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周 彬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出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提升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培育數以萬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一批優秀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推動建設300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發展迎來多項利好政策,也明確了時間節點下的發展目標。在建設發展高職院校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滿足設定目標的要求,需要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而這些都取決于是否能夠有效地過程評價和診斷改善,取決于高職院校發展質量的評價機制建設是否完善和可靠。研究并構建有效的評價機制,是促進高校發展質量的重要部分。
平衡計分卡是企業廣泛應用的一種績效管理工具。與傳統的KPI評價機制不同,平衡記分卡突破了使用財務指標權衡公司績效的傳統單一方式,構建了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創新與學習等4個維度的評價機制來全面評估公司活動。平衡記分卡通過不同標簽的指標將績效管理與組織策略相結合,形成一種短期財務指標與長遠有效發展的新型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記分卡不僅在企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其他領域也逐漸得到了發展。高職院校雖不同于企業,沒有短期的財務指標考核,但在學生培養、教學組織、就業創業等方面也需要承擔社會給予的相應責任,而且相比較企業,高校應當更加關注長遠目標的實現,包括政府的政策落實與保障、學生的培養與成長、專業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新興產業人才的輸出等方面,而相比較簡單的KPI管理模式,平衡記分卡恰恰更能夠實現短期目標與長期規劃的平衡搭配,實現高校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企業在使用SWOT分析綜合考慮內部因素與外部環境后,明確企業相關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基于這些條件規劃出企業愿景,設定企業的目標及戰略規劃。平衡記分卡依托于組織的目標和戰略框架,在獲取到總目標與戰略意圖后,通過均衡各個維度指標的權重,將組織目標與戰略轉化為在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創新與學習等4個維度的具體指標上,并設置相應的4張計分卡。這4個維度分別代表企業3個主要的利益相關者:股東、顧客、員工,每個維度的重要性取決于它是否與公司戰略相一致。平衡記分卡能夠均衡股東、顧客、員工的投入與收益,保證在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能夠給股東獲取利潤,同時還提供員工充足的成長空間與途徑,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高職教育與企業財務評價存在一定的差異,平衡記分卡的評價指標需要進行遷移和優化,如何進行設置才能符合高職教育服務社會、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的職能定位,是需要大量數據基礎和深入研究的。在構建評價機制的初期,必然存在種種缺陷,但是只有在構建成功評價機制后,獲得實施效果的反饋,才能夠不斷對機制進行優化,創建最符合當下實際情況的質量評價機制,所以,第一步必須完成評價機制的構建。高職教育的評價機制,在評價指標的維度上,仍舊保留4個維度,分別為財務、流程、基本職能、內涵發展。高校管理層確定總目標與戰略后,基于目標戰略設定校級平衡記分卡后,再依照院校平衡記分卡由上往下來確定二級學院的平衡記分卡,最終落實到專業和各個教研室的平衡記分卡。這樣保證了全員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同時也做到了評價指標能夠準確地落實到每一個人,從而實現全員參與質量建設中。
平衡記分卡實施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平衡短期與長期目標,平衡財政支持程度高與財政支持程度低的院校之間的目標,使院校的發展不僅更符合投入產出比,也更能夠實現均衡的可持續發展。
平衡記分卡的機制建立也需要相應的數據進行支撐,完全從零開始進行數據的調研和整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由于平衡記分卡的機制具有更新和優化的能力,因此初次構建的時候,可以參考已有的數據進行機制的搭建,例如各個高校每年發布的院校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由各個院校在三方機構的輔助下,完成對學校各項工作的調查與統計,就是構建平衡記分卡機制的很好的數據資源。
參照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克斯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中的指標分類,結合平衡記分卡的特性區間,對各項指標進行分類整理。財務性績效指標,在高職院校中,主要涉及到生均撥款、生均設備值投入、生均教學與輔助行政辦公面積等;流程方面是為了保障高校各職能能夠穩定高效地運轉,包含有政策落實、專項引導、院校治理、信息技術應用等;高職教育的基本職能體現在育人成效、就業質量、專業建設、教師隊伍等;內涵發展主要是成長成才、創新創業國際合作與服務貢獻。4個維度的指標見表1所列。

表1 4個維度的指標
對于不同維度的指標,初步建議采用以下計算方式。
(1)對于財務指標的考核設置(表2)。

表2 財務指標的考核設置
(2)對于流程指標的考核設置(表3)。

表3 流程指標的考核設置
(3)對于基本職能指標的考核設置(表4)。

表4 基本職能指標的考核設置
(4)對于內涵發展指標的考核設置(表5)。

表5 內涵發展指標的考核設置
指標和相應考核內容的設定均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期調研數據的數量越多、項目分解得越深入,則指標的設定越能夠反應實際的發展質量,但是詳細的調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基于現有的調查數據進行整合,然后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能夠更便捷地完成評價機制構建,雖然評價的精度會有所下降,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及時進行短期評價與反饋,結合反饋進行調整即可使評價機制不斷優化最終實現評價精度的提高。基于此,以上各個項目的評價指標,均取自湖北省高職院校對應指標的中位數或者平均數,在評價指標中,區域發展體現高職院校服務湖北區域建設,以湖北省戰略新興產業和短缺人才需求為重點評價內容,平衡記分卡評價機制能夠滿足湖北省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評價的需求。
在平衡記分卡的計算中,4個維度的分值設定均為100%,通過每個維度的計算結果,可以分階段確認年度總目標與戰略的實施狀況,對于不足的部分,制定相應的改善與補充計劃進行實時的修正,確保年度總目標與戰略意圖的達成。改善方式可以采用PDCA的質量改進方法,在實施后進行測量和糾錯,更新到新的計劃中再進行循環監測與改善,質量是一個不斷改善的過程,只有實施的時間足夠久,才能夠得到更精確的評價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對于不同高職院校之間的發展情況進行對比評價時,需要考慮財務投入不同對其余3個維度的指標產生的影響,因此在不同院校的對比時需要將財務指標進行統一的折算,確保其余3個維度在相當的標準下進行發展質量的比較,更能夠體現出各個高職院校在相當的投入下的發展情況,從而表現出院校管理的水平。在得出評價的結果后,對于發展質量更優秀的高職院校,可以考慮進行財政上的傾斜,避免財政支持少的院校在比較之中永遠處于劣勢地位,也能夠督促財政支持力度大的院校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考核過程中,對每項指標設定閾值,按照表6計算每項指標的百分比得分。

表6 根據閾值計算得分
下面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和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分別采用平衡記分卡的機制進行質量評價。首先使用平衡記分卡評價院校自身的發展情況,可以針對結果補足短板區域;再使用平衡記分卡用來評價不同院校間的發展質量,評價時需要統一進行財政指標的統一。
基于平衡記分卡的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質量評價結果見表7所列。財務指標中,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小于中位數值,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價值低于中位數值;流程指標中,質量年報數據有較少的遺漏需要進行完善;內涵發展指標中,畢業生3年后的月收入低于中位數值,職業穩定性數據未有表現。評價數據表明,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各方面發展均衡,且表現非常優秀,對于財務上可以提供更大的政府支持。

表7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質量評價結果
基于平衡記分卡的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發展質量評價結果見表8所列。財務指標中,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較高,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小于中位數值,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遠高于中位數值;流程指標中,質量年報定量數據偏少,院校治理方面需要增加內容;基本職能指標中,專業核心課程對工作的滿足度有一點不足,月收入稍低于中為數值,“雙師型”教師比例略低于中位數值,學生在校體驗中對于后勤服務滿意度略低;內涵發展指標中,畢業生3年后的月收入及職業穩定性數據未有提及,在國際合作和服務“一帶一路”方面,有較為優異的表現。評價數據表明,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發展仍有可提升的空間,梳理流程和加深內涵是提高發展質量的有效途徑。

表8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發展質量評價結果
統一財政指標后,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與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發展質量對比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在基本職能和流程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兩個高職學院均需要進一步加強內涵發展的建設。
通過對比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與武漢城市職業學院使用平衡記分卡的評價結果,平衡記分卡評價機制能夠實現高職院校發展質量評價,可以滿足服務湖北省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職業技術教育對國家的工業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平衡記分卡評價機制能夠促進高職院校的均衡發展,能夠在保證基本職能的實現的前提下,同時為湖北區域戰略新興產業和短缺人才的培養提供支撐。通過平衡記分卡指標的選取與考核內容的設置,可以實現實時評價與更新,不斷優化與改善能夠確保平衡記分卡不僅能夠實現對投入與產出的平衡,更能夠實現短期成效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保障了高職院校的發展時刻緊跟國家戰略部署,緊跟社會需求,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發展質量,為社會、企業培養優秀的高素質復合人才,用高質量的人才和技術回應社會發展需要、人民需要、競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