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桃芳
摘要:python語言是一種相對先進、簡單、易于理解和容易上手的編程語言,它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和全面的特性。因此,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應了解加強python語言教學以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通過教授學生使用python語言編程語言進行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本文展開對“數據與計算”章節中python語言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數據與計算;python語言;語言;教學策略
前言
根據最新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要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以此作為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意識、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礎。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產品的能力。隨著python語言編程語言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飛速發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以python語言教學為基礎,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語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信息技術能力。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開展python語言教學的重要性
1.什么是python語言
python語言是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最早出現于1989年。python語言相對于我們平時所說的C、C++來說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易于擴展。同時python語言是推動現代大數據行業、人工智能領域等諸多新穎產業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基礎。
2.python語言編程語言的特點和優點
(1)簡便性。相較于傳統的計算機語言,python語言具有一定的簡便性,非常適合人們在計算機運用過程當中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同時python語言能夠極大地提升人們的計算機工作效率,達到理想的效果。
(2)可移植性。python語言已經被移植在許多平臺上。如果你小心地避免使用依賴于系統的特性,那么你的所有python語言程序無須修改,就可以在Linux、Windows、Android等多平臺上面運行。
二、“數據與計算”中python語言的教學策略
1.在基礎課程教學中奠定語言基礎
python語言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計算思維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前提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為了給學生的課程知識打好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清楚地教授基礎知識。教師還應運用豐富的語言技巧,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在教學中更加抽象。對于難點的部分,教師可以將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模擬教學中,讓學生在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更好地理解,讓學生更容易學習。
例如學生在剛剛進入python語言的學習時,會對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有疑惑,此時就要通過細致的講解,解決學生的基礎性疑惑,打牢未來的學習基礎。如python語言是面向對象的,學生會對此基礎概念產生疑惑,可以用面向過程的c語言和其進行對比教學,用生活中的實例五子棋中繪制棋局來向學生解釋,分別為學生展示這兩種的設計思路,然后總結出面向對象是以功能來劃分問題不是步驟,而同樣的繪制棋局,這樣的行為在面向過程的設計中分散在了多個步驟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繪制版本,設計人員會考慮實際情況進行簡化。最后用兩句話總結幫助學生記憶:面向對象就是高度實物抽象化、面向過程就是自頂向下的編程。通過實例對比教學學生對基礎性的知識把握的更牢固,計算思維也能得到更快的提升。
2.清晰明朗的講解python語言特殊的用法
在python語言中,變量無須聲明,值和類型可以改變(教材72頁)。教師通過演示和講解,讓學生理解變量的值和類型轉換的過程和最終結果。在教學80頁“end=‘的作用”內容時,可以通過一般輸出過程與“end=‘”輸出過程的對比來教學,講清“end=‘”的格式(python語言中單引號和雙引號的通用方法)。此時學生已有了程序設計基礎,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3.創新教學方式合理分配教學
高中生雖然在心理發展上趨于成熟,但接受知識的能力更強,對學習更簡單的python語言的接受度更高。但是高中生在這門課之前沒有計算語言學習的基礎,也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計算思維。
例如在課程的安排和設置中可以先從簡單的內容學起,同時高中階段的python語言教學不需要太注重復雜的高級部分,首先要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和信心,強調python語言的基本用法和常用算法思想,在內容的安排中可以這樣設置: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及算法的概念、對象類型、常量、變量、運算符以及流程結構、算法的概念和表示、解析算法和枚舉算法這些課程作為必修的重點來學習,其余的python語言的硬件編程、常用拓展模塊和其它拓展模塊等內容可以設置為選修的內容,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更多的提升空間。這樣的課程設置保證學生能夠先參與到學習中,才能從中提升計算思維。
目前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幾種主要教學方法為講授法、任務驅動法、基于問題學習法等,結合”python語言教學的特點和落實計算思維培養的目標,有一種以項目式教學為指導的“案例啟發創作”的教學法比較適用。案例啟發創作的教學思路就是會先在課堂上設置情境,提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問題進行逐漸的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問題的解決策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和探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計算思維。如經典案例編寫函數模擬報數游戲:有”n”個人圍成一個圈,順序編號,從第一個人開始從”1”到”k(假設k=3)報數,報到”k”的人退出圈子,然后圈子縮小,從下一個人繼續游戲,問最后的留下的是原來的幾號?
結語
綜上所述,在python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符合教育改革的發展,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除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創新教學方法外,教師還應積極探索適合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幾種策略,重視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幫助學生成為社會需要信息時代新人才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振德.基于培養思維能力的Python語言程序設計教學[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6):172-173.
[2]顧建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Python教學分析與設計[J].科技資訊,2020,18(3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