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我國越來越注重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各種計算機基礎課程,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所以,計算機老師需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開展一體化教學,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一體化教學
一、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1單一的教學方法
通常,教師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課堂上,向課堂上的學生傳授計算機知識,然后花一點時間讓學生練習或讓學生下課后練習。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無法對計算機課課程感興趣。同時,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更是難上加難。
2缺乏創新的教學意識
傳統計算機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基于教材。一般來說,計算機操作步驟教科書寫的十分詳細,學生只需遵循這些步驟即可。這樣,一旦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學生往往束手無策,無法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拓展。
3學生缺乏學習中的合作與交流意識
在傳統的計算機實驗操作課中,學生主要根據命題來操作計算機。這個主張的范圍很小。學生只有利用自己的知識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并且老師沒有給學生時間來討論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完全獨立地交流[2]。
二、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
1營造高效開放的教學環境
通過創建基于查詢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機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使學生從各個層次上深刻理解辦公軟件,知道如何使用計算機處理日常文檔,然后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積極學習計算機技術,在老師的科學指導下,使學生對計算機處理的相關知識有更透徹的理解和準確掌握,從而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過去的計算機教學中,老師在講臺上講解,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處理師生關系,他們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交流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2開展各種教學活動
高中生通常具有較高的實踐能力和對學習技能的渴望。因此,計算機教師應結合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認知水平,積極組織各種教學活動,指導高中學生在不同層次上真正地發現學習計算機的價值和樂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他們對計算機的學習熱情。例如,我們應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幫助學生組織日常生活。例如,我們還可以舉辦“數據處理競賽”,為高中生提供豐富而復雜的數據和信息,并讓他們使用表格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和處理,這不僅有助于改善體驗高中生的各種活動,也幫助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通過靈活地組織各種教學活動,還可以激發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引導他們拓展自己的認知視野,使他們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科學開展計算機教學
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手段吸引學生對計算機教學課的關注,提高課堂效率。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結合計算機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將圖片和文字進行結合,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的各個領域都能夠有所涉及,使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師還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獨立學習和學習計算機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養成終身學習計算機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
4計算機老師創新教學方法
實際上,如果我們的老師可以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那么至少可以保證教學形式的統一性。這種認可的最終結果是師生的共同進步和共同發展。從根本上說,這是從學習到學習,從教學到教學的分離。針對許多中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總結出存在的問題,并開發出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和高級計算機教學來向學生傳授計算機教學。例如,在準備課程時,教師可以使用PPT使無聊的抽象計算機語言變得更加生動。這樣在下一節課中,計算機老師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操。讓學生自己使用計算機完成操作。這個過程在于讓學生自由發揮,通過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
5加強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
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操作中問題的能力,這要求學生加強實際操作培訓。因此,高中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驗環境,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平臺。在高中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中,必須高度重視實驗室隊伍的建設。既要充分考慮實驗室人員的學歷和年齡水平,又要吸收一些復合型人才。
6計算機老師創新教學方法
針對許多高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總結出這些問題,并開發出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和高級計算機教室來教學生計算機。例如,今天的老師內容是計算機內容的圖像章節。在準備課程時,教師可以使用PPT使無聊的抽象計算機語言變得更加生動。這樣在下一節課中,計算機老師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操。讓學生自己使用計算機完成操作。這個過程在于讓學生自由發揮,通過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3]。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
結語:
總而言之,大多數高中計算機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教學活動,不僅有助于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且對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發展做出貢獻。教師應繼續加強計算機教學的創新,使高中生的學習技能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娜.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8(10):23-27.
[2]張福林.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索[J].電子世界,2019(12):147-150.
[1] 楊速章編著. 計算機應用基礎. 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8. 7.7
[2] 劉德仁,寅生.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程與實訓[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 王晨,史偉. 高職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J]. 教育與職業,2010 年 11 期.
作者簡介:
韓云鳳,女,1982.11,山東諸城市,大學本科,青島市經濟貿易技術學校,講師,計算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