陽.遼寧教育研究.2004(04).
[8] 美術活動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 馬楓梅.成才之路.2016(13).
[9] 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探微[J]. 劉燕妮.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S1).
[10] 幼兒期創新思維的發展與培養研究[J]. 韓金平.成才之路.2016(19).
[11] “活”策略,“趣”成長——主題背景下幼兒園趣味美術活動的策略研究[J]. 俞茜.美術教育研究. 2020(22).
[12] 想象——美術活動中的主旋律[J]. 胡月麗.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04).
[13] 如何利用農村資源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J]. 劉真. ?基礎教育課程. 2016(22).
[14] 紙類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 黃曉琴.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9(12).
[15] 快樂教育理念觀照下的幼兒園快樂美術活動優化和建構[J]. 殷霞,杜紅梅. ?才智. 2019(35).
[16] 幼兒園主題教學中創意美術活動的開展[J]. 嚴俞潔.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