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書鳳
摘要:在時代與社會飛速進步的過程中,教育事業是人們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而閱讀又是語文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較大,對學生語言能力、思考能力和道德修養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這幾方面重點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應策略,以便于廣大語文教師商討,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對應策略
引言
新課標中已經明確肯定了閱讀的個性化特點,指出了教師全盤引導的不合理之處,這就從宏觀層面上敦促著語文教師進行改革和調整。閱讀不僅僅是認識文字的過程,更是提煉總結關鍵信息,體會段落和整體情感的過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理性情感和非理性情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閱讀教學中給予其技巧上的指導和意識上的引導,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1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閱讀指導
初中生自身眼界相對不夠長遠,很多思想和知識都是家長和教師灌輸和傳達的,而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片面地認為閱讀教學可有可無,對閱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此外,當前的初中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工作做得不到位,在閱讀教學中以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為根本準繩,一味地讓學生背參考答案,沒有想過授之以漁比授之以魚更重要,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1.2教學內容空泛,主旨指向不明
當前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依然依賴教材或者無限拓展閱讀內容,無法詳細具體把握教學內容,重點不突出,認為教材中出現的內容都是重要的、正確的,導致閱讀實效不佳。出題角度也主要從字詞句段落等方面,訓練學生規范答題,不注重問題的解題角度和思路,問題難度也常常忽略。對于教學內容的展現形式,一些教師過分追求創新性,卻把閱讀教學的本質忽略,不重視學生自主閱讀的價值,所以學生閱讀的目標指向性不強,閱讀能力難以得到顯著提高。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日積月累中,不斷的將知識進行沉淀,通過不斷的寫作練習,將知識更加靈活的進行轉換和運用,才能提升閱讀能力。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只有通過更多的閱讀,才能是自己的內涵得到提升,積累更多閱讀的技巧。公益讀書活動屬于較為常見的課外閱讀活動,實際上,在這個活動中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分享,相互之間推薦自己認為好的閱讀材料,將自己所閱讀過以及喜歡看的圖書介紹給他人,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樂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讀書變得更有意義。在新課改下,國家重視教育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引導學生更好的閱讀,結合課外閱讀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積,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2.2加強課外拓展
培養學生的語感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指引學生在課余時間擴大閱讀量,如,可閱讀課外或課內的優美文章,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現代社會初中生需要學習的課程較多,很多學生還參加了興趣班、特長班等,課外時間有所減少,教師需要經常性地提醒學生,在課余時間擴大自身閱讀量的重要性,并且主動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教師還可提醒學生多應用課堂中所學的閱讀技巧及相關知識,讓閱讀更為高效、有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可以逐漸形成自身的閱讀方法,增強閱讀興趣、鍛煉閱讀能力,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2.3基于審美鑒賞進行創造性閱讀教學
閱讀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枯燥的,學生很難對一篇文章進行完整地閱讀,但這一點卻常常被語文教師所遺忘。初中教材中的一些現代文都是通過很多教育專家進行層層質量檢查而匯集在一起的,所以這些文章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值得去學習的,這些文章都是語文教師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時的重要資料。例如,在對《行道樹》這篇現代文進行解讀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愛的奉獻》這首歌,通過歌曲和文字把學生帶入到文章中去,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深深地領會到張曉風描寫行道樹是想要把勞動者無私奉獻的形象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可以對文章進行深入地了解,明白文章的樂趣,從而使學生改變對文章只進行淺顯地閱讀的習慣。這樣的教學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時候,就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因為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一篇文章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現代文閱讀的理解。
2.4確保學習能獨立
閱讀教學雖然需要教師給學生技巧和情感上的指引,但本質上學生是在個人意識主導下進行的學習,他們需要自己探索,自己挖掘,自己主動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真正鍛煉能力。對此,教師應當降低對閱讀理解題型的依賴,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一味地依賴教材,讓學生模板化學習,而要給學生保留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文字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閱讀的感悟,歸納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將閱讀教學貫穿在教學的始終,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促使初中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富年.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9(14).
[2]李琴.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9(8).
[3]楊偉.論統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閱讀教學之新變[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3):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