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平
摘 要 近些年,農村地區越發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并取得了較多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些比較完善的理論,但是在農村產業融合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發展方面仍然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產業體制方面的缺陷導致美麗鄉村建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基于此,主要探討農村產業融合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的困境問題,并提出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 農村產業融合;美麗鄉村;建設困境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79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選擇進城務工,隨之而來的便是農村空心化的現象和對農村生態環境宜居環境建設的忽視。再加上資源分配不均、人力資源不足、觀念落后等原因,城鄉發展出現了明顯的不協調,這些都影響了美麗鄉村的建設。同時,長期以來農村產業建設水平發展速度緩慢、農村產業的融合度不夠、發展思想比較落后,這些都導致了農村發展面臨著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在現階段農村產業融合的背景下,解決好農村發展的問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就變得尤為重要[1]。
1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聯
1.1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現狀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工業建設、城鎮改建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市場經濟成果顯著,不斷發展的社會和經濟要求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但是,由于我國地大物博、農業基礎薄弱等原因,農村的建設工作存在許多積壓已久的問題,影響了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效,影響了農村產業融合水平的提升,農村建設沒有實現產業發展與自然環境深度融合的狀態,這些都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實,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生態農業和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都應該成為農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進行高度融合,從而構建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又能夠通過促進旅游業的發展來提升農村文化建設水平。在農村產業融合背景下建設美麗鄉村,要促進生態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統一,培育多功能農業,提升農業內涵,拓寬農村發展途徑,提高農產品價值,使農村多種產業能夠同步發展,從而構建美麗鄉村新格局[2]。
1.2 農村產業融合與美麗鄉村建設耦合性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能夠構建和諧社會、打造新時代鄉村文明、促進人與社會關系的協調,還能夠起到促進農村發展、提高農村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重視農村文明的發展,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發展要融入綠色理念,從而使美麗鄉村建設能夠可持續進行;要具有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模式要進行轉變,要注意對文化環境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而農村產業融合又能夠對美麗鄉村建設起到促進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3 農村產業融合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影響
農村產業融合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影響在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縮小農村和城市的差距,在農業實現多功能發展局面后,能夠進一步產生新型的產業形態,農業的經濟效益將顯著提升,還能夠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讓農業產業融合成為構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元素。新型產業形態以人為本,能夠使人們更好地理解鄉村的價值,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發展體系,促進農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完善現代農業,使生態農業成為發展的主體,提升農業觀光的發展空間。
1.4 農村產業融合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功能定位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需要通過構建立體化的發展模式,促成農村生產經營體系的創新和農業生態化發展,合理地配置農業資源,并進一步拓寬農村市場,讓農村經濟的延伸面更寬廣。同時還要注意將農村的文化功能融入到產業建設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這個過程中,美麗鄉村建設又成為了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保障,通過精準合理地定位來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能夠正常進行。而在經濟層面上必須將新興產業和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從而構建能夠提升經濟效益、發展農業旅游、打破城鄉鴻溝、提升農民收入的產業結構。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在新結構中得到弘揚和發展,讓產業結構帶動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最終實現農村人口生活質量、收入及幸福感的提升。讓產業融合和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風貌、提升農民環保意識、提高農業的科技水平[3]。
2 農村產業融入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的困境
2.1 農村產業融合水平過低
我國的農村產業融合雖然已經開展了相關的工作,但水平相對較低,融合的難度影響了產業融合的進展,多種因素導致新興的產業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不能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產業融合的資金也不足,另外使用資金的時候也沒有根據科學原則進行分配,導致出現了浪費的現象,因此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狀況并不理想。
2.2 村莊難以承載農村產業融合
很多村莊的承載能力偏低,不能夠適應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需求,農村產業融合質量不高。只有提升鄉村的承載水平,才能夠促進農村產業的融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進展,但是很多農村的基礎設施質量不高、建設不完善,導致其承載能力難以較好地提升。
2.3 農村產業的管理不足
農村產業融合必須因地制宜,但是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村產業融合工作,在管理方面有一些問題難以解決,影響了農村產業融合與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農村新經濟開展情況不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狀況不理想;農村產業仍然以簡單的農產品加工為主,深加工問題難以解決;標準不統一,沒有提高專業化水平;銷售渠道不暢通,營銷人才不足,正是這些影響管理的問題導致農村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突出[4]。
2.4 體制缺失影響農村產業融合
體制方面的缺陷也降低了農村產業融合的水平。參與農村產業發展的核心成員是農民,但由于相關機制不完善,雖然大部分農民認為自己是農村產業融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獲益人,但協調機制不完善導致這個認識過程深化程度不高,進度較緩慢,難以讓農民參與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3 農村產業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舉措
3.1 引導農民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
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主動引導農民參與產業融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才能夠使相關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要真正實現農民是新型農業生產主體,才能夠使農村產業的融合出現高質量發展的局面,提升農民參與的積極性,要發揮好農民參與工作的積極性,要加強思想觀念培養,促進新觀念新思想的工作,提升發展能力,這樣才能夠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
3.2 完善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機制
要建立好支持農村產業融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政策體系,這樣才能使農村產業融合有好的支撐平臺,美麗鄉村的建設有好的基礎。政策的制定要因地制宜,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合理設定目標,突出方案的實用性,突出政策的扶持作用,統一規劃資源的分配,避免出現浪費的情況,要完善相關機制,促進各部門協調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使農村產業融合能夠促進美麗鄉村的建設。
3.3 美麗鄉村建設資源要合理流動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有區別,各地區有不平衡的現象,包括資源不足、資源浪費及資源分配不合理等,這都導致農村產業融合工作受到影響,美麗鄉村建設的質量不理想。因此,要促進農村建設資源的合理流動,通過合理分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革金融機制,提高對農村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為美麗鄉村建設建立良好的物質基礎。開發新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促進城市資源與農村資源之間的合理分配,加強兩者的合作,通過各種合作促進農村產業大發展,縮小城鄉差距,要積極鼓勵以各種形式參與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促進農村產業的大融合[5]。
4 結語
只有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目前農村產業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也獲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需要改進的地方仍然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少。這些問題不解決會影響農村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因此要從政策規劃、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改進,解決影響發展的問題,探索新方案,促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程文勇.農村產業融合視域下美麗鄉村建設困境研究[J].中國地名,2019(5):45-46.
[2] 朱麗君,施六林,王艷.美麗鄉村建設視域下農村產業融合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8(8):12-14.
[3] 尹海東,郭麗娜,程琳書.農村產業融合視域下美麗鄉村建設困境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1):91-92.
[4] 王丹玉,王山,潘桂媚,等.農村產業融合視域下美麗鄉村建設困境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2):152-160.
[5] 朱麗君,施六林,王艷.美麗鄉村建設視域下農村產業融合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8(8):14-16.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