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圖
摘要: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制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它具有高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優點。可用作結構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還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為功能材料。
關鍵詞:陶瓷材料,歷史與機理,應用,新型材料
1前言
在熱和機械性能方面,主要性能包括:抗熱耐壓抗高溫、隔熱、硬度、抗磨損等;在光纖導線的抗靜電性能上主要包括有抗抗絕緣性、壓電性、半導體性、磁性等;在生物化學上的性能方面它還具備了熱催化、抗氧化、吸附等特殊化學功能;在其他生物技術上的方面,具有與各種人類其他生物的化學相容性等特點,并且它們可以廣泛用來設計制造各種人類生物的特殊結構纖維材料。但也可能存在其他的缺點,如具有脆性。
2發展歷史
原來的陶瓷就是指陶器和瓷器的通稱。也就是通過成型和高溫燒結所得到的成型燒結體。傳統的陶瓷材料主要是指硅鋁酸鹽。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對硅鋁酸鹽的選擇要求不高,純度不大,顆粒的粒度也不均一,成型壓強不高。這時得到陶瓷稱為傳統陶瓷。后來發展到純度高,粒度小且均一,成型壓強高,進行燒結得到的燒結體叫做精細陶瓷。
3陶瓷材料原理
3.1熱輻射
熱交換主要分為有三種應用途徑:加熱傳導、對流和加熱輻射。為了有效地控制散熱,人們往往認為是通過采用降低電磁熱流輻射路徑的增加電磁輻射對流阻力和通過增加電磁對流輻射系數等多種措施方法來加以完成的,往往簡單地認為忽視了電磁熱輻射。led室內燈具普遍主要采用自然恒壓對流方式散熱,散熱器把通過led室內燈具散熱產生的自然熱量迅速地散發傳遞釋放出去并迅速散發在室內散熱器的具體表面,由于其自然對流散熱系數相對較低,3.2輻射機理
高輻射陶瓷材料如碳化硅、金屬氧化物、硼化物等均存在極強的紅外激活極性振動,這些極性振動由于具有極強的非諧效應,其雙頻和頻區的吸收系數,一般具有100~100cm-1數量級,相當于中等強度吸收區在這個區域剩余反射帶的較低反射率,因此,有利于形成一個較平坦的強輻射帶。
一般來說,具有高熱輻射效率的輻射帶,大致是從強共振波長延伸到短波整個二聲子組合和頻區域,包括部分多聲子組合區域,這是多數高輻射陶瓷材料輻射帶的共同特點,可以說,強輻射帶主要源于該波段的二聲子組合輻射。除少數例外,一般輻射陶瓷的輻射帶集中在大于5m的二聲子、三聲子區。因此,對于紅外輻射陶瓷而言,1~5m波段的輻射主要來自于自由載流子的帶內躍遷或電子從雜質能級到導帶的直接躍遷,大于5m波段的輻射主要歸于二聲子組合輻射。
4分類
4.1普通材料
采用天然原料如長石、粘土和石英等燒結而成,是典型的硅酸鹽材料,主要組成元素是硅、鋁、氧,這三種元素占地殼元素總量的90%,普通陶瓷來源豐富、成本低、工藝成熟。這類陶瓷按性能特征和用途又可分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電絕緣陶瓷、化工陶瓷等。
4.2特種材料
采用高純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工藝成形燒結制成,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性能,以適應各種需要。根據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屬陶瓷等;特種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學、光、聲、電、磁、熱等性能。
4.2.1結構材料
氧化鋁陶瓷主要組成物為Al2O3,一般含量大于45%。氧化鋁陶瓷具有各種優良的性能。耐高溫,一般可要1600℃長期使用,耐腐蝕,高強度,其強度為普通陶瓷的2~3倍,高者可達5~6倍。其缺點是脆性大,不能接受突然的環境溫度變化。用途極為廣泛,可用作坩堝、發動機火花塞、高溫耐火材料、熱電偶套管、密封環等,也可作刀具和模具。
4.2.2工具陶瓷
硬質合金主要成分為碳化物和粘結劑,碳化物主要有WC、TiC、TaC、NbC、VC等,粘結劑主要為鈷(Co)。硬質合金與工具鋼相比,硬度高(高達87~91HRA),熱硬性好(1000℃左右耐磨性優良),用作刀具時,切削速度比高速鋼提高4~7倍,壽命提高5~8倍,其缺點是硬度太高、性脆,很難被機械加工,因此常制成刀片并鑲焊在刀桿上使用,硬質合金主要用于機械加工刀具;各種模具,包括拉伸模、拉拔模、冷鐓模;礦山工具、地質和石油開采用各種鉆頭等。
4.2.3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通常具的特殊的物理性能,涉及的領域比較多
4.2.4精細陶瓷
陶瓷材料中已崛起了精細陶瓷,它以抗高溫、超強度、多功能等優良性能在新材料世界獨領風騷。精細陶瓷是指以精制的高純度人工合成的無機化合物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工藝燒結的高性能陶瓷,因此又稱先進陶瓷或新型陶瓷。精細陶瓷有許多種,它們大致可分成三類——結構陶瓷、電子陶瓷以及生物陶瓷。
4.2.5結構陶瓷
這種陶瓷主要用于制作結構零件。機械工業中的一些密封件、軸承、刀具、球閥、缸套等都是頻繁經受摩擦而易磨損的零件,用金屬和合金制造有時也是使用不了多久就會損壞,而先進的結構陶瓷零件就能經受住這種“磨難”。
4.2.6電子陶瓷
指用來生產電子元器件和電子系統結構零部件的功能性陶瓷。這些陶瓷除了具有高硬度等力學性能外,對周圍環境的變化能“無動于衷”,即具有極好的穩定性,這對電子元件是很重要的性能,另外就是能耐高溫。
4.2.7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是用于制造人體“骨骼一肌肉”系統,以修復或替換人體器官或組織的一種陶瓷材料。
5. 新型陶瓷材料
在機械加熱和制冷機械反應動力學物理性能性質方面,有良好的加熱耐候性高溫、隔熱、硬度、抗磨損等;在金屬導線電化學性能性質方面主要是具有導電絕緣性、壓電性、半導體性、磁性等;在生物化學上還具有活性催化、抗氧化、吸附等多種特殊功能;在其他生物技術性能方面,具有與任何人類其他生物技術相容的特殊性能,并且產品可以廣泛用來設計制造各種具有生物化學結構的金屬原子體和復合材料。然而,還的確存在著它的不足之處,比如它的脆性。所以通過科學研究或者創造性地設計開發新型多功能用途的水晶陶瓷被普遍認為已經是我國現代陶瓷材料學與工程學領域中的重要研究課題。
我們大致可以將其細分四類為:超耐高溫材料陶瓷,超硬度優質材料陶瓷,高韌性材料陶瓷,半導體材料陶瓷。電解質導體陶瓷,磁性介質陶瓷,導電磁性陶瓷。隨著其原料成分、構造及工藝制作過程工藝的不斷完善,新型彩色陶瓷也層出不窮。
參考文獻
[1]石慧中.SiBCN陶瓷前驅體的合成反應機理及機械性能的理論研究[D].揚州大學,2021.
[2]馬瑞欣.高韌性多色氮化硅陶瓷的制備和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1.
[3]方夢珠.鈮鎂酸鉛-鈦酸鉛體系多鐵性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