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視文學作品作為人類思想表達的一種形式,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思想內涵及風格。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與社會發展有緊密的聯系,隨著女性地位的改變,影視文學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本文對不同年代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進行分析,深刻探討其對女性人物的刻畫,并為現代影視作品如何更好地塑造女性形象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影視作品;女性形象;塑造路徑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7-0221-03
當代女性審美影響著現今影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塑造[1]。當代女性審美賦予了女性形象新的審美內涵。不少電視劇、電影及時尚雜志,都對女性審美作出了具體的定義,塑造的女性角色多是美麗大方、善良溫柔的。這種現象使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女性的審美其實也是在“被審美”,這種現象是男權話語主宰所致[2]。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對女性的形象塑造不再局限于此,新時期的影視作品呈現出多元化、多風格的女性形象。
一、影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變
(一)20世紀80年代影視作品女性形象
20世紀80年代正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剛剛從封閉停滯的環境中走出來,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在這個階段,影視作品還沒有真正得到發展,雖然早已提出男女平等,但人們心中仍然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的女權意識也不強,所以女性這一“第二性”的思想并沒有得到改變。而影視作品只有對性別形象進行合理的塑造,才能在大眾之間廣為傳播,因此影視作品對社會上的現象進行選擇性的陳述并強調某些事實,進行某種文化規范的反饋,通過反饋某種文化規范,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從而與大眾良好交流。
在80年代的影視作品中,女性多為批判對象,或社會地位低的形象出現,在無愛、無我、無語的環境中痛苦地生活著。
如80年代的《籬笆·女人和狗》,該劇很好地反映了女性在這一時代的形象特征。劇中的棗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與當時的婦女一樣,勤勞善良,老實淳樸,一直忍受著丈夫的“霸權”卻緘口不言。為了家庭,她委曲求全,逆來順受,不斷讓步。棗花代表著那個年代的婦女群體,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當時所有的農村婦女與棗花無異。棗花這一女性形象也在告誡人們,女人想要通過男人獲得美滿生活的想法是非常可笑的,自己的命運只能由自己來拯救。
在80年代,作者通過塑造棗花這一形象,向人們揭露了女性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依附男人建立幸福生活的現實。棗花這一人物的善良不幸引起了受眾的同情,而其命運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可悲現實又令人深思。作者對當時女性的軟弱進行批判,對其感到無奈,呼喚女性自主意識的覺醒。
以這部劇為例,我們不難發現,80年代的影視作品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多是為了表現女性沒有獨立思想的現實,她們對女性意識的概念是空白的。80年代的女性甘于生活在男權主義之下,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到來,女性依附于男性,受男性的“保護”,獨立意識淡薄,在那個由男性搭建的層層藩籬中,女性漸漸妥協了。作者以現實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個依靠男性保護獲得安穩快樂生活的女性形象。
(二)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影視作品女性形象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影視作品中出現了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女性形象。在這個階段,女性意識逐步發展起來,形象的塑造也由扁平式向多元化、多層次的方向發展[3]。
相比20世紀80年代末的女性形象,這個階段的女性已不再是單一的寬容善良、以男人為中心的形象,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變化,向獨立自主的知識女性過渡。
在《北京人在紐約》這一影視作品中,阿春自立自強,有著卓越的才干智慧。與舊社會的傳統女性不同,阿春以“女強人”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傳達了女性也能獨立自強,不依靠男人發展自己事業的觀點,這一形象的塑造進一步推動了女性意識的發展。
在《過把癮》這一影視作品中,作者塑造了杜梅這一女性形象,她也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極具個性,敢愛敢恨,鮮活伶俐。她不同于棗花,敢于向不幸的婚姻說不;也不會像劉慧芳一樣,對自己的愛情委曲求全。杜梅以真我的姿態積極追尋著自己的幸福。
《牽手》中的夏小雪與其相比,形象截然不同。夏小雪在愛情中本是苦苦哀求、無理取鬧的一方,但經歷了諸多事之后她釋然了,選擇重拾自信走向社會,并在后來的情感抉擇中明白了自我的含義。這部劇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足以引起當代女性的思考,在如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家庭事業難兩全,女性應該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呢?作者通過塑造夏小雪這一人物形象告訴女性,在如今的社會上,不論處于哪種環境,必須要有獨立意識,必須保持獨立地位。
這些劇作品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其目的都是呼吁女性保持獨立。恩格斯曾說“婦女自身的覺醒”是女性解放的主觀條件,只有實現對自我的改變,才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二、影視作品中女性不同的形象類型
(一)審美文化下的職場理性女性
隨著兩次女權運動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人對女性問題展開思考,而女性意識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4]。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不再被家務所困,而是走上社會,參加工作。隨著審美文化的改變,女性不再滿足于相夫教子,開始追求自身的獨立,表現出了強烈的渴望擺脫男權束縛的意識,因此社會上出現了女性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甚至工作成就超越男性的現象。目前許多影視劇都塑造了這類女性形象,用在事業上頗有建樹的成功女性角色,引起受眾者的共鳴。
以《歡樂頌》這一熱播影視劇為例,安迪這一人物形象可謂是新時代成功職場女性的代表,她天資聰穎,有極強的能力,不僅是美國華爾街的高級商業精英,還是投資企業的高管。事業有為的安迪美麗干練,身價不凡,令不少男性望而生畏。然而安迪在生活上卻不像在事業上那么得心應手,她在生活中排斥與人接觸,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收獲了愛情。作者塑造出來的安迪這一人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多見,但生活中確有此例,如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等。
影視劇《我的前半生》塑造了唐晶這一職場女性形象,唐晶用十年的時間從職場小白變成商界精英,荊棘不斷的職場之路,練就了她強大的氣場和過人的工作能力。但是唐晶在感情路上卻不太順利,年過30依然不婚不嫁,跟男友賀函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面對賀函的求婚,唐晶依然選擇了事業,她更愿意將所有的精力用在工作上,所以后來面對商業競爭時,唐晶選擇揭穿既是競爭對手又是男友的賀函,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在男人的戰場中,唐晶能夠做出一番成就不是沒有原因的,她在事業上傲視群雄,可在面對感情時卻不能做到敢愛敢恨,一直畏首畏尾、躊躇不前。
對比這兩部劇中的職場女性塑造,唐晶的感情困擾來源于她不滿現狀的事業心,她不斷想要追求事業的進步,在感情方面屢屢受挫,最終唐晶的男友和閨蜜都選擇了離開她。即便如此,唐晶還是非常冷靜和理性,面對兩個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離開,她不露聲色,繼續投身于工作。對這一類職場女性的塑造,不僅滿足了現代審美變化的需求,而且向人們揭示了女性在新時代的價值及地位。
(二)被家庭所累的現代女性
如今的家庭倫理劇以年輕的女性為故事中心,通過對“家庭”“倫理”的詮釋,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在家庭倫理劇中,年輕媽媽的角色最能激發戲劇沖突。
《辣媽正傳》這部影視劇曾紅極一時,因為劇中夏冰這一人物形象無疑很好地詮釋了現代女性意識。劇中的夏冰美麗動人,追求時尚,在人群中總能成為焦點,她是現代社會中都市女性的代表,愛泡吧,愛通宵狂歡。懷孕后,夏冰開始學著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媽媽,即使如此她還是愛打扮,并沒有因為要為人母而放棄自己對美的追求,在思想保守的婆婆及周圍人的不解責難下,她依然保持自我。出現婚姻危機后,夏冰一個人帶著孩子,上班時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積極面對生活。從劇中我們可以看出,面對家庭問題,夏冰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積極面對。
現代女性對事業與家庭關系的處理,是能否實現理想生活的關鍵。《我的前半生》開播不久便迅速走紅,劇中的羅子君身為一個家庭主婦,在經歷了老公的背叛后重新開始了后半生的生活。
這些女性都是在時代洪流中掙扎的女性人物代表,女性與家庭之間仿佛存在著天然的枷鎖,在古代女性因為家庭的束縛喪失自我,但隨著女性地位的逐步升高,大部分女性已不再局限于家庭瑣事中,然而女性獨立意識還未滲透頑固思想的根基,影視劇通過塑造這一類型的女性人物,引發觀眾的思考,幫助現代女性在社會、家庭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
(三)眾星捧月的風韻多情人物
女性的身姿多是影視劇樂于展現的部分。許多影視劇對女性的面容身段及造型等進行描繪。縱觀如今的影視劇,除了要對演員的身形面容進行考量之外,對人物著裝也有一定要求。現代影視劇中女性人物的穿著打扮成了人們的時尚風向標,不同的影視劇中都有極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
《粉紅女郎》這部劇對萬玲的塑造可謂成功,劇中由陳好飾演的萬玲有著“萬人迷”的稱號,她美麗大方,濃妝紅唇,身姿妖嬈,身邊有無數的追求者,是眾星捧月般的風情人物。
在《歡樂頌》中,樊勝美也是一個“萬人迷”的角色,吸引著觀眾的眼光。每部劇中都有類似的女性角色,塑造這類眾星捧月的人物,可以吸引觀眾的目光,勾勒出了女性曼妙的身姿,劇中這類女性的時尚裝扮,也能引領現代時尚潮流,滿足觀眾的觀賞體驗。
三、影視作品女性形象塑造路徑
(一)展現現代女性的真實生活
如今,大部分影視作品對女性形象的塑造過于極端,熒幕中的女性形象與實際生活中的相差甚遠。在影視作品中,從灰姑娘一躍變成公主的女性形象眾多,同時情感生活不順的職場女精英形象也經常出現。但細細思考后不難發現,這類人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并不常見,大家都平凡普通地生活著,很難會有灰姑娘般的際遇,同時事業女強人這類角色更是讓我們望而卻步。
影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與大部分觀眾的生活相去甚遠,但影視作品是城市文明的重要體現,應該貼近人們的生活,對女性人物的塑造也應該反映真實情況,以使觀眾產生共鳴[5]。
同時影視作品還應體現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應該展現出如今都市女性的生活與事業,而不是標新立異,通過塑造傳奇女性人物或刻畫女性之間的戰爭,以提高收視率。想要塑造出經典的女性人物,就要不夸張、不做作,從而讓觀眾流露出真實情感。
(二)展現東方女性之魅力
在部分影視作品中,女性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出現了語言暴力、衣著不得體、三觀不正等女性形象。這些問題會對觀眾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社會飛速發展,國外一些文化思想沖擊著中國百姓傳統的思想觀,如今女性開始追求時尚靚麗的服飾,相對內斂的性格也漸漸變得熱情奔放。但即使在西方文化涌入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應該讓中國獨有的東方女性魅力在文化的融合中被扭曲掩蓋。
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不乏獨具東方女性之魅力的角色,如一代女皇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親手打造了自己的宏圖霸業;巾幗英雄花木蘭,獨立自強,替父征戰沙場。我國歷史中,有太多獨具魅力、不卑不亢的女性,在打破封建束縛的今天,新時代的女性更應獨立自由地生活,保持生機與活力。
影視作品對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應該抓住這一點,在如今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下,向國人乃至世界彰顯東方女性之魅力,刻畫東方女性之特點,在文化融合發展的時代,挖掘自身之美,保持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現東方女性的優良品質。
(三)發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
如今的影視作品多聚焦感情故事或家長里短,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的題材甚少。創作者更在乎影視劇的劇情效果,向觀眾傳遞的信息浮于表面。
目前大火的韓劇在創作中更在乎向觀眾傳遞血緣與親情等傳統思想文化觀念,使我們在看時能夠感受到其文化精神內涵,對比我國影視劇,觀眾只能看熱鬧的情況,韓劇能夠大火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現象[6]。但也有《甄嬛傳》這類圍繞我國傳統文化,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進行打磨的影視劇。
《甄嬛傳》這部劇的出現,向人們展示了中國的影視劇事業強大的發展潛力,影視劇中的女性同樣可以獨當一面,向世人展示其風范。
所以影視作品在對女性人物進行塑造時,可以融合我國的優良民族精神與文化,創作出獨具我國特色的影視作品,將我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有了民族文化的支撐,影視劇的人物塑造才不會空泛,從而在世界藝術之林經久不衰,讓觀眾獲得深層觀看體驗。
影視作品最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弘揚正確的價值觀,傳播優秀文化。影視作品不僅要保證自身的藝術價值,還要承擔起發揚中國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的責任,傳播正確的價值觀,保持正確的價值導向,讓觀眾在觀看時能夠獲得藝術享受,并接受深層次的精神文化洗禮。
四、結語
女性形象塑造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面對全新的環境,對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應產生全新的認知。在對人物進行塑造時,要把握社會發展動態,對新時代的女性形象進行準確的詮釋,從而展現新的時代特征與新的審美文化,提高影視作品的藝術品位,塑造出有時代意義和文化高度的女性人物。
參考文獻:
[1] 閔曦賢. 21世紀大陸家庭題材電視劇的女性形象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20.
[2] 初嬌悅,陳辰.近二十年中國影視劇中女性形象轉變及其社會背景[J].明日風尚,2020(21):114-115.
[3] 劉楠.影視文學作品中的中國婦女形象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9(29):159.
[4] 谷文嬌.國產熱播都市劇中年女性角色分析——以《都挺好》《歡樂頌》和《我的前半生》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7):92-93,145.
[5] 丁戀.試論電視劇《歡樂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今傳媒,2019,27(5):99-101.
[6] 朱璇杰.影視劇《歡樂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8):111-112.
作者簡介:崔玉峰(1972—),男,山西太原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視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