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房住不炒”主基調下,房地產行業去杠桿的調控政策密集且極具針對性,土地“兩集中”以及“三道紅線”等政策監管下,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考驗。
自監管部門出臺“三道紅線”規則以來,各地加大房地產調控力度,對房企的有息負債率嚴格管控。一些踩紅線的房企在外部融資的渠道上融資難度加大,以往“借新還舊”緩解資金壓力的路已經走不通,不少企業現金流緊張。由于市場調控不放松,房企銷售端壓力更大,資金流入的降低,導致公司資金鏈條壓力增大。各大房企中報顯示,超三成房企的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出現負增長,現金流的緊張直接影響房企的拿地和銷售策略,房企高杠桿擴張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隨著土地“兩集中”政策的實施,土地市場熱度明顯得到控制,房企面臨的拿地形勢趨于嚴峻,對房企資質要求也更加嚴格。近期許多城市對參與土拍的企業資質文件的審查就有堅決禁止“借馬甲”參拍的規定。例如青島,一旦發現馬甲公司參與競拍,除取消競拍資格外,還會面臨扣除5%保證金的處罰。種種措施下,房企拿地競爭更加激烈,對房企資質要求更加苛刻,而土儲的縮減,將直接影響房企未來規劃和企業規模。
利潤方面也不樂觀。今年上半年,128家A股上市房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93%,其中,76家出現毛利率下滑的情況,有13家毛利率下滑超過20%,平均毛利率在28.15%左右,同比下降2.48%。行業營業總收入整體上漲,毛利率卻整體下滑,房地產行業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態勢。
在房地產開發主業利潤降低的背景下,房企多元化布局的腳步更加急促。目前,房企的多元化發展主要聚集在商業辦公、物業管理、產城、文旅、康養、以長租為核心的租賃,以及創投七大領域,多元化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其中物業管理及城市更新業務對房企利潤的貢獻尤為突出。
在影響房地產業發展的諸多因素都面臨許多困難、行業發展模式已發生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房企應如何應對,何去何從,急需房地產企業認真思考,積極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