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蔡 龍,信 軻
以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例,2020年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包含兩個子項目,分別為汽車發動機系統檢修、汽車電氣系統檢修,比賽由3位學生合作完成;2021年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在原有的兩個子賽項的基礎上,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傳統燃油車的底盤系統,同時在汽車電氣系統中,在原有的舒適與燈光基礎上,增加了汽車空調系統與其他的電氣系統,并且比賽由3人團體賽調整為個人賽,這些變化都對參賽學生的技術技能、心理素質等帶來了諸多挑戰。
汽車專業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主要以故障排除為主,所涉及的范圍包括發動機控制系統、車身舒適系統、底盤系統、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每個子賽項需要學生在1 h以內排除6個以上的故障。
競賽中故障設置的內容以就業為導向、市場需求為切入點,緊貼行業、企業中機電維修崗位的工作內容。在比賽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熟練掌握汽車發動機、底盤、車身舒適系統、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基礎知識和結構原理,并以此為基礎對車輛進行、檢查,從而發現故障現象;接著,以故障現象為依據,從各系統的工作原理、控制邏輯、控制電路出發,對可能出現的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并逐步縮小故障范圍,最后通過實際測量鎖定故障點。競賽現場的考核標準也是參照企業的實際崗位要求,這也要求參賽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按照標準流程規范操作。
經歷了完整的備賽學習、訓練和參賽過程,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思維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也對行業、企業的實踐操作規范悉數領悟,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與適應能力。
以發動機的故障排除為例,在常規的專業課程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先講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控制邏輯與電路,然后進行典型故障案例的講解,接著通過設置幾種常見的故障,讓學生參與故障排除過程從而加深印象。當班級人數較多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有限的。
對參加技能競賽備賽訓練的學生,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通常采用小班制教學、練習和考核。通過學生自愿報名與初步考查,留下10名~12名學生進行組班。以發動機不能起動故障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在實訓車輛上設置一定數量的故障,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記錄車輛的故障現象,如儀表指示燈、故障碼、數據流、通訊狀況等,根據現象羅列出會導致此故障的原因;教師再引導學生查閱發動機的維修資料并分析電路;學生根據實訓車故障現象的細節,結合分析過程與結論,排除一部分的可能原因,縮小故障范圍,最后通過實際的測量結果找出最終的故障原因,學生通過查詢維修手冊,自己動手拆裝、恢復故障。故障排除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整個排故過程進行梳理與總結,從而加深印象。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故障現象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識電路、分析工作原理與控制邏輯;排除故障后進行總結,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角色,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這樣的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與分析能力,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動手拆裝能力。
我校自2015年開始,先后與保時捷、瑪莎拉蒂等汽車品牌開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江蘇省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指定車型為一汽大眾邁騰轎車。在備賽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的知識、技能范圍不僅只局限于邁騰車型,企業方會定期派遣技術專家到校進行交流與指導,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品牌車型的新技術和故障案例,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賽場適應能力。同時,這也是企業方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機會,也非常愿意邀請參加比賽的學生,到相關4S店實習與工作。這樣,學校與學生獲得了企業的技術支持與培訓,企業也找到了所需的人才,校企間的合作愈加深入。
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在2020年之前是3人團體賽。在比賽過程中,需要3位學生合理分工、協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這樣的合作模式也非常貼近真實的工作場景。在平時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如汽車發動機結構及其控制技術這門課,在實操環節中,筆者就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學生3人為一組,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實訓任務;對每個小組的考核與評價,也采用技能競賽的標準。
汽車發動機系統排故是每年技能競賽的重點。我校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分別在大二的第一、第二學期開設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和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兩門課,均為64課時,為了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備賽需要,我校將這兩門課的內容合并為一門課——汽車發動機結構及其控制技術(96課時)。課程內容既包含了發動機的結構,也融入了發動機電控技術。
2021年的江蘇省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中增加了汽車空調、雨刮、喇叭等方面內容;汽車CAN總線系統的故障,也是每年省賽必考的。我校開設的車身電控方面的課程為汽車安全與舒適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共40課時,對于汽車空調、CAN總線這方面,涉及的比較淺、課時分配不多。為了讓備賽、參賽的學生知識儲備更加充分,針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將這門40課時的課程,擴展為72課時,增加了空調與CAN總線的知識。
2021年的江蘇省汽車檢測與維修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檢修項目。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我校只開設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這門概論性的課程。為了使學生能更加適應今后的職業需求和比賽需求,我校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核心專業課,如純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40課時)、混合動力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40課時)、新能源汽車電池及電驅動系統(40課時)、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48課時)。
技能競賽不僅是學生展示技術、技能的平臺,也是學生展示與人溝通交流、自身綜合素質的舞臺。為了提升學生在比賽過程的精神面貌和綜合職業素養,我校優化了學生培養目標,在培養方案中增加了汽車商務與職業素養課程,此課程設立的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在職場中的商務禮儀、溝通技巧、儀容儀態、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在技能比賽過程中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技能競賽與人才培養相互促進,將技能競賽學生的培養方式、訓練模式引入常規教學中,使常規教學中的學生也能接觸到競賽的優質資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了教學過程改革與人才培養體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