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
摘要:為了使我國的教育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培養人才的標準和要求,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16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條例。其中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如下:強調素養育人的價值取向;突出“關鍵、共同”的素養要義;要求培養跨學科的共通能力。當前學校教育目標指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品格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當前的初中課程教學面臨機遇與挑戰,所以對中學課程進行整合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十分必要的。在眾多國家積極開展學生核心素養研究的趨勢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當前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策略進行研究與探討,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本研究旨在闡明如何優化初中語文課程設置,以更好地發展初中生的核心素養,為初中課程整合實踐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啟示。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核心素養重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此時語文學科的學習尤為重要。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出自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的建構和經驗積累,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和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缺乏核心素養的問題
1.選擇教學內容時欠合理
受“技術中心論”思想的影響,許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仍停留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層面上,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核心素養所培養的人必須是全面發展的,其中包括文化基礎、社會參與和自主發展等內容。為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選擇那些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內容,以此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參與的熱情。
2.學生沒有處于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核心素養的著力點。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大都是先講解課文內容,然后直接進入試題練習階段,最后糾正錯誤。這種教學是套路式的,雖然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基礎學習,但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它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課堂學習氛圍比較沉悶。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出來,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并尊重學生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使學生能更自主、更活潑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所以初中語文教學要和以往的教學形式不同,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增強現今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的策略
語文教學是學校語文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形式,也是主要的實施語文教學目標的途徑。為了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初中語文教學就要不斷創新,取得實效。
1.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管理的彈性空間,充分發揮廣大教師開發校本教材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開發校本教材,加大選修教材的比重,使之更加適應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需要。如對現有教材內容進行改造,進行改造和創新時要依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和探究法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值得一提的是,初中語文校本教材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區別于常規的語文教材,對有代表性的詩歌、散文、小說等資源加以篩選、理性改造和加工,賦予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以新內涵,如規則意識的培養、優良品質的塑造等,才能實現對生活的再超越,讓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更精彩。
2.用信息技術對學習方式進行創新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最喜歡帶有信息技術情境的教學方式,因為信息技術創造出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改變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的情況,使學習氣氛變得活躍和濃厚。由于初中生具有身心發育不夠成熟,注意力無法持久集中,容易被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等特點,因此,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自身特點和語文學習的特有規律,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多安排一些使用信息技術創造出的情境的教學環節。如《孔乙己》一課,通過信息技術創造出孔乙己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真實場景,隨著課文的情節不斷變換情境,這樣仿真的課堂效果能讓學生更能如身臨其境,深刻體驗魯迅筆下這個悲慘的人物角色的一生。通過情境體驗讓學生能深刻感受作家表達出的思想感情,和作家產生共鳴。同時在學習中注重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創設出更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語文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必須學會轉變角色,從傳統的控制者角色轉變為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者、啟發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讓課堂的主人變成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結語
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與時俱進,加強業務學習,轉變思想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的采用要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以保證技能目標的實現,如增加學習次數,保證學生能通過多學習來鞏固所學知識;保證學習目標得以達成。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語文學習時間內,既學會了知識,又保證了自身核心素養的全面提高。核心素養強調的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所以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傳授的技能,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多參加一些職業培訓,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豆星星.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 讀天下(綜合), 2020,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