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國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令互聯網成為了人們收集信息的關鍵具工。大量新媒體成為人們獲取網絡信息的主要平臺,如今的人們還可以在網絡中接受教育,新媒體時代為教育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黨史育人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對新媒體時代下小學的黨史育人提出筆者的看法,希望為關注新媒體時代黨史育人的人群帶來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黨史育人;教育
新媒體平臺由于信息傳播速度極快且具有平臺互動性,如今已成為現代人不缺少信息的獲取方式。新媒體同樣為傳統黨史育人提供了全新的環境,通過探尋新媒體時代中的黨史育人,能夠有效提高黨史育人質量。因此,有必要對新媒體時代下的黨史育人工作進行深入研究。
一、黨史育人綜述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不僅是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為國家而奮斗的歷史,還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高速發展的歷史底蘊。中國共產黨為了保證先進性,就必須在持續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經驗,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經驗,都將會成為黨史的一部分被中華民族所銘記。黨史育人可以看作是利用黨史經驗對人們進行啟迪與教育,通過對人們進行警示來防止人們在面對發展問題時重蹈覆轍。黨史育人能夠幫助中華民族提高凝聚力,并教導人們從小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黨史育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此之外,黨史育人作為一種優良傳統,能夠為人們提供未來前進的方向。在小學開展黨史育人,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中國共產黨通過努力拼搏所留下的百年歷史對于中華民族有著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需要注意的是,黨史育人是利用黨史服務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加強黨史學習,能夠讓學生從小明白革命先輩在保家衛國中的信念以及中國的發展目標方向,鮮活的黨史經驗將會激勵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奮勇向前,進而推動中國的持續發展。
二、新媒體時代下黨史育人的變化
黨史育人的開展需要保證黨史載體具有感染力與吸引力。互聯網作為新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術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變革,隨著互聯網發展而成長的小學生,無論是生活模式還是思維理念都具有明顯的新時期特征,這也將成為黨史育人的一項工作與挑戰。通過站在黨史育人的機遇角度出發,新媒體能夠憑借雙向互動、即時等待的優勢來加強黨史育人工作的展開。而從調整層面分析,因為新媒體處于虛擬環境,所以,使用者其行為很難得到控制。而且,因為網絡信息雜亂無章,因此,還會影響到黨史育人工作的正常進行。在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模式下,小學黨史育人工作的開展必須始終遵循新媒體特征,通過對傳統黨史育人工作進行優化與改進,并通過理念革新的方式來發揮出新媒體在黨史育人過程中的引導作用。
三、新媒體時代下黨史育人的策略
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黨史育人將會被完善,而互聯網技術也將讓黨史育人的方式方法變得更加多樣化。只要堅持秉承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就可以在黨史育人工作中持續貫徹中國共產黨的良好作風,進而實現對于黨史育人工作的改進與優化。需要注意的是,新時代的黨史育人工作必須堅持反對嘩眾取寵、形式主義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令黨史育人工作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一)黨史演講作品的創新
在新媒體時代,應該主動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利用新媒體的力量來完成對信息的傳播。黨史育人可以借由微博、微信等平臺來積極強化黨史演講作品所帶來的感悟。黨史是一種經驗,更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征,憑借其與中國人民的情感共鳴,能夠令黨史滿足年輕人的需求與喜好。在創新黨史作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歷史題材。黨史演講作品通過深入挖掘歷史題材并將進行創新,能夠讓黨史作品的內容具有更多時代特征。在此期間,還應該主動加強對于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與分析,并在黨史演講作品中融入中國近代的紅色印記,進而獲取更多人的文化認同感。第二,內核強調。黨史的內核便是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精神,因此,在作品創新過程中必須強調黨史精神內核。只有這樣才能夠令小學生感受到黨史作品的深層次含義,并認可中國共產黨的真正價值。
在新媒體時代,中國需要主動面對西方思想的文化入侵。因此,必須專門加強黨史育人工作的開展,以此來全面提升黨史育人效果,激發人民群眾對于黨史育人的認可。從傳統黨史育人工作中出發,若在黨史育人中利用刻板語言來描繪黨史內容,很難激發小學生對于黨史學習的積極性,并降低黨史作品的感染力。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動畫、音頻、視頻等各種新媒體方式來深入挖掘黨史演講作品中的深刻含義,只有生動形象的黨史內容才能夠讓黨史育人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發揮小學生群體價值
小學生作為社會的未來之星,是伴隨新媒體時代一路成長至今的一批人。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中必須重點強調小學生群體在黨史育人中的重要性。在新媒體環境下,小學生群體不僅可以作為黨史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依托,還可以全面提高黨史育人工作開展時的活力。通過演講的方式組織開展活動,能夠使小學生真正感悟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有利于強化高校思政教育。然后,通過開展黨史課程來讓小學生群體了解黨的發展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小學生群體真正認識到黨史育人的重要性。為了讓黨史育人成為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還應該從小學黨史教材中出發,通過融入近現代史綱要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讓黨史育人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當小學生通過演講了解到黨史育人的重要性之后,便可以從師資角度出發,擇優選擇一批優秀教師來加強教學培養力度,以此來讓黨史育人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合理。對于黨史育人工作而言,小學生群體作為新媒體使用時的主力軍,能夠在黨史育人轉型過程中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還可以利用好小學生群體的碎片化時間,通過在網絡中適當增加黨史內容,以此來幫助小學生群體從小鞏固紅色思想。
(三)落實紅色文化工程
紅色文化工程的落實能夠有效發揚黨史特色,通過在以黨史育人為主題的演講活動開展期間,組織一系列以紅色為核心的教育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群體的黨史學習積極性。例如,通過紅歌活動以及紅詩、紅書月,能夠有效體現出黨史資源的多元轉化能力,并豐富我國的紅色文化載體。在開展黨史育人工作時,只有將教育意義與新媒體中的娛樂性相結合,才能夠在黨史育人中實現寓教于樂,并提高黨史育人水平。還可以通過運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紅色活動,要求學生錄制演講小視頻,上傳到微博中,以此來拉近紅色文化與人們之間的距離感,進而提高黨史工作的影響力。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公眾號、微博等方式來加強黨史建設,通過全面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對黨史教育宣傳力度的優化。在公眾號建設過程中,應該適當注意黨史內容與內容形式的更新,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趣味性。然后通過加強人才、經費的投入來全面發揮網絡宣傳作用,進而實現黨史育人工作的全面落實。
(四)開展黨史演講活動
黨史演講活動是助力黨史育人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通過關注“全國少工委”公眾號,可以在實踐體驗中感受到黨史演講的意義,并給自己一個足夠優質的鍛煉機會。通過在公眾號中積極參與“紅領巾講解員”的活動,能夠實現對黨史演講作品的上傳。通過這種活動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黨史的積極性,還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暑期時間的利用率,進而讓黨史育人在新時期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小學黨史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過深入了解黨史育人的價值并針對互聯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能夠讓小學黨史育人工作的質量得到質的提升。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到黨史育人的重要性,新媒體時代下的黨史育人將會變得更加完善。
[注:本文由廣東省王金發名師工作室指導推薦]
參考文獻:
[1]潘兆良,潘天霞.共繪紅色記憶,獻禮建黨百年——黨建引領下的“童畫黨史”育人新路徑[J].中小學班主任,2021(14):7-8.
[2]徐樂,趙騰蕓,張悅.聚焦“為黨育人”,打造“四維課堂”——鎮江市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紀實[J].中國共青團,2021(14):20-22.
[3]武麗.新媒體時代黨史育人新舉措分析[J].中國報業,2021(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