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蘭

摘要:目的明確健康教育在改善干眼癥患者不良心理情緒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45例干眼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實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焦慮狀態明顯下降,對護理工作開展滿意度明顯升高,與實施前比較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對干眼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利于不良心理情況的改善,在臨床有推廣開展價值。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眼癥;心理;影響
干眼癥為眼科臨床常見病,全身性疾病、眼部疾病或環境因素等均可能誘發該疾病,老年群體更易發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直接影響到患者心理情緒[1]。故而我院臨床結合實際,對接診的干眼癥患者積極進行治療的同時另實施健康教育取得了不錯效果。現將相關要點進行總結并作如下匯報: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郴州愛爾眼科醫院接診的干眼癥患者中選取45例納入研究對象,男患者20例、女患者25例,年齡33-68歲,平均年齡(58.2±0.6)歲,所有患者均無精神類疾病,意識清醒能夠正常溝通,且對此次研究知情愿意主動加入研究。
1.2健康教育要點
(1)飲食健康教育。囑咐病患每日要保持營養均衡,多食蛋白質與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多飲水,為眼睛提供足夠養分,保持眼部健康。
(2)生活健康教育。注意維持睡眠充足,老年人可通過快走、慢跑等方式適當運動,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不可長時間閱讀,休息時通過正確的姿勢做一做眼保健操,讓眼球得到充分放松,洗臉時做好睫毛與眼瞼部位清潔,用熱毛巾進行眼睛敷貼,5-10min/次,能夠達到緩解疲勞的作用,促淚液分泌增加;同時,遇到風塵、煙霧天氣或冬季氣候干冷應使用護目鏡進行保護,以防淚液過度蒸發導致病癥加重。
(3)用藥健康教育。結合醫生建議選用不含防腐劑同時含有電解質的人工淚液,并進行眼藥水的正確使用,1-2滴/次,4次/日,滴完后輕閉眼若干分鐘,告知患者太過頻繁使用眼藥水會導致正常淚膜被沖走,使淚液蒸發速度加快。
(4)用眼健康教育。電視、平臺、手機等有輻射設備使用時應保持屏幕上方較視線更低,降低對屈光的要求,還能使眼球暴露面積得到控制,預防水分蒸發,在視物時不可目不轉睛,間隔半小時則應閉目或遠眺,眨眼次數應為5次/min。
(5)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患者在干眼病引起眼部不適后情緒變得暴躁,應為患者進行干眼病發病機理講解,促其明白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通過積極治療是能夠緩解干眼帶來的不適感的,以此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促其能用平和心態應對眼部不適,并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焦慮狀態,以及對護理工作開展滿意度進行比較,其中患者對護理工作開展滿意度由院內自制量表給予評定,包括醫護人員專業水平與服務態度,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越滿意。焦慮情緒經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展開評定,總分56分,分值越高代表焦慮情緒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經SPSS22.0統計學軟件展開處理,計量資料通過(±S)表示,由t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由下表1里記錄的數據能夠發現,實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焦慮狀態明顯下降,對護理工作開展滿意度明顯升高,與實施前比較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干眼癥即多類原因所致的淚液減少,并引起淚膜穩定性降低,出現眼部不適的疾病,若偶爾眼干僅需在家里通過滴眼藥水等方式促其自行緩解即可,但是已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則應及時就醫。
臨床對干眼癥的治療除了應用藥物進行癥狀緩解外,還需對其實施必然的健康教育,來糾正患者的不良用眼習慣,促其能自覺做好眼部衛生[2],消除眼部不適引起的焦慮等情緒。故而在本次研究里我們通過從飲食、生活、用藥、用眼、心理等方面著手對45例干眼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后發現焦慮狀態由(28.43±1.67)分下降至(16.59±1.52)分,滿意度由(68.27±2.91)升高至(80.30±3.05)分,這凸顯出了健康教育在干眼癥治療中的積極意義。故而我們建議對后續工作中對接診的干眼癥患者給予治療的同時繼續推廣實施健康教育,促其能盡早康復。
參考文獻
[1]朱永麗.健康教育對干眼癥患者療效的影響研究[J].家有孕寶,2020,2 (12):280.
[2]張新月.干眼癥常見原因與護理觀察[J].飲食保健,2020,7(3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