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萍
【摘要】隨著信息和互聯網技術深刻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科技與教育的聯系也日益密切。國內外紛紛開展利用互聯網輔助教學的實踐,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為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平板電腦的研發上市,給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的整合帶來了新的技術支持。本文以一節初中歷史課為例,探討基于平板電腦的歷史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關鍵詞】歷史;翻轉課堂;平板電腦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近些年被引入到我國的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把“教”放在課外,采用微課視頻等形式,學生在課外先學,以適應學生的差異性。對于知識的內化,則放到課內,利用課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形式進行高質量問題的研討。這就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中“強調要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歷史課堂中使用平板電腦輔助教學,在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資源在課堂上為學生組織豐富的學習活動,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翻轉課堂式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下面以一節歷史課《獨立自主走向國際舞臺》為例,進行說明。
一、基于平板電腦的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的案例
第一,課前準備。一是自主學習。教師事先錄制了三段微課,分別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以及本課的脈絡學習,將微課通過茂名云課堂平臺發布給學生,同時給學生提供了相關知識的網站鏈接資料等。學生在家通過平板在課前自主觀看微課等其他學習資源。學生可根據個人能力決定自主學習的時間等,并完成教師在茂名云課堂平臺上布置的預習習題,自我檢測自主學習效果;二是主題討論。教師在茂名云課堂上的“主題討論”板塊發起關于本課的討論。每位學生用自己的賬號登錄云平臺,提出在自主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其他學生可以在此問題下發表見解或者幫忙解答,形成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和探究。通過主題討論這一方式,教師打破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參與到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中。并且,教師對討論中的問題進行整理,可以掌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落實程度。從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重點突破這些問題,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整理出典型問題,再次通過平臺推送給學生,學生經過第一輪的自主學習和主題討論后對問題的看法更加成熟,觀點更加準確。
第二,課堂教學。一是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將全班學生分為六組,教師將探究問題推送給小組討論。每個探究主題下均提供視頻、圖片、參考網址等附件材料,供各組自主探究學習使用。組長負責統籌協調,組織組員探討并整理答案。在探究過程中如有疑問,可以繼續觀看教師推送的視頻、圖片等資料,或者鏈接外網查閱資料。同時,各小組成員可以將自己的意見通過平板提交上來,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平臺查看學生的意見答案。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查看發表在留言板上的意見,對有代表性的或回答出色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二是當堂測試,實時反饋。教師通過茂名云課堂“互動”中的搶答功能組織“知識搶答競賽”,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落實知識點。此外,教師發布在線測試題,題形包括選擇、材料分析題等,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題并提交。平臺自動統計學生答題數據,實時反饋學生答題情況,答題正確率以柱狀圖的形式顯示在教室前的電腦平臺上。教師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答題進度、學生個人以及班級整體的正確率。由此依據科學的統計數據,掌握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典型問題給予講解。另外,學生也可以在平板上看到自己的答題結果,若錯誤,平板會給出正確答案并解釋原因,達到強化學習的效果;三是系統整理,建構知識。教師向學生推送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學生自主完成平板上顯示的任務:依據自己的理解完成本課的思維導圖或者知識結構圖,形成本課的知識結構體系。活動過程中,教師在學生身邊觀察指導學生的參與情況,同時也可以通過電腦平臺查看學生設計的知識結構圖及全班學生的完成情況。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挑選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與全班學生共享、交流。
二、基于平板電腦的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的優勢
根據以上的教學案例回顧、隨堂觀察以及觀看課堂錄像,發現在歷史課堂中運用平板電腦輔助教學存在著明顯的優勢。
1.符合當前翻轉課堂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通過茂名云課堂平臺,發送微課、視頻等形式,把“教”放在課外,讓學生在課外先學,適應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反復觀看學習視頻等資料,提出自已的問題、想法,與教師或同伴交流,從而獲得了學習上的主動權。在此基礎上,再回到課堂中進行面對面的分享,交流學習成果與心得。在課堂的分析交流中,多是以平板電腦為載體的線上討論與交流。由于學生喜歡參與到平板電腦的學習中,同時基于平板電腦的協作學習和研討,保證了學生參與機會的平等性,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爭取最佳表現,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平時不愿意主動分享自己觀點的學生會更愿意積極發言,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另外,教師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一份子,從主講者變為協助者,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了教學相長的理想狀態。
2.能有效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和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雖然也會采取分組合作教學的模式,但是小組成員在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往往只是單純憑借著自己的理解進行討論,很少有額外的資料可以進行輔助。而在信息化環境下,有了平板這一工具,學生可以隨時鏈接外網查閱討論過程中提出的疑問、尋找支撐他們觀點的材料。并且小組內部可以多維度地安排任務,例如有人負責觀看視頻、有人負責登陸專門網站、有人負責查看知識結構圖、有人負責記錄編輯等。所有這些,都是一種平等、自由的學習。學生真正做到合作學習互解疑,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3.更好地落實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教師的形成性評價
學生可以通過平板提供的“及時評價”得知自己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掌握程度在同學之中所處的層次,從而更好地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促進自我反思與提高,加強學習。另外,通過平板中提供的“表現”情況,得知自己在本節課中的答題次數、發表言論次數等,了解自身課堂活躍度、課堂表現力等,促進自我的全面發展。同時,對于教師來說平板教學能夠更好地落實形成性評價。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真正做到全面科學地了解隨堂檢測中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多只能口頭詢問,了解大致的情況。而在平板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的統計功能,及時統計好全體學生的答題情況,了解學生對于該課學習的掌握程度,甚至可以了解到每位學生的答題質量、知識掌握度。這是傳統教學難以迅速及時做到的。
翻轉課堂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還處于實踐驗證階段,教師可以嘗試采取新的教學手段、借助電子技術如平板電腦等支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一間教室?;谄桨咫娔X的歷史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為學生創設了更大的學習空間,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戰大偉.移動技術支持下的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踐研究[J].現代交際,2017(23):24.
[2]李玉順.平板電腦教學應用及其在我國的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6(6):80.