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翔
摘 要:中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中學生的思想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寓教于樂則能夠為思想政治課程的創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對寓教于樂在中學思政課堂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在教育當中的主體性也越來越明顯,思政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政課程的學習氛圍,為此需要對學生進行寓教于樂的深入研究,從而提高中學思政課程的有效性。
關鍵詞:寓教于樂;中學生;思政教育
一、對寓教于樂概念的界定
古羅馬詩人、文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早就提出了寓教于樂的觀點,目的在于強調對文學藝術的認識作用。將教育寄托于趣味性知識是其教育的根本意義。簡單地說就是教育要以藝術和美的形式進行教育。但是,“寓教于樂”不能簡單理解為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愉快的氛圍,或者通過某種教輔,使學生在索然無味之后,就讓學生只享受一時的快樂,而應該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非快樂。要注意,寓教于樂重于教育而非快樂。
將寓教于樂融入中學思政課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寓教于樂是提高思政課程有效性的輔助手段,因此既要讓學生感到樂趣又要讓學生學到思政知識。2.課堂時間有限,所以要合理安排寓教于樂的時間。3.寓教于樂并不意味著放任自由,因此在學習用詞嚴格的知識時,不能輕易使用。
二、寓教于樂,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
(一)利用新媒體技術吸引學生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學思政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多媒體設備開展思政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就要改變灌輸式教學的思維,將多媒體設備拓展學生知識的這一功效發揮出來,而非將多媒體設備當做第二個黑板。《論新媒體時代的寓教于樂》中表明,新媒體時代的寓教于樂實質是新媒體時代德育與快樂活動的一種結合,是新媒體德育和新媒體娛樂活動的一種結合,是新媒體德育主客體互動關系的深刻體現。【1】因此,要將新媒體技術的豐富的教學資源利用起來,采取信息化的教學形式。可以通過制作一些精美的PPT將知識點更為直觀具體的展現給學生,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思政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比如,在上《維護國家利益》這一章節時可以在PPT中放入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的山河壯麗,還可以在PPT中加入國家強大造福人民的案例,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如此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還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將課程與現實相結合
挖掘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也是一件有效的方略。如《以高中新課程改革促進中學思政教育》所述,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更加符合現代化教學理念,在教材上,增加了豐富的知識體系,將原本陳舊的知識觀念剔除,使得教材內容更加有趣。在高中思政教學過程中,順應時代的發展,將現實生活引入教學中,將現代媒體引入課堂中,將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和鮮活,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更好地融入思政知識的探索中。【2】有了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師也應當利用好教材,盡可能建立好學生喜歡的課堂情境,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比如在談論經濟生活第八課《財政與稅收》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一下身邊的物價,并在課堂開始時提問學生,隨機點名作答,從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本上國家財政的作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加強和中學生的溝通和聯系
在學校當中教師就應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聯系,通過較為趣味的上課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初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是寓教于樂的開始;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應當如此,這門課程的理論性知識較強,且許多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中他們所認為的繁瑣事務掛鉤,因此依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時,學生對于課程的第一印象就不佳,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情況的出現,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將會不利于思政課程的學習,更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在課后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更要利用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對思政課程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后續理論性較強知識的學習。如此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利用游戲吸引學生興趣
利用游戲進吸引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一直是寓教于樂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有了數字化教學設備,在思政課堂上開展游戲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方便了許多。例如在上同濟攜手共進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簡易的摘蘋果游戲小程序,將學生姓名寫到小蘋果上,并讓學生上臺將同學的姓名放入合適的性格槽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周圍的同學,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思政課程的教育有效性。
結束語:
學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利用多媒體新技術向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畫面和更多信息,加強課堂上師生互動、游戲等方式實現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駱郁廷,方萍 論新媒體時代的寓教于樂 [J]思想教育研究 2017(3)
【2】李華 以高中新課程改革促進中學思政教育[J]知識窗 2021(4)
指導老師:徐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