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愛玲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多機遇,可以提升農業發展的現代化與機械化水平,調整和完善農業結構,推廣農業新技術與新工藝。然而,農業經濟建設中仍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業種植、新技術推廣、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為了處理好上述問題,應提出鄉村振興發展目標,注重農業經濟建設,應用科學的改善措施,提升農業種植現代化與機械化水平,實現長久穩定發展目標。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經濟;機遇;發展策略
鄉村振興背景下,為了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發展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將農業經濟建設作為入手點,全面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以此帶動農村地區產業發展。同時,轉變鄉村原有面貌,確保生態環境滿足生存要求,全面增加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為了全面實現鄉村經濟振興發展,基于供給側改革,注重地區產品結構優化,建設高效農業發展模式。
1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現代化與機械化推進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源動力,實現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建設。全面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可以加強農業生產力,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加快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進程,同時為現代農業建設與發展奠定基礎。為了優化整合農業產業結構,應當加大農業機械、生產技術推廣力度,以此提升農業經濟水平,轉變農業生產模式[1]。
1.2優化調整產業結構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了實現農業經濟建設現代化發展,必須全面提升農產品產量與質量,同時注重產業結構優化整合,以此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全面加強農業生產力。注重現代化農業生產效果加強,提升農業經濟水平。
1.3注重推廣新技術與新工藝
在長期發展中,由于農業技術理念落后,相應影響農業經濟發展速度。基于鄉村振興理念,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技術,深入踐行現代發展路徑。所以,大力推行農業新技術、新工藝,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實現農業經濟轉型發展,從根本上促進農業經濟創新發展[2]。
2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與問題
2.1現代化、機械化水平低
為了加強農業經濟建設效果,必須推行和應用農業機械,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目前,農業機械化推廣范圍廣,然而現存問題比較多,如未及時建立農業機械化推廣機制、重視度較低、機械成本過高等。少數農業機械推廣人員綜合技能不足,缺乏責任意識,對農業現代化、機械化進程要素影響較大。
2.2產業結構亟待調整
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整合勢在必行。實行鄉村振興戰略,能夠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我國多數地區面臨農業產業結構滯后化、單一化發展,在優化整合操作時未聯合地區實際情況,因此,對農業經濟發展效果影響比較大。同時,農業機械推行力度不足,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對農業經濟產業結構整合限制比較大。
2.3新技術、新工藝推廣不足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生產現代化技術、工藝推廣不到位,無法實現農業與農村協調發展,也無法改善農村居民生活品質。為了彌補農業發展不足,必須按照地區實際情況、農業種植養殖需求,合理應用新型技術與工藝措施,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4居民綜合素質不高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群眾自身認知與技能素養受到較大影響,有利于農民群眾增強環境優化與保護意識,促進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發展。然而,多數地區農民綜合素質水平低下,未掌握農業機械操作方法,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等,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比較大。
3鄉村振興下的農業經濟發展策略
3.1開發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工藝
按照鄉村振興背景,推廣和應用農業種植新型技術方法,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與發展,大力推進農業新科技、新工藝,確保農民掌握和了解農民種植新技術,轉變農民生產理念,實現長久穩定發展目標。注重提升農民農業種植科技、工藝方法,組織農戶參與專業指導,可以加強農戶間交流溝通,擴大農業種植新技術、新工藝使用范圍。
3.2提升農民素質能力,注重生態環保
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全面提升農民素質能力,掌握農業設備操作法,熟練掌握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內容。為了加強人員思想認知,應當制定標準化教育培訓機制,通過講座、技術交流等方式,確保農民積極參與到教育與培訓中,掌握農業現代種植技術,全面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同時可以提升農業現代化種植水平,凸顯出各新媒體功能,實現農業經濟現代發展,積極宣傳鄉村振興目標。農民注重提升學習自覺性,全面掌握農業種植技術、現代化操控能力,加大農業種植工作效果。推廣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減少化肥與農藥使用量,科學處理生活垃圾,強化環保思想,防止出現環境污染問題,為農業經濟建設奠定基礎[3]。
3.3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建設鄉村特色
現階段,我國多數農村地區注重轉變思想狀態,創新農業發展模式,然而在實際發展期間,由于產業鏈不完善,自身條件弱等,對農業產業發展影響較大。基于以上方面,按照鄉村振興視角,注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建設全產業鏈,實現集群化發展,同時擴大產業建設規模。鄉村干部幫助個體經營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力度,實行“三園三區一位”發展,從根本上促進產業協同發展,例如物流、營銷、加工與生產等,全面加強農業發展競爭力,還可以實現效益發展。為了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必須加強新農村建設。在規劃期間,金融機構研發金融產品,按照農村建設要求,對產品種類予以創新,從根本上促進鄉村振興發展。農村地區不僅種植農作物,還具備獨特生態旅游資源。所以,本地政府聯合金融機構,制定旅游貸款產品,實現文化項目建設發展,開設農家體驗館、室外探險、采摘園等旅游項目。注重推廣鄉村旅游行業發展,全面改善新農村建設面貌。
3.4注重信息化建設,支持經濟發展
1)注重建設基礎設施,全面實現農業數字化發展。按照實際發展需求,添加信息化產品,同時組織各類培訓活動,幫助農民出售產品,掌握互聯網營銷模式要點與特色,以此加強銷售效果。2)注重總體式發展,建設高性能政務信息、商務信息系統,確保數字資源應用合理性。注重本地經濟信息開發,加強市場風險防范機制,實現數字化建設發展。部分地區農作物具備地方特色,然而生產量比較少,無法達到理想化營銷效果。對于該類產品,政府應集中農產品相關信息,并且與地區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將數據信息發布到信息系統上,定期組織股東大會,為用戶分析本月產品銷售與用戶反映。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擴大營銷規模,提升農民收入水平,集中各地區分散的生產資源,全面提升生產發展完整性[4]。
4結語
為了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增加農民群眾經濟效益,改善生活質量,必須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針對常見問題,提出科學化策略方法,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新技術與新工藝,加快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進度,提升農戶素養能力,從根本上推進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彪,劉飛.鄉村振興下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的SWOT分析:以四川省達州市為例[J].現代化農業,2021(04):45-48.
[2]徐佳旭.鄉村振興視角下我國農業供應鏈金融研究:后疫情時代智慧化服務模式構建[J].北方經貿,2021(03):13-17.
[3]張紅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進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04):40-42.
[4]張曉嬌,王利波,丁春雨,等.鄉村振興背景下吉林省綠色農業發展路徑探析:以榆樹市、德惠市、扶余市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21(06):219-221.
[5]王靜書.農業教育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及戰略研究:評《經濟新常態下破解“三農”難題新思路》[J].灌溉排水學報,2021,40(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