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珣,范榮華,張丹丹,宋曼銅,喻道軍
(沈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落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政課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的責任重大。同時,他還進一步強調,要把課堂教學作為主渠道,要堅持在改進中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與針對性,用以滿足不同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與期待,其他各類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都能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課程思政要求在各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實施課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教學中不斷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將各學科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挖掘出來,并同時積極探索多元的德育方法,從而完成“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1]。儀器分析是我校衛生檢驗與檢疫、食品質量與安全、藥學、醫學檢驗技術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其作為分析化學的重要分支,是利用各種較為精密、特殊的儀器設備,研究物質在分析過程中所產生的信號與其組成或結構之間的內在關系和變化規律,進而為科研和生產提供有關物質的化學組成、含量、化學結構及形態等信息的一類分析方法,被形象喻為生物醫藥學科的眼睛[2]。在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適當融入思政元素是一流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三全育人”的共同需要[3]。學生通過對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要達到知識、能力和素質這三方面的共同培養要求,并最終達到具有寬厚的科學文化知識、杰出的能力、優秀的品質、創新的精神等人才培養目標。
儀器分析課程是將自然科學原理與多種儀器方法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儀器分析方法不斷吸收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是化學、物理學、電子學和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相互滲透的產物。教師在儀器分析教學中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文情懷、環保理念、法律意識、誠信精神等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會大大增強學生承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決心和意識[4]。儀器分析課程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通過介紹儀器分析的發展歷程和當今前沿科研領域中先進的分析儀器設備,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精神與素養;通過結合各種儀器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學、醫學檢驗技術、食品質量安全、藥學、環境監測等領域中的應用實例,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國情懷,增強他們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儀器分析這門課程的內容繁雜,涉及的知識面廣,熟悉儀器分析的原理、了解樣品的特征、選擇和優化分析條件、維護儀器操作性能、處理和評價實驗結果都是儀器分析學習的重要環節,而這些內容涉及光學、電學、儀器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體現了多學科交叉、科學與技術的高度融合。因此對于這門課程,思政元素往往具有一定隱蔽性。只有通過深入挖掘儀器分析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才能確定課程思政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融入點,用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開拓創新精神以及誠實誠信等良好品質。
通過深入挖掘儀器分析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將愛國精神、職業精神以及誠信精神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中,用以實現“立德樹人”目標。介紹儀器分析課程中部分章節思政元素的融入點,列舉3個方面的實例說明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儀器分析教學中,見表1。
表1 儀器分析課程思政教學舉例
2.2.1 介紹儀器分析發展歷程,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儀器分析課程中的很多理論知識點以及精密儀器都是由國外科學家首次發現或制造的。我國大型精密分析儀器的研發與制造起步比較晚,但是隨著我國科研實力的逐步提高,從最初的改裝和模仿國外儀器發展到自主研發和創新,如今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精密分析儀器已經在生命科學、環境、食品質量與安全以至航空航天和深海探測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應用和成就。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引入,能夠激發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立志掌握相關知識,為國家和民族科技產業的振興做貢獻。
2.2.2 與實際結合,培養職業精神 在介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測定金屬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引入2012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毒膠囊中的重金屬離子鎘超標,就是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對毒膠囊中的重金屬元素進行檢測的。以這個案例提醒學生要堅持職業道德底線,不能因為利益就去做危害公眾健康與安全的事。
2.2.3 關注社會熱點,培養誠信品質 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可以引入奧運會中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案例。授課時播放一些視頻資料介紹興奮劑及興奮劑檢測的相關知識。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公平公正的競賽環境,對于賽前運動員是否服用興奮劑可以利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進行高效能分析與檢測。通過這一章節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
將思政元素融入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另一方面有利于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專業信心。教師應多挖掘儀器分析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融入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思政教育進課堂,實現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