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熟,新聞媒體技術逐漸融合,這代表著全媒體的時代正式到來。在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之下,群眾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需求更加多樣,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和內容需要得到創新,以此來滿足群眾的生活訴求。全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和創新有著深刻的影響,為電視新聞節目提供全新的發展方向。本文對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路徑展開探究。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創新路徑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我國逐漸進入全媒體時代,各式各樣的媒體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新媒體技術是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最為主要的信息傳播手段,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對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產生了不小的沖擊。
一、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一)電視新聞節目缺乏時效性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的眾多弊端一一暴露出來,其中缺乏時效性是電視新聞節目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電視新聞節目往往對受眾的收看時間進行了明確的限制。以新聞聯播節目為例,新聞聯播節目開播時間固定在每天的19∶00。電視新聞節目普遍將新聞播出的時間段和播出的節目時長進行了明確的限制,因此導致了電視新聞節目源的信息傳播速度較為緩慢,時效性較差。同時,對于節目時長的限制也導致了電視新聞節目的新聞容量有限。然而,時效性是新聞傳播應具備的主要因素之一,時效性對于新聞傳播的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時效性往往體現了新聞的價值。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短視頻、公眾號等以手機、平板為載體的各種傳播,時效性較強,致使電視新聞節目的競爭力極大下降。對于新聞節目來講,時效性具有關鍵的意義,新聞節目的時效性可以保障新聞節目的傳播效果。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手段和途徑越來越廣泛,人們不再依靠電視新聞節目來接收新聞信息,因為受眾有了更加快捷的新聞信息獲取途徑。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從多樣性的角度來選擇新聞信息的接收,使信息傳播和發展更加具備時效性。[1]電視新聞節目的主要挑戰便在于時效性之上,電視新聞節目想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時效性。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流程仍然是按照傳統的方式來進行,導致了新聞節目制作程序較為煩瑣和復雜,對新聞節目播出時間和播出時長有著較多的限制。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將新聞制作流程和環節進行了簡化,提升了新聞信息傳播的時效性。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從其中尋找到自身創新的答案,完善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流程,使電視新聞節目的時效性得到確保。
(二)電視新聞節目缺乏互動性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中,電視中播出了什么樣的信息,受眾便只能接收什么樣的信息,無法發揮出受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導致了電視新聞節目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較差。電視新聞節目與受眾之間幾乎不存在真實的互動,電視新聞節目對受眾進行著單向的信息輸出,受眾無法對電視新聞節目中的信息進行討論和交流。因此,受眾讀新聞的興趣會逐漸降低。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對于新聞的接收取向更加多樣,受眾的興趣更加多元化,受眾對新聞互動的需求越來越大,對新聞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電視新聞節目為了增加自身與受眾互動,往往會采用電話熱線、郵件等形式,電話與郵件等形式的互動效率較差,缺乏實時性優勢。互動性的缺失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頗深,導致電視新聞節目在全媒體的時代逐漸失去了競爭的優勢。因此,電視新聞節目如想重新提升自身的價值,便需要將互動性的構建和完善重視起來。
(三)電視新聞節目存在相似性
受眾在選擇接收新聞信息時會選擇自身喜好的內容,這便強調了新聞信息的趣味性和獨特性。然而,電視新聞節目內容存在著相似性的問題,大部分電視新聞節目內容雷同。如果想吸引受眾觀看閱讀的興趣,需要將受眾的興趣取向進行明確。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相似性導致了受眾逐漸對電視新聞節目失去了興趣,甚至會產生抗拒、厭倦等消極心理。內容的相似性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較深。全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更加多樣,受眾對新聞節目的選擇更加自由,導致電視新聞節目流失了大量的受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建設和發展有著消極的影響。[2]
(四)電視新聞節目的載體缺乏便利性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的載體存在的局限性日趨凸顯,電視新聞節目源的載體存在單一性的弊端。電視新聞節目依靠的信息傳播載體為特定的收看設備——電視機。電視機是作為曾經火極一時的媒體設備,它主要將文字、圖片以及視頻、音頻等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在以往的傳播時代,由于技術和設備的局限,電視新聞節目可以發揮出其自身的特性和優勢。然而,在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弊端便呈現出來。同時,由于電視機的客觀因素,受眾無法將電視機方便的移動,電視機不可移動的弊端導致了受眾收看電視新聞節目的頻率降低。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載體多樣,同時具有便利性,有助于受眾隨時隨地接收信息和傳播,滿足了當下受眾對新聞節目的需求。
二、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要特點
新媒體新聞對電視新聞的沖擊較大,同時也改變了我國當前傳媒界的整體形勢。新媒體新聞的主要平臺包括:微信、微博、QQ等信息交流軟件,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新媒體新聞借助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將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認知進行了結合,為受眾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閱讀體驗。新媒體逐漸成為當下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
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只要受眾有互聯網工具,便可以成為信息傳播者。受眾可以隨時將身邊的所見所聞發表在微信、微博等軟件平臺上與他人分享。然而,此種現象也為信息傳播帶來了一定的弊端。由于受眾的素質水平不等,他們傳播到互聯網上的新聞信息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同時,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內容更加多元,涵蓋的地區更加廣泛。以往的電視新聞節目有著較強的地域性。然而,新媒體新聞的出現打破了此種格局。由于每一個受眾都可以成為傳播者,所以新聞信息的發布者來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無論哪一階層的受眾手中都可以拿著一個麥克風,將自身的見解和看法進行分享。因此,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內容更加多樣,受眾的新聞閱讀選擇也更加多樣,受眾可以大量閱讀自身所感興趣的新聞取向。[3]
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不再受新聞播放載體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新聞載體甚至可以為一部手機,受眾在手機上便可以閱讀到全世界的新聞。因此,新聞的傳播更加便利。同時,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有著非常強的時效性,受眾可以第一時間接收到世界各地發生的新聞,使受眾的體驗感和參與感更加明確。便利性和時效性的優勢,使受眾對于新媒體形式的新聞傳播方式有著較高的依賴性。
全媒體時代,互聯網是一個大家庭,受眾可以完成新聞信息的雙向傳播,使新聞傳播的互動性顯著提升。受眾可以隨時在新聞評論區中討論交流,使新聞受到受眾的高度關注,往往可以影響到新聞本身的熱度,人們不再是接收具有熱度的新聞,而是討論度高的新聞才可會成為受眾的熱點新聞。
三、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路徑
(一)豐富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和類型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要想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必須對內容進行創新。首先,電視新聞節目需要尊重每一位受眾的觀看需求,確保電視新聞節目源的內容類型更加多樣,受眾的訴求得到滿足,將會有效提升受眾的興趣,使電視新聞節目的效果更加完整。其次,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人需要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安排新聞采編人員收集社會各方面的新聞內容。電視新聞節目的類型不應當僅局限于政治新聞和社會新聞等,將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進行豐富的拓展是當前節目制作人的重要工作。最后,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人應要樹立自身的節目文化,突破相似性和雷同性的弊端,使節目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以此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有效地提升電視新聞節目在全媒體時代下的競爭力。
(二)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技術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人需要不斷創新制作技術和制作理念,將新媒體的技術與傳統電視節目制作進行有機整合。全媒體技術為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制作融入了新的理念,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人需要將新媒體的表現元素進行應用,使電視新聞節目更加具有吸引力,顯著地提升了新聞受眾的興趣,可以引起新聞受眾的強烈共鳴。[4]同時,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創立自身的新媒體平臺。比如:在微信中創設自身的公眾號;在微博、快手等視頻平臺申請賬號等。電視新聞節目還可以開設網絡直播等板塊,使新聞節目的時效性得到保障。電視新聞節目的直播過程可以將最新的新聞呈現在受眾面前,同時受眾可以在直播過程中進行及時的交流,使受眾的參與感更加強烈。
(三)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互動性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需要將自身的新聞傳播過程進行調整和創新,使節目傳播互動性更加有效。節目的互動性是受眾與電視新聞保持交流的重要內容,通過加強電視新聞節目的互動性,可以使受眾的參與感更加強烈。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人需要進一步強化節目的互動性,充分地考慮受眾的實際訴求,使受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興趣更加濃厚。同時,電視新聞節目需要設立多樣的互動板塊。如在電視新聞節目在視頻的下方開設評論區,使受眾可以及時地對新聞展開討論,使受眾將自身的意見進行充分的表達。受眾是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對象,節目受眾的互動性是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工作任務。
四、結束語
總之,為了使電視新聞節目重新煥發出活力,電視新聞節目需要在全媒體時代中完成創新,使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中重鑄榮光。
注釋:
[1]張博智.淺談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創新與發展[J].科技傳播,2019,06。
[2]于天時.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發展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7,23。
[3]王松婷.媒介融合時代下的新聞傳播[J].現代職業教育,2016,21。
[4]李曉光.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如何提升傳播影響力[J].軍事記者,2018,11。
(作者簡介:潘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任編輯,研究方向:新聞及新媒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