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蘭,皇立衛,顏延寧,李 達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專業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教育理念,是指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課堂教學是做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使專業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1]。高職院校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引領,立足課堂教學主渠道,筑牢意識形態主陣地,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發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專業課程教學中,進而落實“三全育人”教育目標[2]。
高職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教學中,中藥制劑分析技術是必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解中藥制劑的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化學成分分析等知識,所對應的職業崗位有中藥質量控制、中藥質量檢驗、中藥新藥研發等工作。本文依托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其包含的思政元素,并探索思政元素切入本課程知識點的途徑,從而實現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授與思想道德教育的同頻共振。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高職院校必須開設的課程,但由于學生在校學習周期較短,而且專業課程任務較重,因而思想政治教育還不能充分輻射學生教育的全過程,且很多學生較多重視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3]。中藥制劑分析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涉及中藥制劑質量控制,比如中藥制劑常規檢查、雜質檢查、主要成分鑒別、含量測定、衛生學檢查等,這些是與民眾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因此,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的前提下,有必要融入中醫藥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情懷等思政內容,實現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目標。中藥制劑分析技術是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核心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該門課程在高職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藥制劑分析技術課程是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制藥技術專業群其他專業及中藥學專業的拓展課程。該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中藥制劑的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化學成分分析等,所對應的職業崗位有中藥質量控制、中藥質量檢驗、中藥新藥研發等工作。立足本課程所對應的工作崗位,從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名哲學理論、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育等5個方面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進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并探索典型思政元素切入本課程知識點的途徑(見圖1)。
圖1 本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及融入專業教學路徑
針對本課程從完善教學資源、設計教學環節、構建課程評價體系、師生互動和信息化支撐等方面著手,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職教云),開展“課前—課中—課后”混合式教學,逐步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融為一體。以本課程緒論和中藥制劑的鑒別技術模塊為例,課程思政建設設計見表1。
表1 本課程課程思政元素融入
把立德育人放在課程評價首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正確的人生觀、職業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貫穿到教學全過程[4]。專業課程的思政考核評價是評判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5]。考核可分為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兩部分。過程性考核就是根據專業課程思政內容的要求進行考核,主要包括將學生出勤情況、完成作業情況、討論完成情況、課中測驗的完成情況、小組討論參與度等課堂活動與課程思政目標有效融合。
中藥制劑分析技術課程是高職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以及制藥技術相關專業開設的重要專業拓展課程,對傳統授課方式進行改革,將思政教育融入授課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整體德育水平,促進學生專業發展和整體素質提升,為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提升醫藥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