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強則國強”,留守兒童也是國家的明天和希望,需要來自社會和家庭的更多的關注和愛心。留守兒童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群體之一,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心靈上的慰藉。為豐富留守兒童單調的假期生活,擴大孩子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我們此次“三下鄉”活動深入農村和基層,去探訪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農村 留守兒童 關愛
引言:今年暑假我們團隊以關愛幫扶留守兒童為活動主題進行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發現了農村有許多的留守兒童,針對這種情況,我通過對留守兒童形成的原因,面臨的問題等調查研究,總結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該從哪幾方面幫助他們,讓愛心永遠傳遞下去。
一、留守兒童形成的原因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迅猛推進,我國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由于諸多條件制約,他們無法讓自己的子女一同前往城市,致使在農村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群體,即留守兒童群體。
二、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1.教育的問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第一粒扣子是家長扣上的,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在校只是8小時,在家卻是16小時。生活的能力、好習慣的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等等受父母影響至深。留守兒童一年與父母團聚的日子寥寥無幾,不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再加上學習動力不足,臨時監護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對留守兒童提供優質的學習氛圍。農村各類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的不便利等因素導致留守兒童的視野狹窄,加之沒有良好、積極的學習環境,普遍缺少上進心。父母在外,管不了;爺爺奶奶不敢管、不會管、不想管,怕管出事不落好,兒子兒媳埋怨,想管學習大多數爺爺奶奶也是有心無力。
2.父母親情的缺失
爺爺奶奶帶孩子,由于他們那個年代的教育水平、認知水平、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大多給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家庭教育有心無力,他們本身就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固守舊時代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與新時代的教育要求南轅北轍,反而教給孩子自私、占小便宜等惡習,影響了兒童的衛生、分享、文明禮貌等習慣的養成。
3.心理健康問題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我國新的公共衛生問題,引起了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看到其他同學與自己的父母朝夕相處,得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心理會產生自卑情緒,所形成的對社會的看法和認識會更具灰色成分;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得到關愛,就會使他們產生焦慮、缺乏安全感、緊張等不良情緒,而且長期無法與父母交流,無法獲取基本的情感需求,留守兒童的性格會變得內向、自卑,甚至孤僻;在遇到困難時,無法及時從父母那里獲得支持和建議,他們會變得脆弱、敏感,自暴自棄。甚至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不會釋放自己的壓力,往往會采取極端方式,比如通過暴力解決問題。
4.安全問題
安全作為直接關系到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問題,是監護人和兒童自己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由于疏于監管,留守兒童自身保護意識較差,自我防范能力不強。安全問題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意外事故造成的兒童傷亡等安全問題;二是不法分子對于留守兒童的侵害問題;三是農村留守兒童自身叛逆問題;
5.犯罪問題
近年來,留守兒童的犯罪率不斷上升,留守兒童犯罪的成因主要是:一是內部成因,想通過實施違法犯罪這樣的鬧劇證明自己的個人能力,以反擊個人現實層面中面臨的社會地位低下、情感需求不能通過合法途徑得到滿足的持久無能的生存困境與心理困境。二是外部成因,主要有家庭原因、學校原因以及社會原因。
三、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該如何幫助留守兒童
面對留守兒童以上問題的出現,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對于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更要肩負一種責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幫助留守兒童:
1.我們可以借助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去他們家里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做游戲,暢談下學習、生活以及未來,幫助他們樹立理想、信念和追求,克服空虛、孤獨。多與他們交心,努力成為他們信賴的哥哥、姐姐或者朋友,隨時了解他們的動向以及內心真實的想法,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2.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讓孩子們定期與父母進行視頻通話,交流感情、溝通生活,在條件準許的情況下我們甚至可以帶領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使兩代人之間更好的交融感情。另外,還可以教會孩子們給父母寫書信,把思念幻化為文字抒發出來。
3.我們可以和學心理學的專業的大學生進行聯手,共同對相關孩子進行心理輔導,緩解甚至消除他們的負面情緒以及想法。
4.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培養一項或幾項愛好,比如運動、文藝、學習、等,幫助他們在孤獨的時候轉移注意力,養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積極融入群體中、班級中、同學中,以分散孤單之感。還可以交他們幾個防身術動作,做防身用。
5.我們可以在生活、學習中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支持與幫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很多,總之不能不聞不問、不能視而不見、不能麻木不仁。
四、結束語
我們希望,留守兒童們雖然沒有了父母的陪伴,但是沒有自卑、沒有放棄、更沒有埋怨過自己的父母親。他們在這種生活的磨練中,學會了適應,學會了改變,學著以自己的力量振奮自己的精神,增強自己的斗志,活出了一個感恩的、自豪的、快樂的精彩自我!我們更多的人要將愛心付諸行動,理解、尊重、關愛他們,伸出我們溫暖的雙手,讓健康、快樂圍繞在每個留守兒童的身邊,為構建我們和諧的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社工中國網 2018-12-18
[2]大國人口 闞唯2020-07-09
[3]瓦崗寨的程咬金 程洪禮 2021-02-03
[4]中國青年網 李彥龍 2015-06-15 15:29:00
作者簡介:姜雨(2002—)女,山東煙臺海陽市人,在讀本科生,音樂學(器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