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雨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農業化建設的發展迅速,本文簡要分析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在經費不足且管理不到位、農技人員素養偏低、農技人員管理不到位、推廣工作與實際脫節、推廣方式單一低效等問題,并針對性地圍繞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全面做好經費管理工作、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農技人員管理水平、合理制定農技推廣方案、創新拓展農機推廣方式等方面,就相應對策展開探討,但愿能為地方農業發展提供些許參考和支持。
關鍵詞:基層農藝技術推廣;應用意義;強化途徑
引言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同時也是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產業。近年來,黨中央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關注農業的健康發展,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傳統農業種植過程中,由于農業種植技術相對較為落后,很容易受到氣象條件、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著種植衰退的情況,不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對糧食安全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農業推廣在農業種植中的重要作用
1.1提高農業種植生產質量及效率
農技推廣能夠基于地方農業種植實際情況,推廣合適的先進農業技術,為農業種植生產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在先進農業技術以及相關設備等的支持下,農業種植能夠逐步實現優質高產,而且還能探索綠色農業發展路徑,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及效率,構建更加契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先進農業體系。
1.2調整產業結構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的核心部分,其對于整個產業結構的影響極為巨大。而在農業種植中加強農技推廣,能夠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在擴大農業種植規模、提高農業種植生產自動化水平的同時,促進農業種植與相應的加工、銷售等深度融合,實現生產銷售一體化,促進產業結構和有效調整,大幅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2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2.1農民群眾的認知不到位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一個十分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在推廣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依靠推廣部門單打獨斗難以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需要依托農民群眾的全面參與。農技推廣服務的主體是基層地區的廣大農民群眾。由于基層地區的群眾對先進技術的應用重視程度不高,小農思想根深蒂固,并且隨著城鄉一體化的不斷向前推進,大量的城市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現有的勞動力主要是老年人和婦女。這部分勞動群體對先進技術的掌握不到位認知不足,不善于應用各種先進的技術,也不能夠很好地接受先進的種植技術,依然沿用傳統的生產模式,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一直不能夠提升,甚至會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安全和病蟲害加重的問題,先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普及難度較大。
2.2基層地區的推廣人員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基層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專業素質較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有的工作隊伍老齡化比較嚴重,文化層次普遍較低,主要以大專學歷為主,本科以上學歷人才數量相對較少。二是農技技術推廣工作的壓力較大,工作內容較多,工作范圍較廣,資金投入不足,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不愿意到基層地區開展該項工作,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嚴重流失,整個工作隊伍十分不穩定。另外,在現有的工作隊伍當中,大多數是非農技推廣的人才,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造成了技術推廣作用不是很明顯。
3促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3.1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需要相應的基礎體系做支撐,以系統、健全的體系提供必要的規范和保障。響應國家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號召,嚴格按照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指導體系建設,完善第三方全程考核機制,明確推廣責任,規范推廣流程和程序,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問題,逐步完善推廣體系。推動農技推廣機構體系的逐步建設,著重解決人力資源不足、人員分布不均的問題。對具體的推廣制度進行規范,完善農技推廣人員培訓教育制度以及聘用制度、農技多元化推廣制度、農技推廣責任制度、農技推廣工作績效考評制度等,形成全面覆蓋、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以制度規范相關工作的有序落實。
3.2全面做好經費管理工作
保障經費支持的可靠性,是推動基層農技推廣工作高水平開展的重要動力。只有徹底解決經費問題,推廣工作的開展與落實才能真正做到“無后顧之憂”,基于地方實際情況促進工作水平提升。而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在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撥款的同時引入社會力量,通過優惠政策、優惠項目等吸引社會企業、組織等參與到基層農技推廣之中,能夠實現有效“引流”,大幅增加可使用資金,從根本上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全力做好經費管理工作,根據地方農業發展規劃、農技推廣方案等加強資金預算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管,公開資金使用情況,結合預算與資金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加大對挪用資金、占用公款等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嚴格進行追責處理,不斷優化資金管理措施,確保每筆資金都能被充分應用到農技推廣工作之中。
3.3加強農技人員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技人員隊伍,是支持相應的推廣工作高水平發展的關鍵。地方政府應當根據地方農業發展情況、農技推廣需要,對基層農技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明確要求,廣泛體現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生產實踐經驗、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礎上,統一農技人員招聘標準,定期開展在崗人員綜合素養考核與培訓工作,多措并舉推動農技人員整體素養提升。
3.3.1提高農技人員管理水平
在提高農技人員整體素養的同時,還需要做好相應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農技人員的價值,激發潛力,進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水平。適當調整和改善基層農技人員的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同時加強思想教育,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同時強化農技人員對工作崗位的積極性。明確農技推廣責任,規范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強工作考核,健全績效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嚴格落實獎懲管理,盡可能調動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潛力,保障相關工作高效開展。
3.3.2合理制定農技推廣方案
確保農技推廣工作與實際相契合,是保障工作成效的關鍵。地方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農技推廣方案,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科學、完善、可行的明確規劃,全面覆蓋推廣工作的各方各面。尤其要優化推廣內容,基于地方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對具體的推廣目標、技術、機械設備、材料、種子、化肥、農藥等進行規范,同時加大示范基地建設和相應的推廣項目建設力度,切實指導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做好必要的宣傳工作,吸引廣大農民深度參與,積極聽取農民的意見,了解農民需求,根據農民反饋合理調整推廣內容,確保推廣內容和地方農業生產及發展維持高度的一致性,從根本上規避推廣工作和實際脫節的情況。
結語
綜上可知,農業種植中需要做好農技推廣工作,以先進的農業技術與農機設備支持農業種植的良好、健康、持續發展,契合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需求。地方政府務必要充分意識到落實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要性,并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推廣方案,并從資金、人才以及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務必要保障實際推廣效果,為地方農業種植生產水平的提升提供動力與保障。
參考文獻:
[1]石聲俊.探討農業種植業中農技推廣的作用效果[J].新農民,2019(28):28-29.
[2]孔春香.農技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效果探析[J].農家參謀,2020(2):21.
[3]白利斌.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農業科學,2020,3(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